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蘋果公司為什麼不收購尼康照相機公司?

美麗女人Gark


尼康的優勢是光學,老牌的日本軍工企業。蘋果的優勢是創新,風馬牛打不到的問題。二者雖然在拍照上有絲許競爭。單那都不是核心的競爭。即使經濟上可以收購,其他方面也是不可能達成的,洛克希德.馬丁這樣的公司即使再潦倒也不會被別的國家企業收購的。軍工企業永遠是有政府暗地支持的


鹽酸利多卡因1



別看不起我大黃廠,相機雖然賣得不太好,但是好歹是100多年曆史的百年品牌了;好歹是NASA制定的航天使用相機;好歹是全球唯一幾家可以造出芯片光刻機的企業;好歹是專業風光攝影師必備的機器。比起對面的紅廠,我在光學領域的水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華為可以跟徠卡一起聯手做一個手機相機什麼的產品?為什麼可以打著徠卡的旗號滿世界打廣告?為什麼三星、蘋果這些企業,哪怕是最愛打廣告的OV兩家,都不去找一個什麼相機企業來聯合做一個手機拍照方面的東西?

在聊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們先來聊一聊目前被消費者廣外熟知的兩次手機品牌與相機方面的合作:第一次是諾基亞和蔡司光學鏡頭的合作;第二次是華為和徠卡相機方面的合作。

諾基亞的用戶應該都知道,當年諾基亞的手機上,攝像頭的位置附近都印著“Zeiss”這組字母,看起來無比的專業,無比高大上。那麼諾基亞的鏡頭是不是蔡司設計製造的?抱歉,並不是。諾基亞與蔡司之間,其實合作的品牌噱頭大於實際意義。是因為諾基亞的手機鏡頭可以通過蔡司的鏡頭驗證,所以諾基亞所謂蔡司鏡頭頂多就是一個“蔡司認證”的東西,當然,能夠通過蔡司認證也不容易。

華為目前主打的所謂“徠卡鏡頭”是什麼東西呢?其實華為很早就在跟徠卡聯繫,希望能夠雙方合作在手機業務上開展。最初徠卡是拒絕的,一方面自己作為頂級的德國相機品牌,做手機鏡頭怕丟了面子;另一方面是徠卡猜不透華為是想真正做產品,還是隻套一個品牌的噱頭。後面當然是華為各種誠意打動了徠卡,最終同意雙方合作。華為的徠卡相機,主要是使用了徠卡在鏡片和後期算啊調色的兩塊技術,前者可以讓華為手機鏡頭透光量更好,後者讓華為手機拍出的照片調色更好看。

那麼如果手機廠商要找相機廠商合作,它的核心是什麼?首先肯定不會是傳感器,全球手機市場傳感器幾乎被索尼壟斷,另外就是三星,可惜這兩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手機品牌,最多就是幫助各個手機廠商做定製和聯合開發。華為的RYYB傳感器就是索尼做的,三星這次跟小米聯合發佈一億像素傳感器的手機,這些都是兩個廠商之間的合作,但是核心技術其實並不在產品發佈那一方,而在傳感器生產方。

其實相機廠商能夠給手機廠商帶來的最核心技術,就是鏡頭和鏡片的設計和加工技術。怎樣設計可以更好的防止畸變,怎樣鍍膜可以有效減少散射,但是在鏡頭方面花這樣的價錢去提高升級,是不是要比通過算法和傳感器上的升級來得划算?我想目前各個品牌已經用行動給到答案了吧,目前除了華為在和徠卡合作,沒有任何一家廠商是跟相機廠商合作的。

蘋果這種廠商更是如此,技術層面來說,蘋果早在過去個人電腦時代就開始從事數碼攝像頭方面的設計和製造,iSight鏡頭就是當年的產品之一,同時蘋果其實已經收購了很多拍照方面的技術企業,完全有能力自己研發設計鏡頭和傳感器。對於品牌來說,無論是尼康、佳能、富士,還是哈蘇、蔡司、徠卡,蘋果的品牌知名度其實要更高,合作這種東西對於蘋果本身來說完全看不出有什麼意思。


當然,我其實反而希望尼康可以加大自己相機電子系統方面的配置,看看人家隔壁索尼的微單,能不能學點人家好的地方?光學習漲價了......


PM宋先生


蘋果為什麼不收購尼康,這個話題有點大,原因既多又複雜,這裡只從技術以及數碼市場角度試著分析一下,一家之言難免有錯,歡迎大家討論並指正錯誤。

雖然不太喜歡蘋果這個美國公司”消費者沒有需求,我們創造需求“的理念和作風,尤其不喜歡庫克這個個人,但對蘋果的產品和商業運作確實應保持一定的敬畏。

首先,市場方面。蘋果雖然在今年iphone產品有所挫敗,但是在其他業務支撐下,第三季度財政營收反而有1%微幅增長。蘋果總市值一度曾經到達萬億以上,目前仍保持著9000億美元的身價,現金儲備更是高達2000億美元以上。

反觀尼康,從智能手機映像功能的崛起開始,就開始走下坡路,映像部門本財年預測比2018財年下跌15.44%,這還是市場策略調整過後的結果,2017年尼康股價曾大跌1000多億日元,近十億美元市值蒸發。直到今天有傳言尼康市值就在50億美元左右了。曾經是經濟支柱的映像部門,短短几年時間變成了拖後腿的。

從趨勢看,蘋果還會繼續增長,而尼康會繼續下跌,一個朝陽產業,一個夕陽產業。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旅遊景點,大多數遊客都是手機拍照,不像幾年前幾乎人手一部單反了。一個如日中天,一個窮途末路。從財力看蘋果收購尼康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從公司運營策略看,蘋果的收購策略趨於保守。蘋果自1976年以來,收購了106家公司,平均每年2.5家。相比微軟1975年成立,共收購219家,平均每年5家。而1998年成立的谷歌,已經收購了233家,平均每年11家。可以看出蘋果比較謹慎,而且習慣保有大量現金以進行靈活的商業資源投入與分配。

從蘋果收購的公司來看,基本上都是保持增長的或者前景可觀的領域新秀。beats是一個特例,但也給蘋果音樂產業帶來一定的補充。蘋果還曾想在2018年收購特斯拉,那時特斯拉市值才500億美元。蘋果最後收購的是AI.Drive,也是自動駕駛產業的精英。所以從蘋果公司的收購策略來看,處於下降期的尼康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收購尼康不過是希望從映像領域中獲得一些技術儲備與資源。然而今天的尼康,感光原件是從索尼購買的,連早前與製造商共同設計都取消了。對於鏡頭來說,誇張一些講,我們今天使用的光學鏡頭,與半個世紀前使用的在原理上沒有什麼不同。現代光學鏡頭不過在結構、鍍膜、製作上有些優化,成像其實沒有質的飛躍,這與老牌光學映像公司,比如尼康佳能等不思進取,擠牙膏式的產品策略有很大關係。今天的尼康最先進的微單相機,成像未必比若干年前旗艦單反好多少。

再反觀手機攝像領域,幾乎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先進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主要靠索尼公司,這也是為什麼索尼比傳統大廠尼康佳能發展快的原因),再加上計算圖像時代的來臨,手機拍照以小體積小感光元器件直逼專業映像設備,雖然說趕超是太誇張了,但是已經有人開始用手機和相機比較了,已經很能說明問題。這就是老牌相機企業的恥辱,新生科技動力的回報。

總結說,蘋果收購尼康毫無經濟問題,然而在技術與市場方面顯得毫無必要。作為一直的尼康粉絲,希望這家公司擺脫陳舊的經營理念,勇於創新,雖然映像行業已經朝氣不再,然而還是可以向著更專業的領域發展,我們還是會買單的,比較我的第一部單反就是D300s,情懷尚在!

完。謝謝提問者。


暗科技


第一,假設您說的是尼康的相機業務(蘋果應該無法收購軍工業務),蘋果為什麼要收購?是為了獲取某項獨特的技術還是要做相機呢?

第二,假設有一天市面上的傳感器和鏡頭開始貴上天了,蘋果決定收購一家有傳感器、鏡頭技術的公司,會選擇尼康嗎?可能性不大:i)尼康品牌價值就夠溢價一大筆錢。歷史上因為不當收購影響現金流,從而走向衰敗的巨頭很多,蘋果在beats之前更是從沒做過這樣的大手筆收購。ii )尼康用的也是索尼的傳感器……所以蘋果會願意為了尼克爾鏡頭花一大筆錢順便接盤一整條相機業務?

早在2005年喬布斯可就看衰相機行業了。


誰是沙丁魚


收購公司要有很多考慮因素

1 被收購的公司的吸引力 例如品牌 市場和走向。

2 併購在法律上的難度。

3 兩個公司文化的差別大小。

4 收購的成本。

從這幾點開看 蘋果不會對傳統攝像設備公司有興趣。


xlisfo


這應該問酷克,網友們大都是吃瓜群眾哪知它管理層怎麼想,多半評估其價值太低不值得收購。


清晨陽光42693


真不用操心,還是管好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