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一上聯:「吃醋,坐冷板凳,把你當二百五」,下聯太經典了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起源於五代十國,經過宋、元兩朝的醞釀成熟,至明清形成了繁榮的局面,在當時,除了詩詞歌賦之外,對聯成為了人們最喜歡創作的載體,只因其形式靈活,自由,沒限制等因素,受到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追捧,各個階層的人以隨口會對子為榮,也以此為樂,發展到了今日,依舊被廣泛的運用到了各行各業之中,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

侍郎一上聯:“吃醋,坐冷板凳,把你當二百五”,下聯太經典了

清朝乾隆年間,安慶府有一秀才,自幼家境貧寒,常常有上頓沒下頓,有時候便跟親戚朋友借一些銀子度過難關,但那些個親戚朋友不但不借,還將他拒之門外,轟了出去,這讓他感受到了世態炎涼,沒有成就始終會被人看不起,於是,他便暗暗下定決心,一定好好讀書,以早日考取功名,改變這家中樣貌。

侍郎一上聯:“吃醋,坐冷板凳,把你當二百五”,下聯太經典了

很快,寒窗十年,秀才一舉高中,榮歸故里,一時間,當地的許多社會名流,官紳士族,還有以前那些有錢的親友,紛紛備了厚禮,互相約定一起去狀元府祝賀,以攀附巴結,秀才聽說了之後,心中頓時厭惡至極,怎麼也想不到這些親友還有臉面相見,如此的勢利眼,於是,到了親友上面的當天,他不僅沒備酒席,且還親自寫了一副對子,貼在了大門上

上聯:憶當年,一貧如洗,缺柴缺米,誰肯雪中送炭?

侍郎一上聯:“吃醋,坐冷板凳,把你當二百五”,下聯太經典了

聯中之意很好理解,回憶當年,家中一貧如洗,窮的叮噹響,缺衣少食的,想跟你們借點銀子度過難關,你們又有誰肯伸出援手,雪中送炭呢?沒有把?

下聯:到今朝,獨佔鰲頭,有酒有肉,都來錦上添花!

而到了今天,僥倖中了狀元,得了榜首,家中經濟條件轉好,有酒有肉,你們就全部都來巴結,攀附,所謂的錦上添花,但這有何用?

侍郎一上聯:“吃醋,坐冷板凳,把你當二百五”,下聯太經典了

很快,那些勢力眼的親友相約一起來到了狀元府大門口時,看到了門上的那副對聯,一行人紛紛愣住,個個是面紅耳赤,非常的難看,不敢再踏前一步,只好都灰溜溜的離開了。自古道,雪中送炭無,錦上添花常有,但又有何用?最危難的時刻你不肯幫助,但人家風光時才想去巴結,是不是晚了些?

侍郎一上聯:“吃醋,坐冷板凳,把你當二百五”,下聯太經典了

清朝康熙年間,朝中有一位侍郎犯事被奪職罷官,回到了家鄉,這侍郎是個好色之徒,一回到家鄉早已忘記了自己被罷官之事,急忙跑進了當地一家青樓,叫來了青樓的頭牌姑娘,正準備與之翻雲覆雨時,卻來了一位當地的員外,於是,兩人便對頭牌姑娘爭奪了起來,互相抬價,互不相讓,最後無法,侍郎提議,以對聯定輸贏,贏者與姑娘共度良宵,員外無奈,只好答應,侍郎隨即出了一上聯

上聯:吃醋,坐冷板凳,把你當二百五

侍郎一上聯:“吃醋,坐冷板凳,把你當二百五”,下聯太經典了

侍郎這上聯出的很巧妙,聯中之意充滿了譏諷之意,將那員外比喻為二百五,明眼人一聽,那還不得勃然大怒,但沒想到的是,這員外是好性情,愣是臉色不變,心不慌,略加思索後,脫口而出一下聯來

下聯:咬鹽,趁熱被窩,管他仰十三千

侍郎一上聯:“吃醋,坐冷板凳,把你當二百五”,下聯太經典了

員外這下聯應對經典,聯中之意也很理解,無關緊要,只要奪得頭牌姑娘,共赴良宵才是正道,下聯對仗工整,意境相符,以“咬鹽”對“吃醋”,“趁熱被窩”對“坐冷板凳”,“管他仰十三千”對“把你當二百五”,上下聯相組合,不失為一副上佳的絕對!那侍郎一聽,只好一臉不情願的將那頭牌姑娘讓給員外,悻悻的離開了青樓!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有更好的下聯來,趕緊來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