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現在的危機算什麼?過去還有更慘的……丨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近日,土耳其爆發經濟危機,8月後在特朗普政府懲罰性關稅觸發下,里拉劇烈貶值。我們都知道,土耳其是重要的中東伊斯蘭國家之一,自凱末爾革命以來順利走上現代化和世俗化的道路,在中東北非地區都有重要的影響力。

土耳其現在的危機算什麼?過去還有更慘的……丨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而今天,當我們討論土耳其,始終無法越過的便是它昔日奧斯曼帝國的那段歷史。奧斯曼帝國由開國蘇丹奧斯曼一世而得名,曾經的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擁有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的疆域,可謂是雄霸天下。

土耳其現在的危機算什麼?過去還有更慘的……丨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1911-1923年之間,一系列戰爭逐漸吞噬了奧斯曼帝國及其屬國。之後凱末爾領導起義,擊退歐洲勢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人們都覺得自己已經很瞭解這段歷史,但其實他們知道的還遠遠不夠。隨著奧斯曼帝國的終結,現代中東也就此誕生。所以,要了解土耳其是如何從龐大帝國到“西亞病夫”,土耳其為何一直渴望加入歐盟,為何一直有一個大國夢,現代中東為何如此錯綜複雜,我們只能回到歷史中去找尋答案。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本關於奧斯曼帝國曆史的新書《奧斯曼帝國的終結》,作者麥克米金通過令人驚歎的講故事能力,以奧斯曼帝國的角度重新創造書寫了一段史詩,揭露出時至今日仍然影響著戰後中東地區不穩定新局勢的戰略深層原因,探索了現代中東各個方面問題的源頭,是瞭解中東尤其是土耳其不可不讀的一本經典著作。

土耳其現在的危機算什麼?過去還有更慘的……丨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西恩·麥克米金《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在《奧斯曼帝國的終結》一書中,作者西恩•麥克米金根據最新披露的資料向我們展示了一段嶄新的關於奧斯曼帝國的歷史。根據作者對近年來公開的奧斯曼和俄國檔案的突破性研究發現,《奧斯曼帝國的終結》揭露出時至今日仍然影響著戰後中東地區不穩定新局勢的戰略深層原因。

此外,麥克米金在本書中出色地重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的影響以及隨之而來的奧斯曼帝國的傾覆,記錄了現代土耳其的誕生以及其他國家如何瓜分帝國的領土,對奧斯曼帝國滅亡過程中的種族、宗教屠殺,人口強制遷徙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通過本書,現代中東各方面問題的源頭得以為大眾所知。

---------------------

洛桑條約和奧斯曼遺產

在經過超過11年之久的戰火後,奧斯曼帝國此時終於迎來了和平。

這一天也早該到來了。

由於缺乏精確的記錄,我們只能估算出1911—1923 年所有前線(及後方)各種戰役中的傷亡人數:大約有40萬到50萬名奧斯曼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喪生。但是,在我們或許可以稱為奧斯曼連續戰爭的邊境衝突中,這隻佔所有傷亡人數的極小部分。

據最佳估計,1911 年之前居住在奧斯曼領土的人口(大約2100萬人)到1923 年時已經跌到不足1700萬人,其中只有少於1300 萬人此時居住在被割去大片面積的凱末爾主義土耳其的邊緣地區。

雖然這些數字只是粗略的估計——而且有多少人死於遷徙或者疾病、營養不良以及其他與戰爭相關的直接因素中都不甚清楚—但是人們廣泛承認一點:帝國的死亡人數在整體數字中接近20%。

這是一個相當令人震撼的數字,尤其同西方戰線上死亡人數比重最小的國家相比,法國只佔3.5%。

土耳其亞洲一側戰爭的部分關鍵影響同樣體現在位於美索不達米亞的相對設備精良和受到悉心照料的英國遠征軍的傷亡率之上。

據記錄,僅在1916 年就有20.7萬名士兵因疾病而傷亡。戰爭、饑荒、瘟疫和死亡—在奧斯曼土地上無情肆虐。直到1919 年之後,它們才被凱末爾的英雄壯舉擊敗。

當然,傷亡人員的原始數據在奧斯曼戰爭的可怕故事中只是很小一部分。所有民族,或者說在某些情況下的所有國家都被趕出了他們世代居住的家園,而他們賴以為生的生存方式也隨之被破壞。

土耳其現在的危機算什麼?過去還有更慘的……丨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1915 年的亞美尼亞大災難眾所周知,但是在長達10 年之久的時間裡,這絕非獨有:

這10 年以來,成千上萬的巴爾幹穆斯林因巴爾幹戰爭離鄉背井,不計其數的希臘基督徒在1913—1914 年、1916年及1921—1922 年反覆遭到驅逐,還有無數名高加索邊境上的韃靼人及切爾克斯穆斯林在1914—1915年被驅逐出境,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在1915年遭遇了蝗蟲災害,數不勝數的土耳其穆斯林在希土戰爭中被燒燬了村莊和家園,更多的希臘人在1922—1923 年冬天再次被趕出士麥那。更多的事例難以言盡。

要弄懂這些損失的重要性,以及探尋數百萬難民面臨流離失所窘況及同樣多的痛苦的軍人、平民死亡的意義,可以說絕無可能。

無論如何,在一個世紀的變遷後,我們可以開始處理它造成的地緣政治後果。

奧斯曼帝國在跌跌撞撞地走進了20世紀後,雖然已難巍然挺立,但卻也尚存早期令人敬畏的威勢。

儘管歐洲以領事裁判權及經濟監管的方式侵蝕著帝國,但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仍然被成千上萬名奧斯曼屬民、穆斯林、基督徒以及猶太人奉拜為蘇丹,而一些更遠地區的廣大穆斯林把他視為伊斯蘭世界的哈里發。

誠然,1908—1909 年的劇變推翻了哈米迪耶政權,並且撼動了蘇丹統治根基,但是,從遠至英屬印度傳來的報告來看,直到1918 年,全球的穆斯林仍對蘇丹保持著某種程度的效忠:這甚至包括由青年土耳其黨人控制的傀儡蘇丹穆罕默德五世(拉沙德),到之後的穆罕默德六世(瓦希代丁)—後者在1922 年11 月1 日被凱末爾廢黜,並由阿卜杜勒·邁吉德二世接任哈里發(而非蘇丹),直到1924 年3 月,土耳其最終廢除了哈里發一職。

在奧斯曼連續戰爭帶來的所有持久變化之中,這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在廢除哈里發一事上,穆斯塔法·凱末爾常因此受到人們的肯定或者責備(特別是奧薩馬·本·拉登)。但是,實際上真正摧毀奧斯曼威勢的乃是帝國在1918 年的大慘敗。

土耳其現在的危機算什麼?過去還有更慘的……丨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在土耳其的例子當中,區別在於王朝的覆滅還毀掉了團結世界範圍內的(遜尼派)穆斯林—並通過源自伊斯蘭教古典時期的哈里發來聯繫他們的最後一處機構。似乎是為了強調這一點,侯賽因國王在1924 年3 月聽到土耳其傳來的消息後,便馬上宣佈自己為所有穆斯林的哈里發。

不過,他在6個月之後便失去了對麥加的控制,後者由伊本·沙特領導的瓦哈比教派佔得,但伊本·沙特並未宣佈政權的正統性,因此,能夠團結全球穆斯林的哈里發一職從1924 年之後便不再存在了。

從地球上消失的不僅僅是奧斯曼蘇丹及哈里發。在一個接一個戰役中苟延殘喘了幾個世紀之後,帝國本身終於分崩離析,再難迴歸。

誠然,所有“一戰”參戰國都在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包括俄國—同盟國在《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中瓜分了俄國一部分領土,當然,還有其他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和(範圍相對較小的)保加利亞。但是從各方面考量,奧斯曼都是獨一無二的。

1938 年,希特勒合併了土耳其的戰時同盟國德國及奧地利,他們試圖恢復舊時邊境線。同時,為了重建依照《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之上的東方帝國,他們還在1941 年實施了巴巴羅薩行動。但是,希特勒的策略為時不久,而且同1914 年之前相比,德國和奧地利此時早已被割去了大片邊境面積。

蘇維埃俄國在重新獲取沙俄時期幾乎所有領土方面顯然更為成功,此外,它甚至(比如加利西亞和加里寧格勒等少數地區)還進一步擴張了自己的領土範圍。由於凱末爾在1922 年的軍事勝利的完滿,國外諸強也沒有為爭奪土耳其新確立的邊境線而爆發嚴重衝突(除了在“二戰”的時候,斯大林在其勝利末期曾對卡爾斯和阿爾達漢提出了領土要求—雖然他最後未能如願)。

所有由“ 一戰”造成的地理格局上的大破壞中,一個奇怪的事實是:最穩定以及最不穩定的邊界線變動都存在於前奧斯曼帝國。

阿拉伯中東戰後和解的脆弱性在近些年已變成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而一些被定義為“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伊斯蘭國家也於近些年在這些地區出現,併成為當前的不安因素所在(不過或許並非是最令人憂慮的)。

然而,由千萬名戰士的鮮血鍛造而成的凱末爾土耳其共和國—而非通過縹緲的外交文件確立—已經證明了自己同那些東南鄰國一樣堅不可摧。凱末爾作為一位政治家的成功之處在於:

他們在1923 年洛桑會議上確定的邊界線一直沿用到了今天—除了在1939年的時候,土耳其通過法屬敘利亞的公民投票從其手中吸納了哈塔伊一地—這使得土耳其順利實現了1919—1920 年《土耳其民族憲章》中提出的最後一處領土要求。

根據早些時候同法國及意大利簽訂的協議,凱末爾總體接受了意大利對多德卡尼斯群島的控制以及法國在敘利亞的統治。同樣,他也沒有對英國對摩蘇爾的領土主張提出異議—儘管由於他們在此區擁有廣大的土耳其人口(土庫曼人),此地也包含在《土耳其民族憲章》之中,而且他或許還能在伊拉克輕易擊敗遜於自己的英國軍隊。作為自己對於勝利上的剋制的交換條件,凱末爾要求永久廢除受人憎惡的領事裁判權:最終,他如願以償。

土耳其現在的危機算什麼?過去還有更慘的……丨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圖源 https://ilmfeed.com/

總的來說,奧斯曼—阿拉伯世界在戰前比(由英法監管下的)戰後更為平和一些,但是它在戰前卻不一定更穩定。

到了1914 年,奧斯曼的統治權在諸如美索不達米亞這樣的地方很大程度上乃是一個假象—儘管它或許是有益、積極的那種。同俄國逐漸接管土耳其東部和波斯北部一樣,歐洲外交官、工程師和商人在此區長期的大量湧入也有可能會在不用發動大國戰爭的情況下就將巴勒斯坦、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拽進西方勢力範圍。

奧斯曼帝國已經在意大利戰爭和巴爾幹戰爭中分別丟掉了非洲和魯梅利歐洲一側的大部分地區;此外,愛琴海大部分海域和多德卡尼斯群島也不再屬於帝國了。

關於土耳其決策者做出介入“一戰”決定的最好理解是:這是他們為通過對德國加以利用,並對抗那些更為危險的、對奧斯曼領土懷有企圖之心的列強—俄國、英國和法國(大致是這樣的排序)—以延緩帝國衰退和分裂做出的最後一絲努力。即使同盟國能夠贏得這場戰爭—正如他們在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時,就以為自己已經取得了勝利—一個得勝的德國很有可能會對土耳其的行政機構和經濟實行強制監管。

即使那樣,一個半勝利狀態下的英國仍然會以接受德國在俄國和烏克蘭的地位為條件,對奧斯曼巴勒斯坦、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實施佔領。考慮到帝國在1914 年面臨的安全問題,實際上並不存在一個能夠使其無限期維持某種原狀的現實方案,他們只有糟糕與更糟糕的選擇。

最終,在1918 年恩維爾的高加索進攻戰失敗之後,凱末爾和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經過分類,放棄了難以控制的帝國及其難以管轄的少數民族,轉而支持建立一個他們能夠緊緊掌握的、排他的、單一民族國家。

在這一目標中,他們獲得了預料之外的成功。在土耳其的邊境線之外,奧斯曼戰爭還在激烈地持續著,看不到盡頭。

---------------------

本文節選自西恩·麥克米金《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土耳其現在的危機算什麼?過去還有更慘的……丨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見識叢書17: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戰爭、革命以及現代中東的誕生,1908-1923

定價:118.00元

裝幀:精裝

“對奧斯曼帝國的精心研究和探索。”2015年紐約軍事論壇亞瑟·古德澤特圖書獎獲獎圖書。內憂外患時,一次次充滿艱辛和血腥的改革,奧斯曼帝國的終結,現代中東的誕生。

見識叢書:

土耳其現在的危機算什麼?過去還有更慘的……丨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End-

見識城邦

中信出版集團社科人文品牌

為獨立思考的人服務

點擊“閱讀原文” 購買《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