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否成事,這5點很重要

一個人能否成事,這5點很重要

最近跟一個資深HR朋友聊天,我問她:平常你們面試,或者考察一個人,怎麼看他有沒有潛力呢?

朋友說:這個世界上再難的事情,也有一定規律可循。只要你掌握了規律,你就很容易看透本質。

當一個人突然有所成就時,如果其他人不瞭解他的具體情況,會覺得這個人是靠運氣。但事實上,真正有所作為的人,身上都有著某些共同的特質。

那麼,一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人,怎麼判斷他是“潛力股”,未來將有所作為呢?

1

首先要看一個人能否沉下心,去學習,去做一件事情。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章法,不手忙腳亂,非常專注,這樣便是有定性不浮躁的人。

朋友說,他們公司業績最好的是個小夥子。別看他是96年生,但是做起事來一點都不毛躁。這種人心智比較成熟,內心裡會給自己制定一個契合實際的目標,然後朝著這個方向默默努力。你從他面前走過,永遠感受不到他的焦慮,這就是那種做事靠譜的人。

這個道理,就跟我們小學的一篇課文《小貓釣魚》一樣。小貓釣魚的過程中,蝴蝶來了追蝴蝶,蜻蜓來了追蜻蜓,三心二意,怎麼能釣到魚呢?

我們做工作也是一樣的道理。一個內心浮躁、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定不下性的人,是不可能做好一件事的。

2

第二,擁有高逆商,心態積極、樂觀。

一個人如果能對生活、對所做的工作時刻保持熱情,並且這種熱情是來源於內心,而不是外界的刺激,那這種人運氣一定不會太差,也一定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曾有位著名投資人回憶說,自己當初投資了一個人,但項目失敗了。不過他沒有看走眼,這個創始人過了幾年又重新創業,後來成功了,還分給他股份。

“投資項目,最終投資的是人,任何企業都是人做出來的。許多企業都會經歷轉型、失敗、挫折,最終能夠站在廢墟上重新崛起的,才是優秀的創業者。

3

第三,一個連情緒都管理不好的人,很難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衝動是魔鬼”,這個道理是因為一個人在憤怒時智商為零。而一個不會調節控制情緒的人,經常會做出愚蠢的決定。

職場上最怕這種人,把生活中處理不好的情緒帶進職場,把一件事兒沒有處理好的情緒帶到另一件事裡,這是沒有職業素養的表現。

在職場,沒有人是你的情緒垃圾桶,讓你隨時發洩。而任何一個團隊成員,都喜歡追隨一個情緒穩定的領導,而不是一個情緒管理很差的領導。

蘇軾的《留侯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智甚遠也。

意思是:真正的勇敢,是面臨困難危險時,即使毫無準備也不慌亂,受人怪罪誤會也不會心生怒氣。具備這樣素質的人,有所擔當志存高遠,未來很有作為。

4

第四,要看這個人執行力是否強。

我身邊有兩位朋友,三年前決定一起做點事兒。一個人是實幹派,另一個人屬於“睡前千條路,早上起來走老路”。

兩人合作到一半就終止了,繼續各幹各的。經過三年的努力,那位“實幹派”現在已小有成就;而那個“老路派”,今天研究這個風口,明天研究那個項目,後天研究另一個紅利,到現在還沒有什麼實際行動。

拖拖拉拉,坐而論道的假把式一抓一大把。而說幹就幹的人,才是真豪傑。

沒有執行力的人,再過N年還是老樣子。

5

第五,遇事先找方法,不找藉口不抱怨。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HR朋友告訴我,公司那個96年的小夥子,別看下面的團隊成員都比他大,但都會聽從他的安排。

他之所以年齡最小卻很有威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擁有一個非常好的思維習慣。

有些人遇到問題首先就是抱怨,然後找藉口。但是他遇事從來不抱怨,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解決方法。他能夠獨立思考,找準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後再想辦法解決。

擁有超強的洞察力,能冷靜分析解決問題,這樣的人做事情,進步飛速。

6

看一個人是否有潛力,就是分析他身上是否具備“有所作為”的特質。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成功沒有捷徑,你必須把卓越轉變成身上的一個特質。最大限度地發揮你的天賦、才能、技巧,才能把其他人甩在後面。”

潛力股的特質並非天生,更多有賴於後天的刻意練習。來,讓我們一起加油,把自己變成一支“潛力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