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俞敏洪:優秀的人,都有這個特質

俞敏洪在《朗讀者》第二季中,曾講到過一個關於他父親的故事。

在俞敏洪小時候,他的父親經常幫別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就會把別人廢棄不要的斷磚亂瓦撿回來,或一塊兩塊,或三塊五塊。

久而久之,家裡本來就小的院子多出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磚頭碎瓦,沒有了迴旋的餘地。

俞敏洪完全不知道這堆東西的用處,就問父親要做什麼,父親告訴他要造一間小房子。

終於有一天,父親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開始左右測量,開溝挖槽。

隨後的幾天裡,父親和泥砌牆,用那堆亂磚左拼右湊,一間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乾淨漂亮,和院子構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

當時俞敏洪只是覺得父親很了不起,一個人就蓋了一間房子,等到長大以後,他才逐漸發現父親做的這件事對自己的深刻影響。

從一塊磚頭到一堆磚頭,最後變成一間小房子,父親向他闡釋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奧秘:

一塊磚頭沒有什麼用,一堆磚頭也沒有什麼用,如果你心中沒有一個造房子的夢想,擁有天下所有的磚頭也只是佔據了一推廢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夢想,而沒有磚頭,夢想也沒法實現。

在後來的日子裡,這件事情中蘊藏的精神一直激勵著俞敏洪,成了他做事的指導思想。

《朗讀者》俞敏洪:優秀的人,都有這個特質

做事的時候,他一般都會問自己兩個問題:

一是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什麼,因為盲目做事就像撿了一堆磚頭而不知道幹什麼一樣,會浪費自己的生命。

二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夠把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撿多少磚頭才能把房子造好。

解決了上面這兩個問題,剩下的就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磚頭不是一天就能撿夠的。

在俞敏洪老師的生命中,有三件事證明了這一思路的好處。

1 高考,目標明確,考上大學,第一年第二年沒考上,但第三年拼命學習,最終考上北大;

2 背英語單詞,目標明確,成為中國最好的詞彙老師之一,於是一個一個單詞背,終於背下兩三萬個單詞,成了一名不錯的詞彙老師;

3 做新東方,目標明確,要成為中國最好的英語培訓機構之一,然後開始給學生上課,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到今天為止依然在努力。

這個道理同樣值得我們學習,金字塔如果拆開了,只不過是一堆散亂的石頭。

日子如果沒有目標地過下去,只不過是幾段散亂的歲月,但如果把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實現自己的某一個夢想,散亂的日子就積成了生命的永恆。

《朗讀者》俞敏洪:優秀的人,都有這個特質

《朗讀者》第二季俞敏洪:在痛苦的世界盡力而為

《朗讀者》俞敏洪:優秀的人,都有這個特質

曾看到過一個小故事。

1968年,羅伯·舒樂博士打算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可預算要700萬美元,這麼大一筆費用對當時一分錢沒有的舒樂博士來說,談何容易。

舒樂博士思來想去,最後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寫上“700萬美元”,然後又寫下10行字:

尋找1筆700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7筆100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70筆10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100筆7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700筆1萬美元的捐款;

賣掉10000扇窗,每扇700美元;

……

2個月後,舒樂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動了一位富商,這位富商捐出了第一筆100萬美元。

3個月後,一位被舒樂博士的精神所感動的陌生人給舒樂博士寄來了一張100萬美元的銀行支票。

8個月後,一名捐款者對舒樂博士說:“如果你能籌到600萬美元的話,剩下的100萬美元由我來支付。”

第二年,舒樂博士以每扇500美元的價格請求美國人認購水晶大教堂的窗戶,付款的辦法為每月50美元,10個月分期付清,一萬多扇窗全部被人認購。

1980年9月,舒樂博士構思的水晶大教堂終於竣工了,它的最終造價為2000萬美元。

就這樣,這個在當時看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在舒樂博士一點一滴的努力下,最後實現了。

看,目標再大,只要分解下來,就不算大,只要肯動腦筋、想辦法,就一定能實現夢想。

在《荀子·勸學篇》中有幾句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無論做什麼,一在立志,二在堅持,三在不放棄。

不管離目標還有多遠,只要有志向,能堅持,永不放棄,就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朗讀者》俞敏洪:優秀的人,都有這個特質

《朗讀者》俞敏洪:優秀的人,都有這個特質

邁克爾·喬丹是籃球界永遠的傳奇。

但其實,喬丹高中時的籃球水平並不怎麼樣,也沒有顯示出超常的天賦,甚至連校隊都曾一度想拒絕他的加入。

教練看過他打球后說:“年輕人,去做你更擅長的吧,籃球對於你實在不太合適,你無法改變你只有一米七的事實,球技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變得爐火純青。”

可是喬丹並未將這些放在心上,而對教練誠懇地說:

“謝謝您的提醒,不過,我覺得這些問題似乎都不是阻礙我喜歡籃球的、不可逾越的障礙,我現在年齡還小,個子還會長高,球技更不是問題,我可以練。”

教練被他的堅定打動了,入隊後,喬丹從未忘記自己想成為“籃球巨人”的目標。

他每天苦練球技,並嘗試各種長高的辦法,終於成為一個劃時代的偉大的籃球“飛人”。

《朗讀者》俞敏洪:優秀的人,都有這個特質

有次記者好奇地問喬丹的父親:“據我所知,您的家族中平均身高並不高,達到一米八的都很少,為什麼喬丹卻有一米九八?”

喬丹父親笑著答:“的確如此,不過,我敢說肯定是喬丹堅定地想打好籃球這件事,才讓他有機會長到一米九八的。”

說得很在理,不斷鞭策著自己朝著目標去努力、去行動的人,註定能成為他想成為的人。每一小步的自我激勵,最後會創造奇蹟。

拿破崙·希爾曾說:“絕不要低估目標的力量,當你養成制定、實現目標的習慣之後,會大為改變,從前成就平平,現在卻能取得連自己也想不到的成績。”

是的,相信自己能夠改變,就能發揮無限的潛能。

當一個人每時每刻朝著一個目標自我激勵、不斷努力之時,他定有機會創造輝煌。

成功的奧秘,在於目標的堅定、持續的努力、巧妙地分解以及自我的激勵。

那些出類拔萃的人,往往很早就清楚地辨明瞭自己的方向,並且始終如一地去追去心中所想。

堅定地咬住目標,才能佈局好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準確地尋覓突破口,找到聚光的“焦點”,才能一往無前,所向披靡。

一個追求卓越的人,一定有精彩的目標。

目標精彩了,人生也一定會精彩。

《朗讀者》俞敏洪:優秀的人,都有這個特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