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真要取消论文?这些人急了

职称评审真要取消论文?这些人急了

写论文

论文,是一个让多少人既头疼又无奈的字眼。曾几何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评职晋级的必要硬件,论文影响和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这几年,随着职称制度的改革,不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价的限制性条件。

一时间,职称评审告别“三唯”( 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时代成为互联网上的热词。

论文,到底是只什么“鸟”,让人如此欢喜如此忧,评职与论文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一篇篇看似不起眼的论文,到底有多重要?

评职称需不需要论文?

近年来,尽管国家已经陆续对职称论文松了绑。今年1月8日,新华社发布中办、国办《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将破除“唯论文论”。

“将改革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对论文、科研等不再作硬性要求,而可用能够体现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水平的工作总结、教案、病历、技术推广总结、工程项目方案、专利成果等替代”。

在这份文件中,并没有出现“职称评审将取消论文”的字眼,文件中“对论文、科研等不再作硬性要求”的表述,只是表明国家正在建立多元的更为科学的职称评审标准和考核制度。


“职称评审取消论文,是对国家职称改革政策的误读。”北京青年学者石伟达说“建设良好的学术环境,构建多元的技术人才评价体系,才是建立科学而公正的职称评审制度的根本。”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也曾说过:“如果把(论文)这些硬指标取消了,那是不是就完全成了领导说了算?”虽然在中央层面已经做出了调整,但是具体实践中却很难落实,如果取消了论文的标准,而职称评审制度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后果可能更为不利。


《教师报》里有一篇文章直言“评职称,不能让论文走开”,把论文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条件,是对教师的一种鞭策和鼓励。论文写作的过程,就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论文的质量与数量,衡量着一名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水平;一个没有相应教研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教师,自然不是称职和优秀的教师。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专技处处长程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很多(媒体)头条标题打着‘评职称不再要求论文、外语、计算机’,乍一看很醒目,其实是错误的,《意见》中是说对论文、外语、计算机不做统一要求,不是一概不要,也不是统统都要”。程爽认为,全面实行分类评价,就是改变“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标准,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回归本职,有些需要用到论文、外语、计算机的岗位还是会做要求。

哪些人需要发表论文?

职称评审真要取消论文?这些人急了

学术论文是专业技术人才展示其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科研成果的最佳形式,是对自己阶段性科研工作的盘点和总结。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 专业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者
  • 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
  • 需要技术认定评定的各行业专业人员
  • 在校博士、研究生
  • 优秀本科毕业生等

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这实际上是对职称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学术期刊主办单位,也会加大论文发表审核力度,严把学术质量关。真正做学问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发表和认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一篇优秀的论文都是检验一个专业人才学识、能力的重要凭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