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厲害的將領全部投入了戰鬥,爲何卻輸給了孤兒寡母的遼國?

莫寧_Morning


微史春秋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想題中所問指的是宋遼二十五年戰爭中宋太宗雍熙北伐慘敗於岐溝關之戰一事。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為收復幽雲十六州北伐契丹,掀起宋遼之間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正式交鋒。最終御駕親征的宋太宗慘敗於幽州城下的高粱河,落得乘驢車南逃的不光彩結局。

這次失敗主要是由於北宋太過輕敵,宋太宗心中自然不甘。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遼景宗去世,十二歲的遼聖宗繼位,由蕭太后攝政。見遼國孤兒寡母其國內勢必生亂,宋太宗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在雍熙三年(986年)派出三路大軍,第二次北伐契丹。

為了這次北伐,宋太宗進行了精心的準備。

宋太宗出動三路大軍,共計20萬人,相當於全國兵力的三分之二,算是舉全國之兵了。

這三路大軍的統帥都是當時大宋最傑出的將領。

東路軍以曹彬、米信為統帥,率軍十萬,陳兵於雄州、霸州一帶。

中路軍以田重進為主帥,出兵飛狐口,意欲奪取蔚州。

西路軍以潘美,楊業為統帥,攻佔代北諸州。

幽雲十六州,分山前七州和山後九州。按宋太宗的計劃,先是西路軍和中路軍進攻山後各州,然後在轉到山前,與攻佔涿州後北上的東路軍會師,三路大軍合圍幽州,徹底收復山前各州。


三路大軍主力是東路軍,兵力十萬,主帥是曹彬,手下將星雲集。

雍熙三年(986年)三月,北伐開始。三路大軍連戰連勝,宋軍來勢洶洶,形勢對契丹極為不利。

蕭太后立刻做了一個重大決定,攜遼聖宗御駕親征,同時調兵遣將馳援幽州涿州。

曹彬的進軍速度很快,三月十三日,東路軍攻佔涿州。

如果說曹彬是大宋第一名將,那麼他的對手遼南京(幽州)守將耶律休哥則是當時契丹第一名將。

耶律休哥的戰術是侵擾宋軍並截其糧道,很快奏效,東路軍的糧道被成功地截斷。曹彬在佔領涿州十餘日後不得不於四月初主動撤退,

“退師雄州以援供饋”。

宋太宗聽到消息大怒:“豈有敵人在前,反退軍以援芻粟,失策之甚也!”他急忙遣使命令曹彬率軍回去,沿白溝河前進與米信會合,特別交代他們“持重緩行”,等待西路軍和中路軍的到來,合力圍攻幽州。

由於曹彬的退軍就糧,契丹於四月十八日奪回了涿州。

曹彬的大軍按宋太宗的要求到達白溝河之後,得知涿州被奪,手下諸將不斷叫囂請戰。他們是主力大軍,太想攻城略地建立戰功了,他們可不想慢慢地等著坐看另外兩路宋軍建功受賞。

於是曹彬率軍“復裹糧再往攻涿州”

好不容易到達涿州與耶律休哥對陣,曹彬卻聽聞蕭太后大軍已距離涿州不遠。他擔心被契丹軍左右夾擊,於是再次下令撤軍。

曹彬命令部將帶領涿州百姓先撤,自己親率大軍斷後。

當時天降大雨,道路泥濘,宋軍撤退時“無復行伍”,混亂不已,以仁愛多恕聞名的曹彬制止不了大軍的混亂。

不管怎樣,曹彬撤軍讓耶律休哥發現了戰機。耶律休哥立刻率領精銳騎兵追擊。


五月初三日,耶律休哥率領騎兵在歧溝關追上了曹彬。

曹彬命令宋軍將運糧車環繞在陣前來防禦契丹騎兵的衝擊,耶律休哥見狀下令包圍宋軍。

兩軍一直相持到當天夜晚。曹彬不想坐以待斃,和米信率領少數親衛騎兵趁夜打開車陣,從契丹騎兵中撕開一個缺口向南狂奔而且。

曹彬的突圍不但撕開了契丹軍一個缺口,也讓宋軍的車陣漏出一個缺口。耶律休哥迅速下令全軍衝擊車陣缺口,對宋軍發起了全線進攻。

主將一逃,宋軍頓時驚慌失措,他們紛紛不顧陣型瘋狂奔逃,契丹人趁機展開掩殺。

岐溝關一戰出現了是一邊倒的形勢。

一部分宋軍被契丹追殺至白溝河,上萬宋軍徑直跳入河逃跑,被淹死無數。幸虧宋將李繼隆挺身而出,指揮所部士兵頑強抵抗,挽救了一部分宋軍。

此時曹彬帶領另一支宋軍逃到了沙河附近,以為逃到了安全地帶便在河邊埋鍋做飯。

耶律休哥的騎兵又追來了,宋軍再次望風而竄,急忙渡河,驚慌失措間互相推搡踩踏、溺死者無數,丟棄的盔甲堆積如山。最終曹彬帶著少部分人逃到了高陽。

史載:“宋師望塵奔竄,墮岸相蹂死者過半,沙河為之不流”。

從岐溝關以南到高陽以北,沿途到處都是眾多的宋軍屍體。

事後,耶律休哥將宋軍陣亡將士的屍體築為“京觀”。

東路宋軍慘敗,蕭太后可以從容調兵對付另外兩路宋軍,不久另兩路先後撤離,但是西路軍副將楊業戰敗被俘,不屈而死。

雍熙北伐再次以慘敗收場。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從此,“宋人不敢北向”。

以上便是岐溝關之戰的基本情況,集中了全國軍力和最傑出將領的北宋敗給契丹,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宋太宗對形勢判斷錯誤。宋太宗出兵伐遼的理由是,遼景宗去世,遼聖宗年幼,由蕭太后執政,並且蕭太后和大臣韓德讓關係不清不楚,認為遼國政局不穩,勢必生亂,正式伐遼的大好時機。但是事實是,蕭太后在韓德讓的輔助下很快就穩定了局勢,遼聖宗統治正是契丹國力最好的時期。此外宋太宗選擇在遼聖宗繼位四年後而不是繼位當年伐遼,更是錯失了時機。

二、軍事部署存在問題。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宋太宗此外北伐沒有有宰相等文官商議,顯得比較倉促。戰爭涉及各個方面,行政,補給等都不得馬虎,為何宰輔商議,謀劃難免不足。此外,三路大軍北伐,看似計劃很周全,但對於遼來說,一眼就可以看出奔著幽州去的東路軍是心腹大患,兩路的策應幾乎失效,只起到吸引遼軍部分兵力的左右。此外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軍事部署束縛了實戰應變。

三、最高指揮者的指揮。北宋重文輕武,對武將提防,以太監為監軍,宋太宗又是遙控指揮,對前線的實際軍情判斷容易遲緩失真,前線統帥沒有自主權。而遼國蕭太后和遼聖宗御駕親征,親臨第一線,一方面鼓舞了遼軍氣勢,更重要的是更容易瞭解情況,靈活對策。兩國最高領導人的做法明顯有高下之分。

四、還是軍事上的問題,主帥們表現失常。三路大軍統帥副帥都是名將,但是在這次北伐中他們彷彿是新人一般,昏招不斷。如曹彬,先是糧道被斷不得不退出涿州,然後又是聽將領鼓動不按持重緩行既定計劃行動,再攻涿州。最後是撤退時大軍紀律渙散,彈壓不住,岐溝關被圍又棄軍先逃,在白溝河大意埋鍋造飯等,絲毫看不出他滅南唐的英姿雄風。此外對付契丹騎兵,北宋的將軍們仍然沒有好辦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並非專業,歡迎各位讀者留言批評指正,以便我學習提高。謝謝。


微史春秋


這可以寫篇論文了,遼朝外重內輕,宋朝內重外輕各有所得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