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杨幂“诈捐门”--当明星做慈善成为高危行为最终寒的会是谁的心

最近杨幂“诈捐门”闹得沸沸扬扬,“诈捐”这顶帽子无论扣在哪位明星头上都格外沉重。出发点本是做善心,终了变成了被人指责的罪责,杨幂冤么?冤!也不冤!

说不冤,是因为她的团队识人不明,监管不力,确实间接造成了盲人学校近两年未收到本该收到的捐赠物资,这板子该打也该罚!一个团队,既然公开使用杨幂名义宣布捐赠,那么不管是出于对盲童的负责还是对杨幂本身名誉的维护,都该及时跟进确认。而她的团队居然无条件相信一个中间人“李萌”,之后不闻不问。而这个“李萌”名为“中国轮椅天使”推广人于2016年7月27日被北京西城法院列为“老赖”,且曾向多名残障人士借款,并一直未还。而在此期间,杨幂团队居然仍未察觉,直到2018年3月22日在媒体爆料下方才惊觉捐赠并未落实,失察之过不可谓不大。即便此时立刻弥补,补充捐赠物资,确实仍要为盲童的两年等待时光诚恳道歉。

看杨幂“诈捐门”--当明星做慈善成为高危行为最终寒的会是谁的心

说冤,杨幂也确实冤。

有些人说杨幂“诈捐”只为炒作电影,不愿掏这50万。首先可以查阅一下当初关于捐款的新闻数目,几乎少的可怜,如果不是这次“诈捐”事件,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没有形成过舆情,何谈炒作?二来,杨幂缺这50万么?她会为此赌上自己的名誉口碑仅仅为了剩这50万么?这些年杨幂捐赠的大大小小项目又何止十个50万?

主观上故意“诈捐”几乎不可能。

看杨幂“诈捐门”--当明星做慈善成为高危行为最终寒的会是谁的心

这些年来杨幂所做公益事业汇总

很多人说,既然没有主观意愿去“诈捐”,那为何没有转钱?

首先要明白公众人物做慈善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即物质上的捐赠,就是实打实的捐钱捐物,公众人物自己掏钱做慈善。这是最常见也是大家狭义理解上的慈善。但公众人物数量毕竟很少,每人即便捐赠几十万几百万仍旧是少量物资,起不到大规模慈善的效果,这就需要第二种方式。

第二种即利用公众人物本身的社会影响力,号召社会对某个弱势群体提高关注度,号召自己的粉丝,关注者们跟随投身慈善事业,这种叫做慈善影响力。往往这种慈善影响力对某些弱势群体的帮助比几十万的物资有用的多。近几年各种慈善晚会就是这种目的,明星免费为慈善站台,来达到最终的慈善影响力。

看杨幂“诈捐门”--当明星做慈善成为高危行为最终寒的会是谁的心

图为杨幂粉丝在杨幂的慈善影响力下做出的公益活动

而明显这次捐赠,杨幂工作室与李萌沟通时,确实认为杨幂在这次的慈善捐赠中是第二种形式,即以杨幂的名义捐赠,借用电影热度来号召大家对盲人这个群体的关注度,而捐赠物资由“李萌”全权负责。杨幂免费为此次活动站台。

这两年中,学校屡次联系“李萌”时,李萌只是说尽快捐赠,却从未找杨幂工作室要钱恰恰证明了最初的承诺就是无需杨幂工作室捐赠,否则李萌会早跟工作室沟通,而非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李萌”自己也说了,这次捐赠事情怪不了杨幂。

看杨幂“诈捐门”--当明星做慈善成为高危行为最终寒的会是谁的心

李萌口述,此事并不是杨幂方的问题

最终事情真相如何,还要待关键人“李萌”完完全全的讲清楚前因后果了,这是后话。

但是,此事中你们觉得受影响最大的是杨幂么?不!是千千万万的弱势群体。

因为这次的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一个慈善行动未落实的范畴,反倒变成了一场娱乐圈的大乱斗。

正如人民网说的,慈善不该被利用。没错,慈善既不能被利用成为某个人脸上贴金的手段,同时也不该被利用成娱乐圈杀人不见血的利刃!不管哪种利用,都是寒了真正做慈善人的心,害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杨幂工作室开始知道捐赠未落实的时候就立刻跟盲人学校联系,马上开始推进捐赠物资的落实。这在学校方面已经算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并感谢了爆出的记者。按理说事件应该逐渐平息。

看杨幂“诈捐门”--当明星做慈善成为高危行为最终寒的会是谁的心

图为盲童学校主任与记者之间的对话,可见学校方面是基本满意的

可这件事却愈演愈烈,矛头全部指向杨幂,最有问题的“中间者”李萌被网友们认为是背锅的,报道李萌老赖身份的新京报成了网友口中“被公关”的媒体。物资的落实已经无关紧要,杨幂的诈捐才是讨论的第一热点。同时,杨幂所有代言微博底下,甚至 代言的淘宝店中,也出现了执着的“网友”拼命刷着诈捐的字眼,不把杨幂所有代言搞黄誓不罢休。

而与义愤填膺的“网友”相反的是,在事件爆出的第一时间,杨幂曾经参与的三大慈善机构及工作人员纷纷为杨幂发声,站台。

看杨幂“诈捐门”--当明星做慈善成为高危行为最终寒的会是谁的心

图为事情发酵后三大公益微博发博力挺

看杨幂“诈捐门”--当明星做慈善成为高危行为最终寒的会是谁的心

图为公益博主发博力挺杨幂

而点开大部分在营销号和公众号下疯狂刷恶评的“网友”微博,可以看到大部分为杨幂“职黑”,杨幂“职黑”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著名的组织,起名“盘丝洞”,他们有组织有纪律,常用手段分为,伪装成杨幂低级脑残粉,这些号往往名字中带有“幂”字或这用杨幂头像彰显身份,故意说些引战或者招黑的言论,深信一粉顶十黑,所以黑装粉来达到目的,伪装性极强。或者伪装成路人,经常团队出战,一人发言后,下面团队中其余人等在评论里一唱一和,造成群起而攻之的状态,来诱导不明真相的真路人。

而这些可笑的“职黑”生态,在这次事件的发酵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同时发现,很多博下的恶评来源均为360平台,而非正常的手机或者电脑平台,是否为水军下场,不得而知。

看杨幂“诈捐门”--当明星做慈善成为高危行为最终寒的会是谁的心

恶评来源均为360平台,是否为水军不得而知

不管是不是有职黑或者水军,导致整件事情不断复杂化,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他们的关注点都不在如何帮助弱势群体身上,而在如何搞倒杨幂身上。

当一件慈善事件成为一把攻击的利器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当公众人物发现做慈善事业已经变成一种高危行为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做?一次的非主观失误,抹杀掉了近十年的慈善努力,十功难抵一过,他们是否会心寒?

当芭莎慈善夜变成了C位大战,当慈善义演,慈善捐赠变成了网友和粉丝眼里攀比的游戏场,捐二十万的不如捐50万的,捐50万的不如捐100万的,慈善是否要分高低贵贱?这样慈善还是当初办慈善的初衷么?

公众人物该不该宣传自己的慈善活动?宣传了,你炒作,你为名图利。不宣传,那怎么号召大家关注?怎么发挥慈善影响力?这是否两难?如此下去,公众人物为求自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减少慈善活动,那伤害的弱势群体,职黑和键盘侠们能接手继续帮助他们么?

杨幂和她的团队这次有错,但贵在及时弥补。网友们又何必下死手要彻底搞倒她?她倒下了,她撑着的那片公益天空谁来顶?你?我?他?

看杨幂“诈捐门”--当明星做慈善成为高危行为最终寒的会是谁的心

杨幂的公益指数仍居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