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集体降价,江苏、湖南这两个景区却“明降暗涨”

景区门票集体降价,江苏、湖南这两个景区却“明降暗涨”

西部君

十一长假在即,景区的门票价格问题再次受到关注。恰巧,“十一”也是此轮景区降价潮的大限。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1日,已有22个省市出台景区降价或免费开放措施,涉及景点170余个。

从降价幅度看,目前,山西、贵州、山东、北京、四川、海南、安徽等省市已出景区门票降价的具体方案或计划,多数景区降幅在10%-30%之间。

比如,天池景区门票价格由125元/人次降为95元/人次,降价幅度24%。

而上海旅游节期间,也即9月15日-10月6日,部分景区门票执行半价,如上海欢乐谷门票由230元降至115元;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由190元降至95元;东方明珠观光E票由180元降至90元……降价幅度让人心动。

景区门票集体降价,江苏、湖南这两个景区却“明降暗涨”

不过,也有一些景区的降价搞起来了“躲猫猫”。

比如,北京的红螺寺和青龙峡,把从未执行的70元门票作为基准线,说是降到了54元,其实景区一直执行的都是这个价格。

江苏无锡的鼋头渚风景区宣称把门票价格由原来的105元/人次降为90元/人次,价格是降了,但是景区车票和船票却要乘客另外支付。

更严重的,一些景区搞起了“明降暗涨”的把戏。

景区门票集体降价,江苏、湖南这两个景区却“明降暗涨”

如湖南崀山风景区今年9月门票由原来的170元/人降价到136元/人,降价幅度达20%。但原来免费的观光车,却要单独收费40元。这样算下来,景区的收费相当于涨了6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景区降价,本来是要倒逼在服务上更进一步,让游客在除了门票外,愿意多消费。现在一些景区在降价上搞猫腻,不仅是对游客不尊重,也是对自己配套旅游开发缺乏自信的表现。

这下被媒体曝光,出了个“丑名”,不仅面临处罚,还可能损害自身形象。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