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亞馬遜、騰訊,75億出嫁被「退婚」,這家電商巨頭敗在2個字

19歲的當當,如今猶如30歲的大齡剩女,被人家挑來挑去,好不容易找到條件不錯的海航高富帥,願意以75億來迎娶,沒想到最後還是被“退婚”,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曾經,年輕貌美的當當,先是在2003年被亞馬遜看上, 願意花2億美元迎娶,卻遭到了拒絕;後是在2014年,超級高富帥騰訊,又拋出橄欖枝,沒想到再次遭到了拒絕,騰訊只好轉向京東。

錯過兩段美好姻緣後,縱觀國內的高富帥,願意接盤的少之又少,噹噹是繼續色衰下去呢?還是低價委身於別人呢?實在不好說。

錯過亞馬遜、騰訊,75億出嫁被“退婚”,這家電商巨頭敗在2個字

時移世易,噹噹從高攀不起到愛理不理,也不過是幾年時間而已。同樣誕生於1999年,阿里巴巴如今市值達到了4000多億美元,而噹噹僅剩10億美元左右的估值,這家曾經的電商領頭羊,完全是敗在自己手裡,曾經擁有最好的條件,卻錯失了各種良機,堅守在圖書這個300億的小小市場。

1964年出生的李國慶,是北京大學的學霸,在學校也是一名風雲人物。大學畢業後,在線下倒騰圖書生意,賺了點小錢,後來跑到美國,遇到了在華爾街做投資的俞渝,兩人一見鍾情,三個月後結婚。

1999年,參照亞馬遜的線上圖書銷售模式,夫妻倆成立了噹噹網,開始了圖書銷售。迎著互聯網的紅利,噹噹以300%的速度增長,這讓李國慶大喜過望。2000年左右互聯網泡沫來襲,噹噹依舊沒受到影響,還保持了200%的增長。噹噹的崛起,就是線下書店的噩運,實體書店紛紛倒閉。

錯過亞馬遜、騰訊,75億出嫁被“退婚”,這家電商巨頭敗在2個字

此後幾年,噹噹快速發展,成為國內電商領域的領頭羊。到2009年,噹噹成為國內唯一盈利的電商平臺,是中國網上購物第一店,以40%的市場份額獨佔鰲頭。2010年,頂著“中國亞馬遜”光環的當當上市,股價暴漲,李國慶夫婦身價也到十數億美元,然而,沒成想這是噹噹的最巔峰時刻。

上市後,噹噹即陷入幾年的虧損,被京東的價格戰打懵了,天貓、蘇寧、唯品會全部超越。噹噹開始掉隊,直到與主流電商平臺越來越遠。李國慶也曾試圖調整改變,但都於事無補,唯有在小眾的圖書市場佔據老大位置。

2018年3月,海航宣佈以75億人民幣收購噹噹100%股權,李國慶夫婦終於捨得賣了。本以為可以套現離場,陰晴突變,10月,海航又宣佈中止收購,噹噹被“退婚”,李國慶夫婦想當甩手掌櫃的夢破了。

總體上來說,噹噹出現今日的局面,完全就是因為兩個字:保守!

1、戰略上保守:始終在圖書上打轉

圖書你即使做到100%的市場,那可能是幾百億,最多千億的市場,不拓展其他品類,始終做不大。噹噹比比京東創立早5年,卻始終將業務重點集中在圖書上,在其他品類上的拓展極為保守。這符合李國慶謹慎的經營風格,每年發展三個品類,確保虧損在可控範圍內。

按照噹噹前十年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完全有機會殺入3C、服裝等超量級的市場,而且能比京東、天貓更具有先發優勢。結果是京東靠著3C不斷壯大規模,天貓也靠著服裝迅速崛起。

錯過亞馬遜、騰訊,75億出嫁被“退婚”,這家電商巨頭敗在2個字

那麼好的機會,卻守著一畝三分地,最後的結果是淘寶、天貓、京東、蘇寧的擴張簡直不計成本,噹噹卻在穩紮穩打中掉了隊。

直到被人家打懵了,感覺到了壓力,噹噹才想起要大力發展其他品類,2011年,做起了“噹噹優品”,比網易嚴選早了4年,2013年,學唯品會又做起了“尾品彙“,都沒做起來。當你想起來的時候,人家早已甩開你幾條街了。

是的,你噹噹也不錯,19年時間裡,賣出了20多億冊圖書,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圖書電商”,那又怎樣了?

2、戰術上保守:不刷單、不講故事、杜絕假貨

其實,無論是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他們的崛起過程,都是有著原罪的,刷交易額、買假流量、給投資人賣故事、假貨氾濫,可以說是伴隨著他們的快速成長過程。

錯過亞馬遜、騰訊,75億出嫁被“退婚”,這家電商巨頭敗在2個字

但是,李國慶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是個直男,而且書生氣非常重。不肯刷交易額、不買假流量、不會講故事,只堅信經營過程和結果都必須要正義,便孕育了這樣一個“敢做敢當當”。

李國慶還炮轟淘寶假貨氾濫、馬雲打假不力,對當當平臺的打假策略:第一次重罰,第二次關張,從此將公司和個人列入黑名單。

”原罪“是中國很多商人崛起的特性,李國慶想出淤泥而不染,最後的結果是被別人拋棄。

3、融資上保守:罵投資人是騙子

電商是一個特別燒錢的行業,沒有投資人的錢來助力平臺,根本發展不起來。阿里巴巴前十年,也是融了十幾億美元,才能在那些年淘寶擊敗易趣、支付寶崛起、天貓快速發展,成就了今日的輝煌。京東在2008金融危機差點倒下,也是靠著投資人的錢,死裡逃生,而後快速佔領市場,連續十幾年虧損,最終坐到了電商老二的位置。

李國慶卻對投資人不信任,2003年,李國慶和投資人大股東發生矛盾,想借美國老虎基金1100美元來擊退大股東,結果事情解決了,錢卻不賬。最後,還是說亞馬遜要收購噹噹,老虎基金才將錢打過來。

錯過亞馬遜、騰訊,75億出嫁被“退婚”,這家電商巨頭敗在2個字

經歷了與投資人的明爭暗鬥,李國慶的心得是:“我認為投資人都是趁火打劫的,都是騙子。”因此,在後面的發展中,噹噹的融資都非常保守。而且他始終建議創業者,融資要謹慎,要防止股權過度稀釋,導致失去對企業的控制。

最高出讓25%的股份,一直是李國慶夫婦的底線,2003年,亞馬遜提出1.5~2億,收購噹噹75%~100%的股權,被李國慶拒絕,隨後,亞馬遜轉身花7500萬美元,收購了雷軍的卓越網,成為後來的亞馬遜中國。

馬雲曾直言不諱地評價李國慶和俞渝說:“你們夫妻倆這就是傻幹。”

2014年,騰訊提出入股噹噹,李國慶只肯讓出25% 的股價,但騰訊要求佔股33%,談判告吹,於是騰訊牽手京東……過程和結局,與11年前簡直一模一樣。

4、燒錢上保守:想打價格戰已來不及

不得不說,李國慶夫婦是個很好的生意人,做生意嘛,賺錢為首要目的,所以,噹噹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很穩健,成為第一家盈利的電商平臺,雖然掉隊了,但是依舊能保持盈利。

面對天貓、京東其他平臺的燒錢模式,李國慶說:“讀書人搞電子商務,難免比草莽出身的手筆小一點。”俞渝抱有同樣觀點:“活下來了,而且活得還不錯,這不也是一種成功嗎?”

錯過亞馬遜、騰訊,75億出嫁被“退婚”,這家電商巨頭敗在2個字

李國慶認為商業本質是必須盈利,不死終會出頭。等對手們虧不起、不敢虧時,噹噹隨時可以進攻。沒想到的是噹噹想打價格戰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噹噹已經從高峰期的40%市場份額,掉到了1.3%,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008年京東的銷售額僅為噹噹的75%;到2015年噹噹最後一次對外公佈財報時,京東的營收已經是噹噹的18倍。如今,不是虧不起,而是京東已實現盈利。

更不用說阿里巴巴,一年GMV幾萬億,淨利潤達到了幾百億。等噹噹想進攻時,已經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不過,李國慶夫婦確實是天生的商人,即使是被海航拋棄,市場份額很低了,但是截至2017年底,噹噹網和噹噹科文兩家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03.4億元,同比增長8.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62億元,同比增長173%。

噹噹,依舊是一家賺錢的電商公司。

如今,拼多多又崛起,電商座次大局已定,噹噹恐難有逆襲機會。噹噹在電商行業的聲音也越來越弱了,劉強東在大洋彼岸的性侵傳聞成為全民熱點;沒過幾天,又有馬雲宣佈要退休;趣味多(趣頭條、蔚來汽車、拼多多)股價起起伏伏;美團點評掛牌上市……世界日新月異,噹噹卻始終如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