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知識:政治-馬克思主義哲學小測驗

【導讀】

山西事業單位為大家帶來政治知識《政治-馬克思主義哲學小測驗》,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政治部分中馬克思主義哲是最難理解的一部分。不同於簡單記憶類的題目,馬哲不僅需要記住知識點更需要真正理解。今天我們就來做幾道哲學題目來複習鞏固一下吧!

【題1】關於運動有幾種看法:甲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乙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說:“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這些觀點按照順序分別是( )

A.辯證法、相對主義、形而上學 B.二元論、形而上學、辯證法

C.辯證法、相對主義、兩點論 D.辯證法、形而上學、相對主義

【答案】A。解析:甲的看法體現了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恆的,是辯證法的思想;乙的看法只承認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是相對主義;丙的看法否認了運動,只承認靜止,是形而上學的觀點。故本題答案為A。

【題2】“5.12”汶川大地震後,溫家寶總理在看望北川中學高三學生時,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多難興邦”四個大字。“多難興邦”一詞蘊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 ②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③矛盾雙方相互貫通 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解析:難到興體現了矛盾雙方相互轉化,故③正確,排除①;多難體現了曲折性,興邦體現了前進性,故④正確;②與題意無關。故本題答案為B。

【題3】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溫家寶總理說:“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克服困難也不能脫離國際經濟的影響但是……‘寄汲莫若鑿井’,就是說你想從別人那裡得到水不如自己去鑿井。因此,我希望全體中國人都以自己的暖心來暖中國的經濟。”這段話中蘊含的辯證法原理是( )

①內因通過外因加速或延緩事物的變化發展

②外因決定著事物變化發展的性質和發展的方向

③在事物變化過程中內外因同時存在,缺一不可

④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源泉和根據,是根本的原因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A。解析: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內通過內因起作用,故①②錯誤。“從別人那裡得到誰不如自己去鑿井”強調了內因是根本原因;克服困難也不能脫離國際經濟的影響體現的是外因的影響作用。故③④正確。故本題答案為A。

【題4】在社會實踐活動期間,某校組織學生前往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參觀,村幹部向同學們生動地介紹了小崗村改革開放的歷程。1978年12月,小崗村18戶農民簽定了“分田到戶 ” 的“秘密協議”,從此拉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這場改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改變了農村的經濟形勢和社會面貌。這說明 ( )

A.社會存在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B.社會意識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C.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 D.群眾的首創精神解決了社會基本矛盾

【答案】C。解析: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A項錯誤;社會意識有先進和落後之分,只有先進的社會意識才會推動社會發展,B項錯誤;C項強調了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正確的反映了題意;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在不同的社會是不一樣的,在階級社會主要是通過階級鬥爭實現的,在社會主義社會主要是通過改革實現的,D項錯誤。故本題答案為C。

【題5】中國總理在英國劍橋大學做題為《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的演講,指出:“我之所以強調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就是因為世界在變,中國也在變”。這是對中國改革開放帶來巨大發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

①認識對象在變化發展,不能囿於靜止的觀點而無視其變化

②認識對象的改變,必然引起人們認識的改變

③看問題觀點的改變,是認識結論變化的前提和基礎

④看問題觀點的不同,會導致對客觀事物判斷的差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答案】B。解析:題中“強調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說明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去看問題,體現了①,②中的“必然”說法過於絕對;認識結論變化的前提和基礎在於實踐,故③錯誤。認識具有主體性,看問題觀點不同,也會出現判斷的差異。故①④正確。故本題答案為B。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知識需要不斷的積累與反覆的練習鞏固。聽說每天堅持來做題的人分數會越來越好哦!一起加油吧!

更多政治知識內容,請訪問山西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

政治知識:政治-馬克思主義哲學小測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