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七大法則,你能和孩子走得更近

親子溝通七大法則,你能和孩子走得更近

大多數父母都善於給孩子提出建議,比如“明天要下雨,記得帶傘”,“過馬路的時候要當心汽車”,但是這些都是單向性的指令,父母粗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卻並不知道孩子有沒有聽進去自己的建議,沒有和孩子做到有效溝通。

如何才能更好地開展有效的親子溝通呢?我總結了七個改善親子溝通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想法,讓親子溝通更加有效。

1、鼓勵孩子多說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做一個傾聽者,多使用鼓勵性的話語,讓孩子多表達,這樣孩子會覺得父母是真心想和自己聊聊,而不是想要命令自己做什麼事情,孩子會願意向父母吐露心聲。父母可以嘗試使用這些句子:

“真的嗎?後來怎麼樣了?”

“太有趣了,還發生了什麼?”

“我差不多明白了,你還有要補充的嗎?”

2、少用“不要”

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父母經常會使用“不要”禁止孩子做一些危險事情,比如“不要爬樹”

“不要玩火”,但是太多的“不要”會讓孩子產生消極情緒,孩子會覺得自己的行動受限、沒有自由,所以父母可以變換一下說話方式,讓孩子更加能接受。比如,把“今天很冷,不要外出。”換成“今天呆在家裡好嗎?外面太冷了。”

3、“和”你的孩子說話,而不是“對”你的孩子說話

親子溝通是雙向的,父母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也要說出自己的感受,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父母和孩子都應該認真聆聽對方的發言,思考對方提出的意見,然後給予積極的反饋,父母要學著把孩子當做“朋友”而不是“被保護的對象”,重視孩子的發言。

4、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些父母和孩子聊天時總喜歡以“你”開頭,比如說“你怎麼又在玩兒”,“你的房間真是太亂了”,這樣的句子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總是在針對自己,挑自己的毛病。父母其實可以多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使用“我”開頭的句子,比如“我今天工作很累,明天再陪你玩兒。”“我覺得你的房間有點亂,你覺得呢?”父母表達自己的感受,能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想法,讓親子溝通更加順暢。

5、向孩子表達請求

父母可以向孩子尋求幫助,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父母需要,主動做一些事情。比如:“一會兒家裡會有客人來,你能幫我把房間收拾好嗎?”“媽媽正在做早飯,能麻煩你去拿一下報紙嗎?”孩子在答應父母請求的同時,會感覺自己多了一份責任,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

6、多去讚美孩子

讚美的話語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肯定,父母恰當的讚美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孩子會樂於和父母溝通,比如“你這次做的真棒,我為你驕傲。”“雖然你沒有成功,但是我看到了你的進步。”受到父母的讚美,孩子也會更加努力,用行動證明自己真的很優秀。

7、向孩子表達愛意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自己的愛意,不論孩子成功還是失敗都會一直支持孩子。孩子會更有安全感,願意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和父母坦誠相待。

良好的親子溝通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和關心,孩子會樂於和父母分享更多自己的想法,讓親子關係更加和諧。

來源:Nadene van der Linden

翻譯:汪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