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金庫、銀湖網能抗多久?關鍵看兩點


熊貓金庫和銀湖網這兩兄弟最近頗受市場關注。

一是因為債轉慢,投資人不開心。

二是,實控人趙偉平此前的直播,稀裡糊塗地將平臺的困難演變成了“兌付”危機。

三是,上週上市公司宣佈熊貓金庫脫離上市公司控制,歸於趙偉平所有。

因為這些變數,湖南證監局要求上市公司熊貓金控對旗下互聯網金融業務進行情況說明。

終於在今日,熊貓金控應要求發出了公告。

而從這份公告中,我們可以對熊貓金控和銀湖網的實際現狀和未卜的前途窺探一二。

01


公告承認了兩家平臺都出現了因流動性危機而引發的債轉排隊的問題。

而這正式此前媒體報道的"擠兌"和“兌付危機”的原因。

以銀湖網為例。

數據顯示,雷潮前的5月份,該平臺成交額3.6億元;而雷潮發酵的7月份,成交額為2億。

到了8月份,平臺成交額為6500萬。


熊貓金庫、銀湖網能抗多久?關鍵看兩點

交易額的急劇下降,可以看出投資人對平臺的信心。

另外,造成兌付困難的另一個問題,還有可能是逾期和壞賬。

公告中也說了,趙偉平用了3個億來受讓熊貓金庫的債權,而銀湖網平臺數據則顯示,合作機構累計代償3.1億。

債權受讓也好,機構代償也罷,解決的是投資人的錢的問題。

但並不代表平臺資產端沒有逾期和壞賬。

逾期和壞賬的真實情況,才是決定平臺能否熬過寒冬的關鍵所在。

債轉慢,可以通過加碼渠道推廣和增信,亦或者尋找流動性資金支持來解決。

而逾期和壞賬的問題,說小了事關平臺資產端質量風控水平,說大了直接關心這平臺的生死存亡。

這個問題,兩家平臺都沒有披露實際情況,此前趙偉平的直播和這次上市公司的公告,也都沒有進行說明。

02


公告還稱:

銀湖網借款端回款資金週期集中分佈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

而熊貓金庫借款端回款資金週期集中分佈在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12 月。

若發生逾期,公司將配合資產合作機構採取積極催收、由項目推薦人承擔履約責任等方式保障借款人利益。

上市公司經營平臺不需承擔兌付義務。


熊貓金庫、銀湖網能抗多久?關鍵看兩點

數據顯示,銀湖網當前借貸餘額約為 34.5 億元,熊貓金庫當前借貸餘額約為 22 億元。

相比銀湖網,熊貓金庫的合規性要差,抗風險能力也相對較弱。

所以,就在上週上市公司將熊貓金庫70%的股權出售給趙偉平先生,歸屬個人控制。

在馬叔看來,這樣做有三個目的:

1)剝離風險更大的平臺,避免影響上市公司市值和股價

要知道,趙偉平的股權已經100%質押,一旦因為熊貓金庫的災難影響上市公司股價,趙偉平質押的股票就有爆倉的風險。

另外,等到平臺危機來臨的時候,上市公司想甩鍋也來不及了,所以要未雨綢繆。

2)放棄熊貓金庫的信號

面對信任危機和合規備案的雙重壓力,熊貓金庫壓力山大,趁早做好兩手準備。

這就意味著,熊貓金庫未來清盤退出市場的可能性很大。

3)棄卒保車,全力扶持銀湖網上岸

都知道熊貓金控是從煙花業務全面轉型做互聯網金融的,它現在的主要業務就是p2p。

而趙偉平也多次說過,不會放棄p2p業務。

銀湖網是上市公司100%控股的全資子公司,業務體量更大,合規性更高。

剝離熊貓金庫,有助於上市公司集中優勢資源扶持銀湖網度過危機,完成備案。

不過,如果僅從近半年的還款壓力來看,銀湖網這塊硬骨頭似乎更難啃。

首先,它的待收餘額還有34億多,比熊貓金庫多出二分之一。

其次,公告也說了,銀湖網借款端回款資金週期集中分佈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

2019年1月,正是農曆年關到來之時。

也就是說,銀湖網集中回款的時候,正是市場資金回籠和業務催收更難的時候。

如果在接下來的10至12月份三個月,銀湖網未能順利度過危機,等到年底恐怕會更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