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門人爲何相愛相殺?聊聊《孫子兵法》中的「致人而不致於人」

前面我們已經通過小米和拼多多的案例聊過《孫子兵法》中虛實的含義,也知道什麼地方該做虛,什麼地方該做實。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虛實篇》中的“致人而不致於人”。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孫子兵法•虛實篇》

鬼谷門人為何相愛相殺?聊聊《孫子兵法》中的“致人而不致於人”

1.把握戰場主動權——劇本自己寫

對於“虛實”來說,關鍵是我專而敵分,所以我實而敵虛,以實擊虛,所以能勝。那麼對於把握戰場主動權來說,關鍵就是“致人而不致於人”。這裡“致”的意思是調動,就是讓別人到我安排好的地方去,讓故事按我的劇本來上演,不致於人就是不要被別人調動,去別人的主場戰鬥。當年范增為項羽設下鴻門宴,就是為了調動劉邦來自己的主場,設宴殺人。連劉邦手下最粗俗的樊噲都明白在鴻門宴上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意思就是說在對方的主場,自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雖然最後項羽憑藉自己的“英雄氣概”放了劉邦一馬,但這次客場之旅的兇險,估計讓劉邦一輩子都忘不了。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意思是你先到達戰場,無論是排兵佈陣還是挖溝築牆都可以很安逸敵等待對方的疲勞之師過來,也就是如今的成語以逸待勞。那麼如何讓對方過來呢?他來,無非有兩個原因,一是“利之也”,就是對他有利,他自己想來;二是“害之也”,意思是如果他不來,後果很嚴重,所以他不得不來。

鬼谷門人為何相愛相殺?聊聊《孫子兵法》中的“致人而不致於人”

2、孫臏與龐涓——看誰設計誰?

孫臏和龐涓相傳同為鬼谷門人,其實多年的相處已經讓他們彼此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龐涓因為受不了山下生活的誘惑,早早地就進入魏國,並且在軍事上大展拳腳,連敗趙國、韓國,甚至正面打敗秦國的軍隊,幫助魏國成為六國盟主。但他知道孫臏的本事在他之上,如果有一天孫臏出山了,那必定會成為他施展才華和抱負的擋路石,於是他寫了一封信給孫臏,讓他過來共享榮華富貴,其實他真正的目的是控制孫臏,因為只要孫臏來了他的主場,他龐涓就可以實現“致人而不致於人”的目標,而他用的方法就是“利”,讓孫臏自己想來。

孫臏接到龐涓的來信,知道同門師兄已經在魏國當上大將軍,而且還沒有忘記自己,非常開心,準備前去投靠。但他們的師傅鬼谷子告誡孫臏:龐涓這個人不可靠,因為在他寫給孫臏的信中,竟然沒有一句是問候傳授他本領的師傅。但孫臏此時不以為意,直到他被龐涓設計迫害,挖去了膝蓋骨,臉上被刺字,才明白過來,於是開始裝瘋賣傻,藉機逃脫魏國。

鬼谷門人為何相愛相殺?聊聊《孫子兵法》中的“致人而不致於人”

當龐涓代表魏國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時,齊國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前去救援。而孫臏並沒有選擇去趙國,而是去攻打魏國,並且兵分兩路,一路吸引魏國主力攻打軍師要地平陵,一路輕裝急行攻打魏國首都大梁。當龐涓知道是孫臏帶兵攻打大梁時,他不得不晝夜兼程回援大梁,結果被孫臏設伏擒獲,此役孫臏設計了“害之也”讓龐涓不得不回援,因為如果他不來,後果就很嚴重,史稱——桂陵之戰。

孫臏和龐涓的故事還有沒有結束,在楚國出面調停後,各國休戰,齊國釋放龐涓,魏國退出趙國邯鄲。公元前342年,龐涓又帶領魏武卒攻打韓國,韓國連戰連敗,向齊國求援。孫臏又用了同一招,率軍襲擊魏國首都大梁,逼迫龐涓回援。

鬼谷門人為何相愛相殺?聊聊《孫子兵法》中的“致人而不致於人”

孫臏知道要想把戰場變成自己的主場,就必須設計一個劇本,讓所有的故事發展按照劇本設計來,這樣才能達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安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疲勞)”的效果

。他利用魏武卒自恃其勇的特點,而齊國軍隊在當時一直有怯戰軟弱之名,為了誘敵深入,他設計了減灶之計,讓大夥第一天挖10萬個灶坑,第二天挖5萬個灶坑,第三天減少為3萬個。龐涓看到這裡,一向驕傲的他以為勝利的天平再次傾向於自己,機不可失,他決定丟下輜重部隊,自己帶領輕騎兵追擊孫臏。而這一切孫臏早已設計在自己的劇本里,他已經算好了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龐涓帶領多少人,以什麼樣的心情出現,完全把握了戰場的主動權。當龐涓在馬陵道邊,藉著火光,看到路邊白皮大樹上寫著“龐涓死於此樹下”時,明白一切都晚了,一代梟雄就此隕落,最後留下一聲感慨“遂成豎子之名!”而此戰齊國殲滅魏國數十萬精銳部隊,一躍成為東方霸主。

鬼谷門人為何相愛相殺?聊聊《孫子兵法》中的“致人而不致於人”

3、張儀與蘇秦——誰的劇本,誰當主角?

前面的孫臏和龐涓只算為個人的命運寫劇本,最終孫臏技高一籌。而接下來出場的鬼谷門人要各自為天下寫劇本,他們就是兩為秦相的張儀和佩六國相印的蘇秦,他們分別為天下寫了兩個劇本——連橫與合縱。

首先,展開的是蘇秦的合縱之路。蘇秦原來的劇本是先到秦國遊說秦惠王稱帝,因為他看出了秦國已經是當時最強的諸侯國,但此時秦國商鞅剛剛被處死,並不待見說客。蘇秦離開秦國後,想著除了秦國還有函谷關外的六國,於是就想出了另外一個劇本。他通過分析天下“制於”秦國的形式,先嚇唬燕、趙,讓他們結盟成功,但此時秦國剛剛攻克魏國雕陰,有揮師東進的打算,一旦秦國出兵趙國,那麼合縱還未形成就會被打散。於是他想到了自己的同門好友蘇秦,這個傢伙本事還行,適合當配角,所以蘇秦用激將法迫使其投奔秦國。果然蘇秦成為秦惠王客卿後,秦國就沒有攻打趙國,保留了合縱的火種。

此時,天下的劇本還在按照張儀的設計繼續發展,緊接著韓國、魏國、齊國、楚國紛紛達成共識,組成合縱聯盟,蘇秦也擔任從約長,佩六國相印,走向人生巔峰,讓秦國十五年未敢出函谷關。

鬼谷門人為何相愛相殺?聊聊《孫子兵法》中的“致人而不致於人”

此時,一切都按照張儀的劇本發展。但另一個人,張儀,已經在秦國任相,但秦國處處受制於“合縱”的天下局勢。為了幫助秦國破局,張儀有了另外一個劇本,就是後來的連橫。他先輔助秦惠王稱帝,然後跑去冤大頭的魏國任相,一方面屢次勸諫魏惠王、魏襄王臣事秦國;一方面暗通秦惠王,不斷打擊魏國士氣,最終迫使魏國退出南北合縱,而張儀任務完成後,竟然又跑回秦國當丞相去了。

緊接著,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張儀戲楚了,以商於之地六里騙楚懷王與齊國交惡,瓦解了齊楚聯盟。然後逐步遊說韓王、齊王、趙王、燕王,徹底打破合縱盟約。但他現在也遇到了一個大問題,就是新即位的秦武王並不喜歡張儀,導致各國又紛紛背叛連橫政策,眼看合縱聯盟又將形成。這時,張儀怎麼能讓劇本偏離,他可是主角呢,他知道齊王非常恨他,於是就又跑到魏國,而且又混上了冤大頭魏國的丞相,齊湣王果然出兵攻打魏國,但是沒多久,就被張儀手下門客馮喜給遊說退兵了。不過這一來,各國矛盾加深,合縱聯盟終究沒有再次達成。

鬼谷門人為何相愛相殺?聊聊《孫子兵法》中的“致人而不致於人”

從這裡看,當時六國與秦國都想制於人,而非受制於人,於是才有蘇秦張儀等人的縱橫劇本的出現,他們算計天下局勢,盡力讓自己成為劇本的主角,與《孫子兵法》中的“致人而不致於人”的觀點不謀而合。

4、一點啟發——人生需要書寫自己的劇本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或多或少都有種種的設想,設想大學生活,設想工作,設想家庭……這些都是我們的劇本。那麼如何讓現實按照我們設定的劇本來?首先,恐怕肯定是不能“受制於人”的,那麼如何做到讓劇情反轉,讓自己成為劇本的主角呢。個人覺得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戰略重點,也就是決勝點。龐涓征戰天下是他的決勝點,孫臏圍魏救趙是他的決勝點,而合縱是蘇秦的決勝點,連橫是張儀的決勝點。他們都是做好了自己的決勝點而揚名千秋的,使自己成為一段歷史劇本的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