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新政,爲社會辦醫「鬆綁」

隨著醫療服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縱深,社會辦醫再次迎來政策力挺。

近日,天津、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福建、浙江等20多個省市發佈了提供多樣化醫療服務的社會辦醫方案。

多地出臺新政,為社會辦醫“鬆綁”

據瞭解,各省市發佈的促進社會辦醫新政涵蓋了取消社會辦醫諸多限制、降低門檻、提供財稅、全科醫師到基層設立診所等多項鼓勵的內容。

在國家政策層面上,記者注意到,近日,國家衛健委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醫師審批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

據業內人士透露,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醞釀調整關於社會辦醫的政策,其中,有一條是二級及二級以下的醫療機構設置不再需要審批。相對應的,國家將出臺一系列標準,未來,辦診所、辦專科醫院、辦二級以下醫療機構承諾按標準建立後,行政審批進一步簡化,或能實現辦事“零跑路”。

這也意味著,不論是國家層面的政策,還是各省市的政策,對於社會辦醫的種種限制都給予了“鬆綁”。

自2009年我國推動醫療改革以來,鼓勵並支持社會辦醫的政策文件不在少數。在國家政策的不斷推動下,醫療商城、醫養結合、專科醫院、醫生集團項目也紛紛落地。

多地出臺新政,為社會辦醫“鬆綁”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末,全國共有醫院3萬家。其中,公立醫院1.2萬家、民營醫院1.8萬家。相比2016年,公立醫院數量減少了約1000家,民營醫院增長了2000家。

北京譽方醫院管理中心主任、首席諮詢師秦永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鼓勵社會辦醫,其目的是為了“激活”公立醫院,同時也為社會提供更多差異、多元化的醫療服務。

據悉,雖然我國鼓勵醫生可以多點執業以及醫生集團的異軍突起,但在鼓勵社會辦醫的同時,其“有生力量”仍是社會辦醫的薄弱環節。

“雖然各級政府力促支持社會辦醫,但辦醫並不是簡單的蓋房買設備。”秦永方說,關鍵是醫生,面對公立醫院體制優勢的“虹吸”,民營醫院的醫生人才更加奇缺。解決醫生人才社會流動,需要醫保支付制度發力,醫保單獨支付醫師費,撬動醫生自由執業叫好不叫座難題。

常年患老胃病的王先生告訴筆者,他家不遠處有一家民營中醫院,前一段時間他去開藥,雖然可以使用醫保,但是價格還是比公立醫院高不少。

多地出臺新政,為社會辦醫“鬆綁”

王先生說:“更奇怪的是,其中有一味中藥是非常普通的,在公立醫院可以納入醫保,但是醫生給我開單子的時候再三叮囑,在付費的時候讓我不要拿醫保卡。我覺得這裡面不對勁,就再也不去他們那裡開藥了。”

針對患者在民營醫院看病貴的問題,深圳市思格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羅高瞻告訴筆者,民營醫院的運行成本要比公立醫院要高,首先在人才方面,醫院需要挖人才,待遇肯定要比公立醫院要高,再加上民營醫院無法享受到與公立醫院同等價格的扶持政策,這就造成了民營醫院運行成本遠高於公立醫院。

秦永方認為,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關鍵是要回歸醫療自然屬性,不能把醫療當做賺錢的產業來對待。

“當前,由於我國醫療存在多種原因,導致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此,需要高層出臺相應的政策引導。“秦永方說,就當前來說,鼓勵民營醫院發展,來彌補公立醫院不足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民營醫院要全面進入基本醫療市場值得商榷。就社會辦醫來說應該鼓勵錯位發展,例如,專科醫院、私立高端醫院以及政府引導的全科診所或以康復為主的醫院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