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研人
眾所周知,應試教育指的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高中三年級間12年教育,在12年時間,我國的中小學生受到學校各種規章制度及教育部門相關規定製約,必須循規蹈矩,其目的就是學好各種要求考試的內容。老師一心一意在將學生培養成為考試的機器,這樣的教育,學生有創新力嗎?
我國的大學教育相對應試教育就減輕了學生不少的學習壓力,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學習興趣反而增加了,實際操作的機會多了,實踐活動就是在增加創新力。理論結合實際讓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大學階段,學生看似毫無學習壓力,實則為了今後踏足社會尋找一份好工作而努力,現在的大學教育重點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力,誰有創新力,誰就能在未來的社會立足,誰就能成為未來有用的人才。
我們的中小教育重點教學的是基礎知識,創新能力的培養時間少,學生基本沒有什麼創新力,最主要的是整天為了作業的學習,為了考試不斷學習,創新力的培養無從談起。創新力培養需要時間,需要教育體制的改革。
舞動人生124
當中國學生在為背唐詩而苦惱時,美國的學生正在開心的玩耍;當中國學生在為數學題絞盡腦汁時,美國的學生正在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興趣;當中國學生在為高考而刷題時,美國學生在為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提供方案;當中國學生上大學生之後,就開始玩遊戲睡覺時,美國大學生卻面臨著無法畢業的壓力,在圖書館裡瘋狂的學習.
中國高中歷史考察的是何年何月發生了什麼事件,這個事件的參與人是誰,主觀原因是什麼,客觀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是什麼,產生了什麼影響等;而日本人的歷史是這樣考察學生的:你認為中日有可能爆發戰爭嗎?那中國勝還是日本勝,那勝利的原因是什麼等,一看便知高下!
中國學生在高中以前,幾乎都在學習.為了成績,為了分數,拼命的學習;到了大學就徹底放鬆了,討厭學習,不想學習.高中以前無論怎麼學都培養不出創新人才,只是考試機器,而大學裡的努力更加重要.大學裡專業眾多,專業分支更加明細,是未來人才培養的基礎,然而,中國在大學階段就已經失敗.
要說應試教育和大學教育哪個抑制了創新,我覺得正是由於高中以前的應試階段,才導致了大學裡需要創新時卻達不到.根源還在於教育體制的問題.
學霸數學
基礎教育階段的應試教育與大學教育的急功近利,都存在抑制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問題。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圍繞升學而學習,這會影響學生的個性和興趣發展,到了上大學之後,甚至有很多學生產生嚴重的厭學情緒,不願讀書;而我國大學缺乏辦學自主權,各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差不多,且普遍實行寬出管理模式,對於學生,大部分學校關注的是就業率,這令很多學生的大學生活很“快樂”放鬆,更缺乏創新人才所需要的批判、質疑精神培養。
進入新世紀以來,已有16位日本科學家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項。一些人認為,日本的升學競爭也很激烈,學生的學業壓力也很大,但這並沒有影響日本的創新人才培養,因此認為我國無法培養創新人才的問題出在大學教育。這是對日本基礎教育不瞭解的誤讀。日本的升學競爭雖然激烈,也存在名校情結,但是,日本的基礎教育實行自主辦學,學校不會因為升學就不開展對學生十分重要的教育,就圍著升學辦學。這是日本基礎教育與我國基礎教育最大的不同。
而我國大學教育體系,也是和基礎教育銜接的。銜接的紐帶就是高考制度,我國目前的高考制度,導致大學其實難以嚴格要求學生。從發達國家的大學辦學看,本科院校的淘汰率是很高的,有的高達50%,而之所以有這麼高的淘汰率,是因為大學自主招生、自主辦學、自授文憑,那麼,我國社會能接受大學淘汰率達50%嗎?被淘汰的學生如何再接受大學教育?
大學教育在我國公眾心目中,是一種身份教育,為的是獲得體現身份的文憑。
不願意改革高考制度,我國社會可能就要接受基礎教育應試化,大學教育寬鬆化,進而難以培養創新、拔尖人才的現實。
熊丙奇看教育
這裡的“應試教育”應該是指基礎教育或中小學教育。因為這與“大學教育”劃分的邏輯標準不一致。
什麼是“創新力”?是指包括以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為主要因素的創新能力。“創新力”的培養,不同的教育階段所承擔的內容、任務是有區別的。
中小學教育階段屬於基礎教育,在這個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重點在於通過課程、教學、活動等途徑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學習方法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動手實踐的方法習慣等。我們現在的中小學教育所倡導的素質教育、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等方向是正確的,但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卻存在以知識教學為重點、以應試升學教育為唯一目的現象,頻繁的練習、過多的考試、繁重的作業等成為學生、教師與學校的“常態”,而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及動手實驗操作等往往被忽視,當然這與考試製度及評價標準不無關係。
大學教育按理說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創新意識進一步強化,創新思維成型、成熟、提升,創新技能強力熔鍊提高的重要時段。而我們的大學教育由於實行的是“嚴進寬出”的形式,管理屬於鬆散方式,教學模式依然是從理論到理論的教學模式,學生中“60分”萬歲已不足為奇,刻苦學習難成風氣。至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及技能學校重視不夠,實踐、實習不少流於形式,效果不盡人意。如此這般,學生在大學不僅知識學得不夠紮實,而且走向社會的適應性及多種能力顯然不行。所以,中國學生的創新力不足不強的主要培養任務在關鍵的大學階段沒有很好的完成。
要改變學生創新力培養的落後狀況,需要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強化已培養學生創新力為重點的教育教學導向氛圍機制,採取措施,扭轉中小學過度“應試化”傾向,改變大學教學管理、教學教研模式、質量評價等不適應學生創新力培養的體制、機制與辦法,才能發揮學校在培養學生創新力的奠基、強化、提升、定向等作用。
楊永厚說教育
教育的制度改革:應設置不同年齡讀書的免費書舍,及運動場地,和各種樂器及舞蹈,繪畫培訓,設置安全演習和心裡健康定時盤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對於身、心、靈,及正確的思想意識加強,全面發展和督促,從源頭扼殺刑事犯罪和精神犯罪。
一:一到六歲,是孩子最愛動的時候,開展幼兒樂園,作為啟蒙教育。
以智力玩具,簡單瑜伽,跳舞唱歌等輕鬆的活動,在幼師的指導下,讓家長與自己的孩子,更友好的相處,而且一群同齡兒童進行互動,也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在孩子的玩樂中,從小便知道與人如何相處,更可以減輕母親帶孩子的負擔,因為爺爺奶奶也可以陪著孩子,有惡劣的天氣,孩子感冒了,都可以在家裡,這個樂園可以在小區或者村子裡建設,讓父母更好的瞭解孩子的需求,讓家長更明白如何和孩子相處,讓孩子不至於無聊的纏著父母陪自己玩,從小做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二:七到十二歲,是安全教育階段,數學,語文,和多讀書的時候,課程應該寬鬆,但對基礎知識卻一定要記住。
對於、舞、運動、是是體質訓練,必不可少。
將看書、畫、作文、練字、話劇、演講、為一體,形成連貫性的作業,樂、手工課、思想教育、創造力、為主要孩子學習課程,對歷史、地裡、外語、適當補充。
這時候要取消分數制,在畢業的時候,在進行統一的考試,一張試卷,百個回答問題,試卷以孩子的思想為主,以問他怎麼看這件事情為主,而非死記硬背的書面為主,我要只要你規矩的回答問題。
三:十三到十七,要恢復分數制度,為了更好的約束學生,其課程程度加大,對於各方面知識,進一步授教,加深深刻的知識,及國學,儒學,道學,法學,適時補充,加強古代的正確知識灌輸,和法律道德的灌輸,去除不正確和不確定,配合可控制挫折訓練,實現古現雙結合,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和敏感期,有了自我意識,對於心靈方面要著重注意和排查。
四:十八到二十,自由選擇學科和知識點,一主三輔百看的特點,增加科學、藝術和就業的專業學習知識,實現多夢想和理想目標。
小孩子的這些花費的東西並不是很多,幼兒階段,塑料玩具的批發,也沒有多貴,畫筆顏料家長可以付費,由幼教統一購買,而且只是花費了幼兒的運動器械和樂器,這個可以由國家補助,設立公立樂園,其中所得收益,按當地的平均收入來收取,其中一系列的配套設施,可以在明確各年齡段的需求之後,在定價格,因為小有家長陪伴,也花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幼師告訴父母,如何更好的與孩子相處。
而兒童階段,花費畢竟多,畢竟手工課的花費比較大,其它的花費也就書本的費用,至於多讀書,若準備妥當,直接投入這些年紀可看的書籍的書室,也就書籍花費較大,有國家的資助,也足夠這些孩子反覆的看的了,思想的種子要從小種下才可以。
至於大孩子,已經接近成年,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一主三副的課程,是為了在離開校園後,這個技能不是自己能駕馭的,就可以啟動副技能,而且這樣的話,大大降低了失業率,而且更能讓有多夢想的人,更好更快,實現自己的夢想,儘快踏入社會,也不至於與世界脫軌,可謂是一舉多得。
女婍
創新能力是實踐的結果。
教育是創新能力的基礎,但不是決定階段。
創新能力來自學生畢業後的質疑與批判思維,與實踐緊密結合!
創新能力在實踐中產生以後,缺的是伯樂的發現。當學者為了自己的利益,保守而固執,甚至打擊創新人才時,怎麼會產生創新。結果只能“王顧左右而言他” ,或集體沉默。
如果“學術權威”產生“利益圈”,對創新人才形成“歧視”,創新人才怎麼會脫穎而出啊!
莫言獲獎前活動的範圍在“臺灣”,劍走偏鋒;屠呦呦獲獎前活動的支持者是饒毅,獲利的是國外的“中醫藥”研究所。這些“創新”的獲獎是有政治或經濟代價的!
可見外國人無利不起早,是不會“心甘情願”獎勵中國人的創新人才的。只要某些“學閥”或“學霸”存在,創新人才就難有機會出頭。
金童希瑞
考試是必須的,只是考試的科目要與科技發展有關,沒有考試怎麼檢驗教育成果?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從小到大都要背英語,背文言文丶古詩詞,背政治丶歷史,哪裡還有腦力和精力進行研究和創新?
DS182010287
應該說,我國的教育目的性和功利性太過強烈是我國教育失敗的根本原因。
我國中小學教育基本都是應試教育,考試升級成為學習的唯一目的,只要能考高分,就是好學生,只要能提高升學率,就是好老師,只要能有更多的學生能考入985、211就是好中學,小學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上重點中學,中學學習的唯一目的就是上大學,道德修養,素質教育只當成業餘愛好,才藝學習也成為高考加分的籌碼,而不是用來提高素養,陶冶情操。
大學教育就是就業教育,上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就業找工作,故此大學專業的設置也是為了滿足就業需要,於是乎出現了工科院校也設置了財政金融專業的滑稽現象。
浮躁而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是決不能培養出大師級的科研人才的。看著別的國家搞發明創業,拿諾貝爾獎,我們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還酸不溜秋地說什麼,諾獎評比不公平,沒本事摘椰子,老怨樹長得高,反思一下吧!
活著就是熬
一個人創新能力的培養,到底哪個階段其決定性作用,很難定性。人作為教育的產品,很難衡量,如同一個人的成長,到底是小學階段、中學階段和大學階段起到關鍵作用,到底學校作用大還是家庭環境作用大?並沒有一個精確的答案。
但從教育的規律來說,一個人養成教育非常重要,從這點來說,創新能力的培養,基礎教育要比大學階段重要。因為學生進入大學,已經成人了,他們基本形成了自身的學習習慣。大學也能培養有創新能力的學生,但是難度會比較大。
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小養成,從小學階段、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培養,但現在的高考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應試教育的氛圍,不但是學生,連老師也不能跨越高考,主要精力去培養有創新能力的學生。而大學階段,同樣照本宣科,本科畢業,考研究生、考博士,就是為了就業,這樣的教育鎖鏈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就創新能力培養而言,基礎教育的作用遠遠大於大學階段。
編外教育參謀
教育本應是全社會的事,歸結於中小學的應試教育和大學教育都存在問題
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現在國內教育的現狀問題很多,但成果也大,相比幾十年前教育的發展迅速,並培養了大批的高學歷人才,也刺激了高科技的發展。
學生創新力強與弱,並不是學校能解決的,就如簡單的道德觀,學校教育交通規則的遵守,家長和社會卻展示闖紅的速度;家長盯著分數,而不看重興趣導向。
僅僅學校的教育根本不能實現學生的教育指引。
但現實是,家長不停抱怨孩子的作業多,都是父母在做,想把教育子女的事丟給學校包辦。同時,學校教育的價值觀與家長價值觀的衝突,導致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雙向作用的消極面就是學生以考試提高分數為目的,失去了自由發揮的空間,中學也沒有創新的空間和氛圍,相對而言,大學自由度更高,創新空間更好,但創新的人卻少很多。
我認為,每個國家的教育都有優劣,甚至有很大的問題,創新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