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傳奇首輔,號稱「土匪」,有三大招數,讓貪官汙吏生不如死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就是為了加強皇權,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後來內閣的出現,這些人比丞相的權力還要大,比如張居正這些人,其權力可以說是超越皇權的,萬曆年間的早些時候,可以說就是張居正一個人的天下,今天我們再來講一個明朝的首輔,此人有“土匪”的稱號。

他就是隆慶年間的高拱,高拱在當時有一個響噹噹的稱號“高鬍子”,雖然當時的鬍子還沒有土匪的意思,但是高拱確實是一個滿身充滿土匪味的首輔,有史料記載,高拱當上首輔這條消息傳出後,很多以前和高拱不對付的官員,直接嚇得生病了,還有的官員病重,直接死翹翹了,可見此人土匪氣的威力。

明朝一傳奇首輔,號稱“土匪”,有三大招數,讓貪官汙吏生不如死

高拱令人害怕不僅僅是因為他火爆的脾氣,他最大的資本就是曾經是隆慶皇帝的老師。高拱是嘉靖二十年的進入,進入內閣的高拱,明朝各種腐敗頻發,官場上處處得用金錢開道,高拱本人就感嘆,搞關係受賄成了官員的本領,而清廉苦幹卻是痴傻的代表,他還說這種情況就是末世的象徵。

此時除了貪汙腐敗外,各種懶散也經常出現,當時徐階因為鬥倒了嚴嵩,被當成賢臣看待,徐階此後開戰各種講學,每天以搞學問為主,國家大事更是被懈怠掉,這種懶風,高拱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於是進入內閣的高拱邊便和徐階針鋒相對,後徐階歸隱,朝政全部有高拱掌控,他也開始了自己的治貪工作。

明朝一傳奇首輔,號稱“土匪”,有三大招數,讓貪官汙吏生不如死

史書記載,高拱上任的第一年,每一個月處理三件貪汙案,被處理的官員有一百七十人。在具體治理貪汙上,高拱也是講究策略的,他當時就弄出了三個辦法來治理貪官,讓貪官生不如死。

第一個治理貪汙的方法就是給官員建立檔案,也就是從高拱開始,官員的檔案庫出現了,他要求三品以下的官員都要建立冊簿,上面寫明官員的品格和政績,民間對這位官員的評價也必須寫上,而且官員的家庭住址也得寫上。

高拱最後一共定製了一百八十冊的官員檔案,這還不是工作量最大的,這些官員檔案需要一個月更新一次,官員出現什麼新情況,要在第一時間填入該官員的檔案內,這種制度,保證了高拱抓貪官的準確率,而且案件審理的正確率也是有一定保證的。

明朝一傳奇首輔,號稱“土匪”,有三大招數,讓貪官汙吏生不如死

更讓官員們膽寒的是,一些重要部門的官員,高拱事先就為他們準備了替補官員,一旦官員犯事,替補官員就會把你弄下去,在這樣的制度之下,很多官員如履薄冰,都希望做好自己的事,希望在建檔立卡的過程中有好名聲,好政績。

高拱第二個治理貪汙的方法是,官員有錯,舉薦之人同樣受處罰。嘉靖年間的官場,賣官鬻爵是經常發生的,上級舉薦下級是常有的事情,這背後其實都是金錢和權色交易,這種交易帶來的是,下級官員犯錯,上級舉薦之人沒錯,之後舉薦之人還會因交易舉薦另一個人,所以高拱在隆慶四年的時候寫了一份奏摺,讓舉薦之人也連坐。

明朝一傳奇首輔,號稱“土匪”,有三大招數,讓貪官汙吏生不如死

第三個治貪的方法是“貪瀆者仍提問追髒”。朱元璋時期,貪汙六十兩銀子就有可能被剝皮或者殺頭,但是到嘉慶年間的時候,昔日的制度已經不起效果了,官員貪汙革職為民就好,他們利用關係,還可以拿著自己的贓款回去過滋潤的日子。

高拱對這項制度非常痛恨,他直接制定一個規矩“貪瀆者仍提問追髒”,無論官員是芝麻小官還是封疆大吏,王侯將相,只要有貪汙,贓款全部交出來,無論你逃到什麼地方,朝廷都會將其法辦,想回家過滋潤日子,沒門。

在高拱的治理下,一個衰敗的王朝,最後竟然出現了明朝歷史上著名的隆萬中興,當然,這一中興的出現,也離不開後來的那位治世之能臣——張居正。

明朝一傳奇首輔,號稱“土匪”,有三大招數,讓貪官汙吏生不如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