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錢」也能成「大市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廣東的收藏界堪稱半壁江山,眾多收藏大家均以收藏錢幣為先,其所包含的歷史性、知識性、綜合性價值、趣味性內容等是其他藏品難以比擬的,如今收藏錢幣的人也是日益漸多,錢幣是鑄幣,貝幣,銀元等的總稱,它的收藏價值在於其蘊含著深刻的歷史文化,那些具有高收藏價值的錢幣是眾多藏友們夢寐以求的品種。

“小錢”也能成“大市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

中國的機制銀幣始於清朝。清代中晚期,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西方的銀幣開始大量流入中國,市場上甚至出現了用外國銀幣套購中國白銀的現象,引起中國白銀大量外流,為了遏制這種現象,清政府開始自鑄銀幣。

“小錢”也能成“大市

珍品錢幣一組

對於中國機制銀幣的鑑定,可以從尺寸大小和幣重、音質音色、鑄造方式、文字圖案以及齒邊和包漿等方面判斷。

尺寸大小和幣重:由於是機制幣,因此其尺寸大小額定。機制銀幣是銀與銅的合金,所含銀質精純,成色重量準確。含銀量在80%—90%之間。

音質音色:機制銀幣在受到外物敲擊時,會發出不同聲響,許多人會採用“聽音辨器”的方法。—般情況下,真品敲擊之下所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通透悠長,而贗品的聲音有些短促發悶,有些尖利刺耳,都不自然。但這隻能作為輔助方式。

鑄造方式:機制銀幣採用的是衝壓技術,銀幣底板平整,字體、圖案深峻,立體感強烈。部分保存較好的銀幣,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還能清楚地看見機鑄紋。

文字圖案:機制銀幣在文字圖案方面主要看有無改刻和修補。一般作偽者會通過修改年號,修補戳記,以普品替代珍品謀利。因此關於字體、圖案的詳細比對是破解這一作偽手段的良方。

“小錢”也能成“大市

珍品錢幣一組

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而如今,錢幣也越來越具有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對錢幣愛不釋手,而收集多種多樣的銅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目標,近日問古文化公司有幸徵集到江蘇顏女士家傳下來的錢幣,近年來銅幣在各國拍賣會拍出天價的新聞可謂是屢見不鮮,可是某些銅幣的存世量可謂少之又少,價格一路上飈,收藏到一枚稀少的銅幣已經成為錢幣愛好者一個念念不忘的夢想了。

“小錢”也能成“大市

國家級鑑定陳行一老師

從古至今,中國古代錢幣的種類數量繁多,自從奴隸社會建立以後,基本上每個朝代都會流通一種官方或者民間錢幣用於市場交易,給錢幣的流通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千年的貨幣文化得以傳承和沿襲,不僅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也使得生活於現代社會的我們,能夠一覽歷史的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