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李滄」品讀忠義愛國之道,感悟中華傳統文化

「国学李沧」品读忠义爱国之道,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引 言

在中華傳統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忠義”與“愛國”是亙古不變的話題。愛國主義是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集中表現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為保衛祖國和爭取祖國的獨立富強而獻身的奮鬥精神。“忠”與“義”是由兩個詞解發展而來,是一種極為廣泛的道德概念。

「国学李沧」品读忠义爱国之道,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國 學 講 堂

2018年9月25日,國學講堂《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忠義之道與愛國主義》在興華路街道興國路社區、興華路社區、營子社區開講,主講人王子智老師、孫思峰老師從什麼是忠義之道與愛國主義、忠義愛國的人物事蹟以及忠義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等方面講解了本節課。

「国学李沧」品读忠义爱国之道,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興華路街道·興國路社區

關羽,一生忠義仁勇,誠信冠天下。在三國中以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夜讀春秋,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威鎮華夏。關羽死後不久,曾被封存為"忠義侯",在中國人眼裡,關羽就是忠、義的代表。 以"忠、義、仁、勇"而聞名於世的關羽由一個歷史真實人物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已經綿延了一千多年。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

忠義愛國主義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一貫以天下為己任,用自己的才智報效祖國,造福人類,創造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社會主義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愛國主義精神就更加鼓舞、激勵人們去為祖國爭光,努力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特別是近20年來,經過全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實踐,我國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中華民族要立於不敗之地、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要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奮發圖強、艱苦奮鬥。

「国学李沧」品读忠义爱国之道,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興華路街道·興華路社區

同 期 聲

同日,由嶽添老師主講的《中國古代家訓與家教》在湘潭路街道統建社區、棗園社區、南嶺社區開講。

「国学李沧」品读忠义爱国之道,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湘潭路街道·統建社區

「国学李沧」品读忠义爱国之道,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湘潭路街道·棗園路社區

「国学李沧」品读忠义爱国之道,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湘潭路街道·南嶺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