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理性消費」 正在掏空你的未來

今天我們說點有趣、歡喜、又悲傷的事——花錢。

消費分兩種,一種是非花不可的,叫剛需;另一種是不花也能活下去,純屬尋開心的,叫彈性需求。

消費降級這個詞已經喊了很久了,也有很多聲音出來懟,不過講真,現在很多人剁手的確沒有原來那麼爽快了。

帝都三里屯有家人均千元的西餐館子,前兩年得排大隊,進去後服務員個個高冷無比,如今門庭冷落,小哥哥小姐姐們也變得和藹可親,對食客噓寒問暖;

各大高端商場的奢品店,生意也不好做了,原來隨便就千萬級的銷量,如今兩三百萬就已經不錯了;

地鐵上疲憊的CBD白領,打開外賣APP,為晚飯吃8元還是10元的優惠套餐糾結四五站……

難道大家已經徹底放下了浮躁的享樂主義,打算開始過“苦日子”了?

也並不是,大多數人還是在掙扎著,剋制地,“扣扣嗦嗦地剁手”,並美其名曰“理性消費”。

比如,口紅。

口紅效應,大家應該聽過。這原本說的是一個有意思的經濟效應:每當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就會暴增。

作為一種“相對廉價的非必需品”,購買口紅的確比動輒幾萬的奢侈品理性得多。既能帶來消費的快感,又不會讓你大放血。女生如此,男生亦是,“包治百病”是治不起了,不過買支幾百塊的口紅還是不心疼的,獻媚一支“斷貨王”給女票,效果一樣好。

不過,如果你自控力比較差,看到網紅色就想買,集齊了一個調色板的口紅,肯定得過萬了,再看看你的月薪,又有幾個萬呢?

再比如,健身。

尤其是近兩年,健身的人越來越多了。週末的娛樂方式也出現了巨大改變,幾年前還在唱K桌遊的那幫人,如今已經開始跑半馬、攀巖和騎行了。規劃君蒐集了一些資料,下面這張圖是近年來健身人數增長情況↓

顯然,從2015年開始,健身人數出現了暴增趨勢,當然,這裡面肯定跟“初老症”氾濫有關,年輕人開始枸杞保溫杯不離手,對身體健康狀況也愈發重視。除此之外,健身更成為80、90、甚至00後的重要社交方式之一。

不過,不是所有為健身的支出都可以看作是“理性”。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辦張卡。然而什麼事一旦需要辦卡,就很容易出現浪費的情況。

大家最容易被推薦辦的卡一般都是「年卡」,美其名曰一年內不限次數使用,辦的時候豪情壯志想著每天都要來打卡,可實際上一年裡去的次數屈指可數,甚至成了“一年只去一次的卡”,大幾萬就這麼打水漂了。

對於自控力不強的“偽健身愛好者”來說,還不如按次消費,看似單價挺貴,但實際上一年下來,這樣反而更省,也能自拍也能social,兩全其美。

又比如,知識付費。

總覺得自己才疏學淺,怎麼辦呢,學習唄。電子書、有聲讀物、在線課程看上去都挺適合自己的,把碎片時間利用起來,嗯,要發憤圖強了。

在給自己一個肯定的眼神後,便開始買書/課了,目前的知識付費大都從9.9元到999元不等,X堂課或一本書帶你學會某項技能,其中的確不少乾貨,但你是否真的認真學習完了呢?有多少人抱著付費即得到的心態,買完也並沒有好好看,只是囤在那,對自己說“有空再看”,然後依舊在上下班路上,或是睡前醒後刷微信微博和網劇呢?

始於“理性”,終於惰性,花錢買安慰,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這些看似理性的消費,並非真正的“深思熟慮”和“精打細算”,相反,你還會自我麻痺地認為這種消費很有必要。於是越陷越深,開支越來越多,到頭髮現,錢沒了,自己也沒啥提升,還不如把自己的消費管理好。因為支出管理本身就是財富管理的一部分,也是很重要、很基礎的先導課。

感性消費和理性消費沒有孰好孰壞,只要在自己經濟可承受的範圍內,只要不是透支未來理想達成的原始資本,都可以花,沒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