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主席的改革之路,應該仰仗平民,絕不能委曲求全,做信蘭成第二

姚明走馬上任中國籃協主席。瞬間讓億萬中國球迷感覺到中國的籃球希望已近在咫尺。正當所有關心中國籃球的人民還處在歡欣鼓舞的狀態中之時,一盆冷水潑了過來,那就是姚明先前所倡議的所有改革措施,幾乎全都在中國籃球代表大會上被統統否決。

姚主席的改革之路,應該仰仗平民,絕不能委曲求全,做信蘭成第二

關注籃球的球迷一定還記憶猶新,姚明在當選籃協主席的新聞發佈會上,談了幾點特別有針對性的改革意見,其中有三點最讓球迷認同。一是增加聯賽場次,二是外援使用的調整,三是國家隊隊員的邀請制,縮短集訓時間。咋一聽之下,所有的球迷都覺得這幾點建議很符合中國籃球的實際要求,應該得到徹底的實施。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據央視體育頻道著名籃球評論員楊毅透漏,在姚明當選籃協主席之後的第一次中國籃球代表大會上,姚明的這三點意見幾乎全部被否決。

針對增加聯賽場次這個問題,代表團一致認為這樣會讓俱樂部虧損嚴重予以否決。針對外援的使用調整,代表團覺得既然花了大價錢請外援,就必須要讓他們更多的上場才有戰績的保障,也予以否決。針對國家隊隊員實行邀請制,並縮短集訓時間,代表團認為只有長時間的集體訓練,才能讓球員的水平得以提高,再次予以否決。可見,中國籃球的改革之路,遍地都是荊棘。

姚主席的改革之路,應該仰仗平民,絕不能委曲求全,做信蘭成第二

姚明作為中國籃球在NBA發展得最成功的人,他的提議絕對不會是一時興起或者是空穴來風。他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拋出來的,既然同樣的方法在NBA行得通,為什麼在我們的聯賽就困難重重呢?CBA的一個賽季,通常都是從10月開打,到次年的3、4月份就結束了,那麼在接下來漫長的幾個月的休賽期,大多數球員都會停止訓練,直到新賽季開打之前,才會重新集結,突擊訓練。可想而知,他們怎麼可能拿出最好的競技狀態?反過來,一旦增加聯賽的場次,就勢必會縮短球員的休賽期,這樣對他們競技狀態的保持有百利而無一害。更何況,增加聯賽場次,理論上來講應該是增加俱樂部的收入才對,何來虧損一說?請原諒小編膚淺,覺得增加場次會加劇虧損的代表,本身就對自己的經營沒有信心,本身就不適合經營一支球隊。至於外援的調整問題也被否決,我想請問代表團,我們聯賽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本土球員還是為了看一些外援在球場表演?如果繼續像現在這樣使用外援,那麼中國籃球在世界上永遠無法成長和強大。國家隊實行邀請制有錯嗎?如果利用強制的手段招來了一個本就不願意為國效力之人,他會認真對待比賽嗎?難道當年王治郅事件對我們還沒有任何的啟示嗎?

姚主席的改革之路,應該仰仗平民,絕不能委曲求全,做信蘭成第二

當然,我們也應當清醒的意識到,姚明的這些改革措施,必定會損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這部分人,也都恰恰是在中國的籃壇還佔有一席之地的人。問題出現了,姚明是不是應該委曲求全,做一個信蘭成式的人呢?小編覺得不會,姚明對於中國籃球的癥結早就應該瞭如指掌了,他既然敢接手,就一定會有他的對策。不過在小編看來,最好的對策就是走平民化的路線。但凡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策略,都會受到民眾的擁戴,哪怕在實施之初會有阻力,但最終都會取得成功,因為民眾的力量是不可阻擋的。

姚主席,大膽的走,有全國民眾的支持,不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