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五大網際網路營銷經典案例,讓你的營銷無限裂變

成功的品牌無一例外,不僅重視與用戶的溝通和共鳴,更注重與他們一起共同成長。隨著8090後全新一代的崛起,互聯網下半場的開始,年輕人通過不同於以往獲取信息的途徑,漸漸掌握了時代的話語權,倒逼各大品牌不管是在運作模式,還是品牌營銷上,大力創新變革、與時俱進。

本文主要談談關於互聯網營銷的幾個成功案例:

三隻松鼠

三隻松鼠作為依託互聯網發展起來的零售新品牌,其目標客戶群體定位為80、90、00後新用戶。目標人群個性張揚,有自己的主見和行為準則,追求時尚、享受生活。三隻松鼠注重契合目標消費者的特點,給產品貼上符合客戶群體心智的超萌動漫標籤,以此來打通自己的銷售渠道。

在當下的休閒食品零售行業中,產品同質化嚴重,同行之間的競爭也走向白熱化,除了通過產品異質性圈定一部分消費者外,率先打出情感牌,讓品牌能夠在消費者的心中佔據一席之地,成為三隻松鼠重要的營銷策略。

和淘寶的"親"文化明顯不同,三隻松鼠的客服化身為鼠小弟,親切地稱顧客為"主人"。基於更滿意的用戶體驗,三隻松鼠將位於銷售鏈前端的售前客服進行分組:想聽高端大氣上檔次、奔放洋氣有內涵的話題,可以找小清新文藝騷年組松鼠接待。

而熱衷各種段子,重口味、無底線和無下限的,則由喪心病狂組負責招待。這些定位於目標消費群體的營銷方式,極大地滿足了顧客的消費體驗。

盤點五大互聯網營銷經典案例,讓你的營銷無限裂變

通過擬人化的溝通,將消費者與客服的關係演變為主人與寵物的關係,讓顧客覺得更萌,更被尊重,增加了品牌的趣味性、獨特性和互動性,更加註重產品的服務價值與體驗價值。

三隻松鼠堅果通過擬人化的鼠小賤、鼠小酷、鼠小美三個形象,把握住當前的流行文化、社交文化,有效與消費者建立起情感共鳴,迅速拉近了雙方的關係。

文化與情感的共鳴刺激消費者"曬"的慾望,而將品牌相關的"曬"上社交媒體,無形中就為品牌的口碑宣傳添磚加瓦,品牌擬人化的形象與性格也由此深入人心。

杜蕾斯

1、草船借箭,含而不漏

杜蕾斯在快速跟進熱點的同時,其符合品牌調性的能力也是值得學習的。不可否認,性話題本身就具有天然的話題優勢。杜蕾斯的內容由一批在兩性行業摸索多年的人員執掌,溝通方式、溝通禁忌都非常有經驗,以產生相關內容或以另一種角度闡述的非常娛樂化方式與大眾談論兩性。

2、緊跟熱點,快速創作

網絡紅人,商業大腕,娛樂明星,這些人的一舉一動都被網民看在眼裡,同時也是網民茶餘飯後的話題中心,利用熱門事件進行二次傳播是現在品牌營銷慣用的手段,玩的好不如玩的巧,在熱點出來時短時間內迅速做出反應,並且能夠很好的get受眾的G點,杜蕾斯無疑是其中的翹楚。

盤點五大互聯網營銷經典案例,讓你的營銷無限裂變

3、圖文結合,妙趣橫生

杜蕾斯的文案能超神,不得不說,其設計師也功不可沒。一個品牌對於消費者來說的五個層次:意識—熟悉—考慮—購買—忠誠。營銷的更終目的就是提高粉絲對品牌的忠誠度,而在此之前,首先要提高大眾對品牌的熟知度。

杜蕾斯是賣什麼的?答曰:"賣文案的。"

4、 與粉絲互動

社蕾斯很注重與粉絲關係的維護,特別喜歡和粉絲溝通與互動。當與粉絲的關係加強了之後,粉絲的回覆就會很有意思。比如一網友把益達口香糖的廣告詞改了:"兄弟,油加滿...你的杜蕾斯也滿了。"當時杜蕾斯回覆了一句話:"杜蕾斯無糖避孕套,關愛牙齒,更關心你。"當時大家都笑瘋了,也轉瘋了。之後陸續有粉絲把五糧液等品牌的廣告變成杜蕾斯的。

衛龍辣條

從三鹿奶粉、地溝油等事件之後,人們對於飲食健康的注重,對於食品的品質要求也開始越來越高,零食也漸漸變成了垃圾食品的代名詞。

但是食品界卻出現了一個奇葩——衛龍,那麼"垃圾食品"辣條是如何變身食品界的網紅的?

1、腦洞

這一年多來,衛龍走紅的過程,就是一路腦洞大開的過程。從最初為辣條洗白,到與暴走漫畫的合作,微博段子手的炒作,天貓網站的發貨事件,網絡上的惡搞系列視頻,蘋果風,再到"國際奢侈品"。

衛龍秉承著不辣瞎眼不罷休的無厘頭精神,與網上年輕人愉快的玩耍著,受眾也一再被吸引,主動參與到辣條的口碑傳播中,根本停不下來。

無腦洞,不網紅,在這個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年代,不搞點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情,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2、 情懷

對於8590後而言,辣條伴隨著幾乎所有人的記憶,認知強大接受度高。辣條不單單是美味零食,還有他們童年的記憶、校園的時光、兒時小夥伴以及父母對自己的管教,這個認知基礎被喚醒,就容易迸發出強大的市場能量。

由於辣條"不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多數人在童年時候吃辣條是被遭到壓抑的,而這種壓抑會隨著自己獨立和辣條本身形象的提升得到釋放,再次轉化為市場的能量。

3、 推手

衛龍躥紅,暴走漫畫和微博段子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盤點五大互聯網營銷經典案例,讓你的營銷無限裂變

"來包辣條壓壓驚","來包辣條靜靜"、"怒吃十包辣條"等網絡流行語皆是來自這些推手,他們不但是內容製造者,而且也是推廣的樞紐。暴走漫畫為衛龍辣條創造的"蠢賤形象"與誇張的"自傲"形成了強烈的衝突點,成為互聯網上一個重要的談資。其創意的主線則是把辣條的普通跟消費體驗的誇張形成對比,形成戲劇性,引起8090後的情感共鳴。

同時,衛龍的文案追熱點的功力也不錯,比如蘋果的發佈會,衛龍這個熱點也是一波接著一波蹭:

盤點五大互聯網營銷經典案例,讓你的營銷無限裂變

盤點五大互聯網營銷經典案例,讓你的營銷無限裂變

江小白

江小白幾乎從不在主流媒體做廣告。除去地鐵廣告,江小白基本沒有傳統的營銷方式,利用得最多的是免費的社交媒體。對於利用互動性很強的社交媒體,江小白的微博營銷顯示出幾個鮮明的特點。首先,長於文案植入,將有意思的話題與江小白的產品聯繫在一起。

其次,對應自己的品牌形象,將微博的運營完全擬人化。在所有的熱點事件時發聲,表明自己的態度。

盤點五大互聯網營銷經典案例,讓你的營銷無限裂變

最後,利用微博互動作為線上工具,組織線下活動,並與線上形成互動,以增強粉絲黏性。

除了微博,微信也成為江小白的營銷渠道之一。

相比微博,微信的私密程度更高。江小白公關總監舒波表示,除了微信公共賬號,江小白還運營著"小白哥"的私人賬號,該賬號由專人負責維護,並不屬於江小白的任何一個員工。"因為有些粉絲會給小白哥說一些自己的隱私,所以這個賬號除了負責運營的人,內容是不公開的,包括我也不知道。"舒波稱。

定位於年輕一代,讓江小白很快脫穎而出,但是僅僅做年輕人這個細分市場,又會顯得空間過於狹窄。究竟應該如何拓展市場空間?通過舉辦2013年底的同城約酒大會,江小白的團隊開始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江小白的粉絲經營得很細緻,這場千人聚會的人員,由舒波從上萬名線上報名者中篩選出來。粉絲信息主要來源於兩個網絡和在微博互動中抽取的粉絲。還有一部分,舒波甚至會一一瀏覽粉絲的微博內容來確認個人信息。

縱觀這五個典型的品牌運作案例,我們發現,各行各業都在泛娛樂領域積極探索,因為他們深知:"一切公眾話語正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

如果你對如何進行互聯網轉型存在困惑,那麼你需要的是一個顛覆的機會!添加小編的微信(domesmart_cs),免費諮詢,備註:"行業乾貨學習"通過驗證之後,即可以獲得價值2999元的互聯網知識乾貨和轉型經典案例,還可加入"企業互聯網轉型精英討論群"。

盤點五大互聯網營銷經典案例,讓你的營銷無限裂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