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發展史(一)

今天開始,希望小夥伴們和我一起走進自然科學世界,去了解人類的科學技術是如何撥開層層迷霧,才達到今天的水平,根據科技發展的軌跡,又有怎樣的科學理論等著我們去研究呢?面對古人的科學水平,不管怎樣,我們都應以謙虛的態度對待,畢竟是從無到有,不斷的探索,不斷的改進,一步步發展到現在的。下面讓我們正式進入自然科學世界的"大門"吧!

自然科學發展史(一)

日全食過程

公元前584年5月28日,希臘地區發生了日全食,希臘人感到非常的恐慌和興奮。他們不僅被這可怕的天象所震動,更為自己的同胞泰勒斯的學問而感到驚歎。因為泰勒斯早就預言了這一天會發生日全食。這是人類首次對日全食的成功預報。

自然科學發展史(一)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雕像

泰勒斯是何許人也?他出生於古希臘繁榮的港口城市米利都,(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他的家庭屬於奴隸主貴族階級。所以小時候的泰勒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長大之後,他到巴比倫,學習先進的天文知識。泰勒斯十分專心於研究工作,一天夜晚,他在觀察星空時,由於過度專注,不小心掉進了井裡,此情景被一位女奴看到,笑他只關心遙遠的天,卻看不清腳下的地。

泰勒斯最先把埃及的測地術介紹到希臘,開創了幾何學的研究。他證明了"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內接半圓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等重要定理。晚年的泰勒斯研究哲學,招收學生,創立了"米利都學派"。

自然科學發展史(一)

勾股定理公式

泰勒斯有一位學生名叫畢達哥拉斯,後來成為著名的數學家和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最先使用了"哲學"這個詞。他還證明了"直角三角斜邊的平方等於兩條直角邊平方之和",小夥伴們是不是很熟悉?此定理就是我們小學所學的勾股定理又稱商高定理,勾三股四弦五,張嘴便來了。PS(小編昨晚上睡覺之前還在作業幫上回答了關於勾股定理的問題,咳咳,只限於小學六年級以下)。

自然科學發展史(一)

畢達哥拉斯還證明了"三角形三內角之和是180度"。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所有的數都由正整數構成",有一次,這個學派的成員坐船在海上游玩,其中一人提出√2(根號2)不能寫成兩個正整數之比,同伴們認為他這是對老師的大不敬,憤怒之下把他扔進了海中。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畢達哥拉斯學派終於接受了√2(根號2)這個無理數的存在,認識到確實不能寫成兩個正整數之比。畢達哥拉斯首先認識到大地是球形的,並最早提出"地球"這個概念。他認為宇宙也是球形的。火是最聖潔的東西,位於宇宙的中心,稱為中心火。太陽、地球、月亮、星星鑲在這個天球上,圍繞中心火轉動。

自然科學發展史(一)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

公元前400多年,古希臘人已經認識到月食發生時,吞食月亮的黑影其實就是地球的影子。與此同時,另一位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針對泰勒斯提出的"萬物源於水"的思想,提出了萬物由原子組成,這是人類首次提出關於原子的概念。直到1803年,英國物理學家約翰丶道爾頓提出原子說。德謨克利特還提出了慣性運動的思想,認為原子在虛空中會做直線運動,因為沒有阻力,運動會很快而且永恆。

這個時期的希臘數學家還提出了困擾數學界差不多2000年的三大難題。即"用直尺和圓規三等分任意角"、"化圓為方"、"立方倍積"。

自然科學發展史(一)

化圓為方問題

化圓為方就是說用尺規作圖法,作一個已知圓面積相同的正方形,(注意化是轉化的意思哦)。

自然科學發展史(一)

立方倍積示意圖

關於"立方倍積",還有一個傳說,當年希臘提洛斯島上瘟疫流行,居民恐懼也向島上的守護神阿波羅祈禱,神廟裡的預言修女告訴他們神的指示:"把神殿前的正方形祭壇加到二倍,瘟疫就可停止。"居民得到神的指示後非常高興,立刻動工做了一個新的祭壇,使每一個稜的長度都是舊祭壇的兩倍,但瘟疫不但沒停止,反而更加猖獗,這讓居民又驚奇又懼怕。結果一個學者指出了錯誤:"稜長變成兩倍,體積就成了八倍,神要的是二倍體積,而不是八倍體積"。大家都覺得這個說法有道理,於是改在神前並列擺了兩個與舊神壇同形狀同大小的兩個祭壇,可瘟疫仍沒有消失。困擾的人們再去求神,這次修女說:"你們所做的祭壇體積的確是舊神壇的兩倍,但形狀卻不是正方體了,神所要的是體積二倍,形狀仍是正方體。"人們恍然大悟,於是就去請教當時的大學者柏拉圖,由柏拉圖和他的弟子們熱心研究,但還是不能解決這個難題。並且耗費了後來許多科學家的腦汁。由於這個傳說,"立方倍積問題"也被稱為"提洛斯問題"。現已證明,在尺規作圖的方法下,此題無解。

寫在後面的話:關於自然科學的發展史,今天就說這麼多,小夥伴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寫在評論區,大家一起討論吧!感謝閱讀,感謝關注!學習,從來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