青海三大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青海旅遊不可不去的地方

青海,簡稱青,省會西寧,位於中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中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青海省東西長約1200公里,南北寬800公里,面積為69.66萬平方千米。境內山脈高聳,地形多樣,河流縱橫,湖泊棋佈。崑崙山橫貫中部,唐古拉山峙立於南,祁連山矗立於北,茫茫草原起伏綿延,柴達木盆地浩瀚無限。長江、黃河之源頭在青海,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鹹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

青海與甘肅、四川、西藏、新疆接壤,轄西寧市、海東市兩個地級市和玉樹藏族自治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黃南州、果洛州等6個民族自治州,共48縣級行政單位。青海省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43個少數民族,2017年常住人口598.38萬。青海有著“世界屋脊”的美稱。青海東部素有“天河鎖鑰”、“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衝”和“玉塞咽喉”等稱謂,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三江源”、“江河源頭”、“中華水塔”。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的地形大勢是盆地、高山和河谷相間分佈的高原。

青海三大國家5A級旅遊景區:

1、青海省青海湖景區

青海省青海湖景區,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部、西寧市西北部、剛察縣南部,距西寧市136公里,介於東經99°36′~100°16′,北緯36°32′~37°15′之間,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青海湖古稱“西海”,又稱“仙海”、“鮮水海”、“卑禾羌海”,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最大的鹹水湖。湖面海拔3196米,湖岸線長360公里,面積4583平方公里,湖水冰冷且鹽份很高。湖中有海心山,四周高山環繞:北面是大通山,東面為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為橡皮山。湖區盛夏時節平均氣溫僅15℃,為天然避暑勝地。

景區主要景點:

二郎劍景區

二郎劍景區位於青海湖南岸,之前又被稱為151基地,是中國第一個魚雷發射試驗基地,是環青海湖的旅遊接待基地、民族風情體驗基地。二郎劍以青海湖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以草原、沙灘、動物為主的生態自然資源,成為青海湖旅遊區一顆明珠。二郎劍景區定位是“服務人的地方”,二郎劍已經建成了以觀鳥臺、觀海橋、觀海亭為組合的觀賞區,以大型民族歌舞、藏族風情園、聖湖祭祀等旅遊項目的休閒區,以遊輪、水上摩托、水上自行車、自駕遊艇為活動內容的水上娛樂區。

鳥島景區

鳥島景區又名小西山或蛋島(因鳥蛋遍地故名),位於青海湖西岸、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處,島的東頭大,西頭窄長,形似蝌蚪,全長1500米,1978年以後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與陸地連在一起。

鳥島因島上棲息數以十萬計的候鳥而得名,是青海湖畔具有靈氣和生機的地方。每年4到6月間,有近10萬隻候鳥陸續遷徙到這裡繁衍生息,是青海湖一大奇觀。為了保護鳥類的世襲領地不受干擾,同時保證更多的遊人可以近距離觀鳥,鳥島新建了集觀鳥室、休息室、咖啡廳、多媒體展示廳為一體的多功能半掩體觀鳥室。掩體通道長443米,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

沙島景區

沙島景區位於青海湖東北岸,景區內金沙灣、銀沙灣相依相伴,太陽湖、月牙湖、蘆葦湖點綴其間,金沙、銀沙交相輝印,海鳥成群。水上游艇、滑沙、沙灘摩托、沙灘越野、騎馬、騎駱駝是沙島景區的特色旅遊體驗項目。

仙女灣景區

仙女灣景區位於青海湖北岸,是青海湖重要的溼地,也是藏民族傳統的祭海聖地。這裡動植物品種繁多,溼地景觀獨具特色,尤其是數十種鳥類鍾愛的遷徙棲息之地,是天鵝的家園。

青海三大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青海旅遊不可不去的地方

青海湖景區

2、塔爾寺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對寺內上層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號,清康熙帝賜有“淨上津樑”匾額,乾隆帝賜“梵宗寺”稱號,併為大金瓦寺賜有“梵教法幢”匾額。三世達賴、四世達賴、五世達賴、七世達賴、十三世達賴、十四世達賴及六世班禪、九世班禪和十世班禪,都曾在塔爾寺進行過宗教活動。

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另外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塔爾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遠近聞名。

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蹟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青海三大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青海旅遊不可不去的地方

塔爾寺

3、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位於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境內,距青海省會西寧市31公里,總規劃面積6.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遊覽區達3.25平方公里。景區包括天佑德中國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園、納頓莊園和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莊土族民俗文化村5個核心景點,分別展現了土族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的青稞酒文化、彌久沉香的酩餾酒文化、古老純真的建築文化、別具一格的民居文化、古樸神秘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純正、最真實的以“土族文化”為主題,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民俗體驗、宗教朝覲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成為國內外遊客集中瞭解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選之地。

200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審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3年互助土族故土園正式啟動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2014年互助土族故土園順利通過國家旅遊局景區景觀價值評審並被列入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創建名單。

景區主要景點:

彩虹部落—土族園

彩虹部落—土族園是一座大型土族民俗文化主題公園,

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3萬平方米,擁有十八洞溝老油坊、世義德酒坊、活佛院、安召廣場、土司府、莊廓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等以青磚青瓦、生土土坯、磚雕木刻等形式建造的土族民俗文化古建築群,集中展示了土族的悠久歷史、民俗文化、生產生活習俗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娛樂性和參與性,成為青海省內最大的民俗娛樂集中表現地。

納頓莊園

以“青稞酩餾酒”聞名的納頓莊園是青海省最具魅力的民俗旅遊接待景點之一。

莊園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總投資達7000萬元,建有土族最原始、最古老的手工釀造作坊,青海乃至西北最大的地下埋藏酒窖,造型酷似土族男子氈帽的金花演藝中心,土族人家,鍋頭連炕,佛堂煨桑,由遊牧而農耕的多元文化盡在土坯莊廓之內;鄉村客棧,以土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宿建築風格建造而成,是您旅居遊玩的理想之所。

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

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是互助縣從事民俗旅遊接待起步較早的景點之一。景點佔地2萬平方米,內有“世界第一嘛呢石”,一進三院的仿明代土司府邸,原始古老的水磨及百年油坊,馳名河湟的威遠燒坊和反映土族最古老傳統宴席文化的“圈圈席”。

可以說,您在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可以親身體驗到土族原生態的風土人情和傳統習俗,彷彿時光倒流,歷史重現。

小莊土族民俗文化村

威遠鎮小莊土族民俗文化村是互助縣“十大傳統村落”之一,全村土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3%,擁有鄉村旅遊接待戶90戶,

曾被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評為全國鄉村旅遊示範點、青海省最美鄉村、首批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村裡一年四季歌聲不斷、安召不歇,美麗“阿姑”纖手飛針,多情“阿吾”輪上飛旋,“七彩袖”訴說著亙古流傳的情緣。在這裡,進入任何一戶農家小院,您都可以真實體驗到土族家訪、民俗餐飲、土族婚俗和土族服飾及手工藝品展示等土族原生態的風土人情和傳統習俗。

天佑德中國青稞酒之源

天佑德中國青稞酒之源是全國最大的青稞酒生產基地和青稞酒原產地保護基地。青稞酒釀造起源於元代,興盛於明清,發展於近代,輝煌於今天。1952年,互助縣在天佑德、永慶和、世義德等八大作坊的基礎上,組建了國營互助縣酒廠。2011年1月,正式更名為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註冊資本4.5億元,總資產達18億元,佔地面積達30萬平方米,年生產青稞原酒1.5萬噸,生產的天佑德、八大作坊、永慶和、“互助”四大系列青稞酒產品共100餘個品種,擁有“互助”、“天佑德”2箇中國馳名商標和“互助”中華老字號品牌,產品除穩固佔領青海市場外還銷往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和美國、俄羅斯等歐美國家。

青海三大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青海旅遊不可不去的地方

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