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倍速」追劇成常態,是觀衆太忙還是劇太差?

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壓力感倍增,自從視頻網站可以倍速播放視頻以後,生活中唯一可以放鬆休閒的娛樂時間也開始被加速了。

在“倍速看劇”越來越正常的時代下,究竟是觀眾太忙還是劇太差呢?

“2倍速”追劇成常態,是觀眾太忙還是劇太差?

年輕人倍速追劇成常態

近日,一位網友在網上發出感嘆:“當代年輕人時間有多緊張?看個劇都要開二倍速。”

“2倍速”追劇成常態,是觀眾太忙還是劇太差?

在數千條轉發評論裡,眾多網友紛紛表示倍速追劇已經成常態,希望能有3倍速和4倍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倍速”播放變成了很多年輕人追劇的標配。

打開視頻軟件,播放電視劇時總能看到“倍速”的功能,從0.5倍速度起,最高可以達到2倍。而一些原來沒法倍速播放的軟件,也可以通過下載各類插件來實現。

“2倍速”追劇成常態,是觀眾太忙還是劇太差?

有人甚至戲稱倍速是史上最偉大的發明……

“倍速”能夠改變播放的速率。如果有一部1小時的劇,在開2倍速的情況下,30分鐘就可以看完,擴展到一部劇,用20集的時長就能看完40集的電視劇,縮短了很多觀劇時間。比起跳著放,倍速播放並不會遺漏重要的情節。

“2倍速”追劇成常態,是觀眾太忙還是劇太差?

倍速播放現象出現原因

除了能夠節約看劇時間還不漏掉重要環節,倍速播放現象出現的原因還有以下幾點:

1.電視劇太多

中國的影視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在今年4月公佈的《2018年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中,數據顯示,2017年的電視劇立項總量在465部以上,平均單部集數達到39.8集。

而從2011年開始,每年都能播出三、四百部電視劇,在碎片化的時間裡,要想看完這麼多的劇集,都需要花上不少時間。

2.網站為留住用戶

幾乎所有的視頻網站都推出了倍速功能,連音頻網站、APP都有倍速功能了。這既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使用習慣,同時倍速播放也成為平臺提升用戶體驗,留住用戶的一大法寶。

“2倍速”追劇成常態,是觀眾太忙還是劇太差?

3.內容注水,爛劇湧現,倍速播放成必然

電視劇普遍注水,倍速播放也是各大視頻內容注水、情節拖沓、爛劇湧現下用戶的無奈之舉。最常見的注水劇情就是大量的回憶,添加配角的大量劇情,增加與主線無關的植入廣告等。這些莫名其妙的劇情,就像《南方有喬木》被網友戲稱為《南方回憶錄》一樣尷尬。

“2倍速”追劇成常態,是觀眾太忙還是劇太差?

近日,備受觀眾矚目的《香蜜沉沉燼如霜》電視劇因編劇聲稱簽署的36集劇本到後期剪輯之後成了63集一事登上熱搜,《天盛長歌》劇集數由原來的50集增加到70集,歷盡坎坷終於播出的《如懿傳》總共87集。

這些大型注水現場還只是冰山一角。

倍速播放“便宜”了誰?

由此看來,倍速播放似乎是有利的,無論是對於用戶而言還是對於平臺而言,滿足了用戶用最短的時間看劇需求,也為平臺留住了用戶,同時還為製作方內容注水依然可以吸引觀眾找到了理由,一舉多得。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倍速,從正面來說,是一種情緒,是對有意拖節奏的爛劇的抵抗,但從反面講,這也是對爛劇的一種被動接受。

“2倍速”追劇成常態,是觀眾太忙還是劇太差?

一旦這種“潮流”興起,勢必會助長那些注水鉅作的風氣,若都對倍速播放趨之若鶩,可能助長製作方拉長劇集的氣焰,而寒了良心創作者的心。

倍速追劇模式的興起也不免讓人擔心觀眾是否還能耐心看好劇。倍速後視頻中的許多細節、對白、場景都變得“誇張”,表演細節等也會快速閃過,往往無法感受到創作者真正想要傳達的情緒。

“2倍速”追劇成常態,是觀眾太忙還是劇太差?

長此以往,觀眾習慣了快速和高密度的信息量,還能不能接受節奏緩和、慢工出細活的電視劇呢?

我們應該如何依靠優質內容使觀眾以正常的速度品味一部劇,才是當下影視劇製作方思考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