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稻共生的模式,收水稻的時候稻根留多長好?溝內有存蝦的時候應該如何處理?

塘主石三


收水稻的時候稻根留多長合適?溝內的存蝦應該如何處理

蝦稻共作田一般在10月份收割水稻,不過在收割水稻之前一般蝦稻田裡的小龍蝦都會被捕撈得差不多了。

收割水稻時,水稻稻杆一般留我們大人一紮長度就可以,也就是差不多20來公分。留這樣長度的稻杆主要就是用於還田。當然,稻草也留一部分在田裡曬乾,曬大概7天左右時間,曬乾後再放水進田裡。


蝦稻田裡有存蝦的也沒有多大關係,在收割水稻的這個時候很多小龍蝦都已經打洞並在洞裡產卵繁殖後代。所以,利用稻田約20公分高度的田埂(注意這裡是稻田田埂,不是蝦稻田的路埂)放水進稻田裡然後把水關住,泡田。泡幾天後水顏色會變紅,這時候把田裡的水換掉,再放水進田,如此反覆3次左右就可以排掉稻杆、稻草大量的毒素。


要完成稻田裡的抽水可以用潛水水泵來弄,這樣可以避免稻田裡的水流入到環形溝裡去,避免對小龍蝦造成不利影響。

以上就是清水塘的建議,供參考。如果有不同搞法的歡迎留言。

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大家關注我。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洞庭清水塘


謝謝三農專家暨作者,你們在頭條裡發些有關農民種地科學知識,深表感謝!

我是蘇北一地道的種地農民,就因我是種地農民,我從不自卑過的。

雖說當地也有大、小規模的小龍蝦養殖塘,大多模式都是四周開溝打堰,堰坡須鋪防逃網,中間土地原地不動,自打地下水井,於年後四月初,機井抽水至不沒中間田地,放上蝦苗,投飼而餵養半個月左右,中間田塊就可及時栽種茭白、蓮藕……等,以後才能水溢中間植物,在精心管理下,才能使整體塘裡的動、植物齊各生長。

以上只是本人知道的見解,因拙人還沒見過是蝦稻混養的知識,所以就不能在頭條裡隨便說的。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但不能裝懂”!

請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