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沒工資,爲什麼養老保險又漲了?

難遇知己2


這個問題確實道出了我們農民的尷尬。農民沒有企業給發放工資,只能憑自己勞力或土裡刨食,可是年年繳納養老保險,保險費卻年年在增長。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連串的因素引起的。

首先我們經濟在發展,工資在增長,養老金就不能不提高。

為了保障我們的養老金跟經濟社會水平發展相適應,我們在養老金計算的時候就額外加上了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這一參數。

可以說,如果相同條件下,每晚退休一年養老金都會上升一部分。

國家為了保障以前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所以從2005年開始,每年都發布國家統一調整養老金的通知,對已經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進行增加,2018年是增長5%。

我們的養老保險基金是現收現支的原則。有人說是老年人在花年輕人的養老金,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履行國家義務,供養已經退休的老人,未來退休就會受到那個時代年輕人的供養。

這跟國家強制交個人所得稅是一種性質,美國就直接叫做社保稅。不過養老保險還是有回報的。

繳納社會保險,為了保障購買能力不變,必須要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於是必須要根據上年的社會平均工資來。各地統一設定繳費比例。

近年來我們國家的社會平均工資年年增長,一般都增長8%到10%。而繳費比例基本穩定,所以,各地的最低繳費基數養老保險費每年都會增長8%到10%。而絕大多數靈活就業者和參保人員都是按最低繳費基數繳費的。

所以,錢數是越來越高了,相對而言,退休待遇也是越來越高。

農民參加養老保險,一般是以參加靈活就業人員方式為主,自己需要承擔個人和企業部分。

農民如果沒有較為穩定,而且適當的收入,是不適合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這種養老保險繳費錢數高,負擔重。

普通農民,可以選擇繳費檔次更加靈活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般個人繳費還有國家補貼,所有交納錢數都會進入個人賬戶,退休後除了個人賬戶養老金還有政府補貼的基礎養老金。缺點就是待遇有點低,增長速度慢。

所以,相對而言,高待遇對應著高繳費,也對應著高風險。如果實在沒有工資,那麼就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吧。


暖心人社


農民沒有工資,為什麼養老保險又漲了?謝謝你!我來對只個問題進行解答,是這樣的,農村農民不是沒有工資,而是農民是通過自己勞動而換來的工資,如,種糧食,種棉花,種小麥.....等,然後賣給國家,他是這樣來換去現金維持正常生活及家用,那麼對這樣生活到老了以後怎麼樣才能過好晚年,所以國家為了農民老有所養,故而建立了新農合作社保,通過新農合作社保讓每戶家庭都參於其中,為的就是解決老有所養的問題,但是農村合作社保他是分為多個檔次,從100至l000元不等,但是這種多檔次社保也不能滿農民的養老問題,雖然鄉,縣,市財政都有補貼但是隨著社會發展與進步,同時人民的生活水準的提高,所以不得不對社會養老保險費的進行提高。這樣同時也是對農民的一種關心,讓農村的民兄弟能拿到更多養老保險費(養老金),只就是為什麼還要漲的問題所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顧雲孫


農民沒工資為啥又長了養老金?這個問題很簡單,過去我們的農民節衣宿食無償支援國家建設,把最好的糧,棉,油無私的奉獻,現在國家好了這是在反哺,希望國家對農民更加力度的投入,糧是國家之本,無農不穩,無商不富,這就是正確的答案


緣正在輸入


農民養老金並沒有漲多少,不過是十塊二十塊而已,但還是遠遠的又夠。

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家的重視,農民養老金的增加將成為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