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北農業力爭節水5.6億立方米

9月26日,記者從河北省農業廳獲悉,近年來該省把農業節水擺在優先位置,出臺多項措施推進農業節水工作。今年,全省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農業節水項目面積746萬畝,總投資14.6億元,預計實現農業節水5.62億立方米。

據該項目方案規定,在深層地下水超採區季節性休耕200萬畝,在超採井灌水種植區推廣小麥節水品種及配套技術536萬畝,在衡水、滄州、邢臺、邯鄲開展旱作雨養種植試點10.2萬畝,從而推動全省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農業節水工作。

河北是全國糧食主產省之一,也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省份,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減少地下水資源開採和確保糧食產能穩定,是當前及今後農業工作的重點。

2014年,國家將河北作為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唯一試點省份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王東峰、省長許勤多次作出指示,省委常委會和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地下水超採治理、改善水生態環境和農業節水工作,研究制定治理規劃,出臺治理措施,併成立了由許勤任組長的領導組織,各市、縣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市、縣政府擔任實施主體責任,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各項目標任務。

在項目實施中,重點抓好九個必須落實的關鍵環節,首先是選擇好項目地塊,一定要安排在種植小麥、玉米的井灌區,做到集中聯片,力爭實現整鄉整村推進,形成規模效益。落實好配套的農業技術措施,規範資金管理,健全檔案資料,村級分戶面積清冊要細化到村、戶和地塊。嚴格審核制度,公開公示,節省開支,提高效率,搞好總結評估,重點提煉經驗做法、總結工作亮點,分析問題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地下水超採治理是一項艱鉅的生態責任。該省農業部門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按照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工作步驟,量化任務目標,逐級簽訂工作責任書,做到任務分解到單位、責任落實到人員、時間明確到月日。進一步完善省、市、縣、鄉逐級承包責任制,抽調責任心強、懂政策、懂技術、工作能力強的幹部下沉一級,包縣、包鄉、包村指導工作、落實任務。

為準確掌握農業項目節水效果、農民收益、土壤肥力變化等情況,該省今年安排了不同類型的試驗示範。在季節性休耕方面,重點進行休耕地塊減少用水量、土壤肥力變化等試驗監測,探索適合不同類型區的綠肥作物種植品種、種植季節和補助標準等。在旱作雨養方面,重點探索大豆、穀子、甘薯、高粱等抗旱耐旱作物種植模式和效果。在節水品種方面,重點試驗研究不同土質、不同降雨量條件下,小麥節水品種及配套技術減少用水及收益情況,探索春季減少1-2次澆水的關鍵措施等。認真做好調查記載、統計分析和彙總總結,形成科學、完整的數據資料,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打好基礎。

同時,一方面廣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地下水超採治理的有關政策和農業節水措施,進一步凝聚廣大幹部群眾節水共識,引導大家自覺投入到農業節水實踐中,把節約用水變成自覺行動。另一方面,對農業節水項目關鍵環節和節水技術持續地開展技術服務和培訓,讓農民真正學會如何節水、怎樣節水,讓廣大基層幹部和農業推廣人員真正掌握農業節水項目的管理技能,提高為農民服務本領。

“小麥種,全局定。”小麥是華北主要糧食作物和夏收作物,該省要求今年小麥秋播以節水優質為主攻方向,穩定面積、提升質量、節本增效。為此,該省印發了《關於優化小麥種植促進結構調整工作方案》和《2018年種麥技術指導意見》,對小麥種植結構優化和種麥技術進行了詳細部署,努力為明年夏糧“節本增效”和取得好收成奠定基礎。

據統計,2017年該省地下水壓採農業項目實施季節性休耕200萬畝,推廣小麥節水品種及配套技術500萬畝,開展退水還旱、實施旱作雨養試點1萬畝,總計節約地下水開採6.1億立方米,較好完成年度節水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