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爲何?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時常聽到車友吐槽,自己買的車雖然很貴,但比較冷門,以至於洗車的時候頻頻被洗車工吐槽是開廉價國產車的low B,讓人很是無語。

有時候,雖然自己是在文明駕駛,卻還是會被別人加塞,並搖下車窗送上一根中指,好像自己是個不會開車的新手,讓人很氣憤。

除了這些尷尬經歷,買冷門車的車主,通常還會碰到配件不好買、保值率低的煩惱,讓人很後悔。然而真是這樣嗎?

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的心路歷程。

@皮卡丘:

奧迪A6 Avant運動版,外觀神似RS6 Avant,可謂地表最強買菜車。然鵝,即使是回頭率奇高,但通常情況下,路人的回應都是:咦,這A3怎麼這麼長?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不過自己卻非常滿意:綜合路況9個油,要動力有動力,要空間有空間,顏值高,還有超大後備箱。維修也不會太貴,大部分零件跟A6L通用,壞了也不擔心沒有零配件。

@石榴樹:

名下第三輛車是一輛進口四驅B級車——鈴木凱澤西。由於是輛二手車,所以只花了二手緊湊型車的價格就買到手了,很划算。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優點也有很多:小毛病奇少,從來不會壞;很安全,第一批次在IIHS的25%偏置碰撞中獲得good評價的車型;操控極佳,不亞於售價幾十萬的後驅豪車……

當然了,開凱澤西去加油要有超強的心理素質,因為加油工都會質疑:奧拓什麼時候有這麼大的了?

@張昊玥:

沒駕照,也不開車,不過車是自己的,並且還是輛超級冷門的車——道奇挑戰者。在很多人看來它是輛缺點奇多的車:體型巨大,空間卻出奇的小;在市區開油耗巨高;保養維修也不方便;噪音大,夜間在小區只能怠速慢慢挪騰……

不過自己並不後悔,原因是買車的時候,弟弟發來這車的圖片,看過後頓時失去理智,第二天就去港口的進口車專賣店交定買車了。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天際線:

第三代GT-R,總會被同學朋友吐槽顛的屁股疼,方向盤在右側,好像活在手機自拍的鏡像裡。並且它也不是顏值擔當,從沒有成功泡過妹子……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但後悔是絕對不會發生的,因為它可以給枯燥的日常生活增添很多刺激。改過絞牙避震後,高速穩定性很好,偶爾和小夥伴們跑跑山悠哉悠哉,四驅系統也大大減少了上樹的概率。

@蘇拉達維:

寶馬640i Gran Coupe,買的時候4S店沒現車,也沒試駕車,要買還要加個性定製套餐,還要等三年。外觀造型也不夠搶眼,至少和寶馬3系、5系排在一起的時候,沒人覺得它好看。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不過後悔是絕不存在的,因為買了之後才知道這車排氣管有閥門,排氣聲浪夠響,也夠渾厚,百公里加速只需5.4秒,空間夠用,配置也夠高,超滿意!

@HZXLLOW:

豐田FJ酷路澤。後悔?絕對沒有的。但缺點也是有的:售價略貴,中東和北美只賣3萬美金,但國內入手價要50多萬;底盤太高,加上是對開門設計,上下車不夠方便,對中老年人來說更不友好。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fppppp:

2017款斯巴魯WRX STi,在這個價位裡,比STi舒服的沒它好開,比STi好開的沒它實用,比STi實用的沒它好看,所以不後悔。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叢林:

日產350Z MT。偶爾鬧心,每年交車船稅的時候都很肉疼,不過說不上後悔,因為NA+MT的組合還是很有樂趣的,另外,國內車市幾乎都被小排量渦輪機壟斷,所以它也算一款理財產品了。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陳正彬:

兩個車都很冷門,一個是大眾邁特威,另一個是寶馬i3。兩輛車各司其職,所以不後悔。說下為啥買了i3,因為之前的代步車是輛E90寶馬330i,i3除了動力弱了一些,續駛里程也讓人捉急外,駕駛體驗和E90非常接近,可以說是電動版的完美進化了。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張同:

謳歌RDX。月銷量不過百的才叫冷門,才叫小眾,才叫非主流,RDX剛好在列。去洗車的時候,洗車店都不會按照寶馬、奔馳、奧迪收費,而是按照國產車的價格收費。去路邊修車店噴漆也是向國產車看起,原因是修車的小哥說,工薪階層用車,報價不會太高,高的那些都是給有錢人的……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備註:以上內容和圖片來源於互聯網,由車圖騰整理;部分圖片和原文無關。)

總結起來可以發現的是,這些冷門車通常可分為:品牌冷門、類型冷門、車型冷門,以至於普通消費者都叫不出這些車的名字。

並且,車主通常要忍受它們的缺點。

首先,沒面子。

就像開一輛價值一百多萬的輝騰,在外面總被當做一輛十幾萬的帕薩特一樣,雖然很多冷門車的價格並不低,只是由於太少見,導致消費者對它們沒有任何認知,以至於人們總會把它們和外觀、尺寸等十分接近的車型相提並論。

並且,在加油的時候,當把車子停在95#或者更高級別的加油柱旁時,有些加油員會很不屑的說:這車也加95#油?

冷門車缺點那麼多,但車主們卻並不後悔,究竟是為何?


其次,維修保養不方便。

冷門車保有量極少,因此大多數情況下4S店很少會備這些車型的配件,甚至有些連機油的存貨都很少。也因此,有些時候還會碰到4S店和維修廠坐地起價。

不光是零配件少,有些連專用工具都很少,因此也會出現要到其他品牌4S店維修的情況。

再次,保值率低。

雖然市面上並不缺乏類似於三菱Lancer EVO這樣可以當做金融產品的車,但大多數冷門車都難以避免保值率奇低的尷尬局面,短短的兩三年,價格就縮水一半。

儘管開冷門車會遇到很多尷尬的事情,但很多車主並不覺得後悔,有很多還會以開自家的車為榮,甚至是倍感興奮。這是因為他們會把車子當做自己的小夥伴,是快樂和美好記憶的源泉。而之所以沒有後悔,是因為他們對這些車子的喜好粉飾了車子的諸多缺點,有時候不是不後悔,而是他們根本不care。

那麼,你家的車子是冷門車嗎?如果是的話,也可以在文末留言,把購車、用車的奇聞異事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