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小長假要到了,咱們來聊聊父母吧?

中秋節小長假要到了,咱們來聊聊父母吧?

每逢佳節倍思親,馬上中秋節小長假要到了,我們這些上班族可以有個假期,回家看看父母了。

中秋節小長假要到了,咱們來聊聊父母吧?

可是每次一回老家,就會怨氣滿滿,因為年邁的父母什麼都不捨得扔,把家裡每個角落,都堆得滿滿的,幾乎無處下腳。

我曾經和朋友們吐槽父母的節儉習慣,結果是引發一片附合,原來不只是我的父母是這樣,朋友們的父母也差不多如此。

在節約這件事上,他們是絕對可以瞬間登上節約鏈的頂端鄙視我們。

比如家裡白天不能開燈,哪怕山竹颱風而至,屋子裡暗黑如夜也不行。

比如我的媽媽,如果我扔了一雙破絲襪,她那看敗家子的眼神讓我不寒而慄,然後還要進行政治教育,說我的這種行為是資本家才會做的,明明我是工人階級的孩子,為啥會長歪,一雙絲襪只是抽了個線,完全可以補補再穿,絲襪的結局自然是被我媽撿回來補好,然後她還會自省一番,是不是小時候沒把我教育好。

中秋節小長假要到了,咱們來聊聊父母吧?

再有就是家裡的東西是一概不能扔的,襪子、破毛巾、我們小學時候穿過的校服、包括我們小時候戴過的紅領巾……她全部進行收藏。買菜時裝過菜的塑料袋要留著裝垃圾,那更是必需的。

最最讓人崩潰的事就是囤垃圾,包括去外面撿廢紙箱、泡沫箱,家裡的各種瓶子要攢起來,包括醬油瓶子......,紙箱還好說,可以踩扁了用繩子捆起來,用買菜的小拖車送到廢品收購站去賣,嗯,這根繩子是一定還要拿回來的,下次還要用呢…..可是那些醬油瓶,那些我們小時穿過的校服,甚至於鞋帶子……囤在家裡,造成家裡無處下腳,我家甚至還收藏了我們小嬰兒時期戴過的虎頭帽。

中秋節小長假要到了,咱們來聊聊父母吧?

哪家超市打折,一定有我們父母的身影,給他們買大冰箱就是為了塞滿特價食品,然後打特價的食品種類太多,吃不完,又繼續往冰箱塞剩飯剩菜,最後的這些食物的結局是腐爛倒掉。家裡長年有那種小飛蛾,這是那些儲存的豆類生長出來的,生蟲了也捨不得扔,曬曬又收起來。一邊節儉著一邊浪費著。

中秋節小長假要到了,咱們來聊聊父母吧?

而且他們大多有退休金,已經衣食無憂了,我們也絕對盡了孝心,從開始工作起就給了他們錢的。是不是很難理解,是不是覺得我們和父母之間隔著一道無法跨越的馬裡亞納海溝

當我們在聲討他們這些不可理喻的習慣時,可曾回頭想一想,我們在讓父母接受我們的生活方式時,在嫌棄父母的習慣時,有沒有想想自己的問題?

而且就是這樣的父母,給我們春曬蘿蔔乾,夏做醃辣椒,秋釀糯米酒,冬燻臘肉香腸,用那些他們捨不得扔的瓶瓶罐罐裝好,包好,每每當我們回去上班時給我們帶上。

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父母們就是這樣把我們養大的。

父母現在是物質匱乏還是精神匱乏?他們是不是經歷過物質匱乏年代,所以會有這種囤物的習慣?還是因為精神上的匱乏,兒女們因為打拼遠離父母所造成的?

中秋節小長假要到了,咱們來聊聊父母吧?

據國外研究,這種強迫性的囤積,也是自我宣洩情感的一種方式。

我們長大後,為了生活,像小鳥離巢一樣,一個個奔向遠方,誰來陪伴他們。

如果我們能經常長伴他們左右,把好的東西買好送給他們,培養他們用好東西的習慣,畢竟由儉入奢容易不是嗎?會不會更好些?

如果半年回家一次,還對父母進行指責,指指點點,那麼我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為何要認為是正確的?他們又為什麼會接受呢?

中秋節小長假要到了,咱們來聊聊父母吧?

常回去,真的關心他們,陪伴他們,用好的物質慢慢滋養他們,他們慢慢的會接受我們正確的生活觀念。

他們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我們也有,但是我們所能做到的是多多理解、包容和陪伴。

父母在,不遠遊。

儘量給予父母感情上的陪伴,不讓他們有心靈上的匱乏感。

就在小編找了個遠程在線工作後,經常拎著筆記本跑到父母家工作,去陪陪他們,於是我這個破襪子都不讓我扔的老媽,拿出一萬塊錢來給我,說:去買個好的筆記本電腦,買個貴的,買蘋果的,我聽說那個好……

淚目。

如果你們也有這樣的父母,請節假日時多去看看他們,請你們多多的,愛他們。

中秋節小長假要到了,咱們來聊聊父母吧?

當然,如你能像小編一樣,找到一份在家的工作,每天盡享天倫之類,在我們的耳渲目染之下,相信父母的生活習慣和觀念是會慢慢進行轉變的。

你說呢?

在此謹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