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對很多人來說,六七十歲之後,便是意味著退休養老,打麻將、跳廣場舞、帶孫子享受天倫之樂。

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如果你也用年齡,作為束縛自己的藉口,不妨看看這位抗戰女兵的故事。

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100歲的肖俊勇用她的故事,告訴我們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年齡永遠只是一個數字,人生全由自己做主。

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積極響應國家號召 毅然參與前線工作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家向民眾發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總動員時,在重慶市市民醫院工作的肖俊勇,毅然決定參加到重慶市成立的抗敵後援會戰地服務團的群眾組織裡。

戰地服務團共72人,有三個隊,即慰勞隊、宣傳隊、救護隊,肖俊勇到了浙江龍游參加了前線救護工作。

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人民組織的擔架隊運送傷員(歷史資料)

1938年,戰地服務團領導介紹肖俊勇參了軍。參軍的前三月,在江西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參加了軍訓,培訓。之後,她被分配到安徽歛(音:七)縣(又名微州)的國民黨23集團軍總部宣傳隊(或者叫文工團)搞宣傳,主要是到前線演話劇宣傳抗日。

1938年下半年,肖俊勇由國民黨“抗日戰爭第三戰區政治部”安排在浙江龍游縣湖鎮89兵站醫院任政治指導員(少尉助理員),工作了近兩年。

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肖俊勇在浙江98兵站醫院任少尉助理

1940年下半年,89兵站醫院調肖俊勇到福建工作任政治指導員(中尉助理員),後來轉回到安徽斂縣23集團軍,介紹到23集團軍特別黨部工作, 3個月後,正巧23集團軍補充團要回重慶招兵,肖俊勇同她的三位同事一道,離開了安徽,隨部隊返回重慶。

回到重慶之後,肖俊勇先後在涪陵、長壽的醫藥公司參加工作。

視力不如從前 最大愛好是看報紙讀新聞

肖俊勇的兒子羅啟致說,母親半年前視力就下降了,藉助十倍的放大鏡勉強能看見報紙上的大字,只能看見人影,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重慶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王穎發現了這一狀況,準備聯合重慶江北愛爾眼科總院給她做公益救助手術。

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多年前,肖俊勇的左眼就失明瞭,對於手術她有些擔心。

志願者告訴她,已經有一批抗戰老兵在重慶江北愛爾眼科總院重見了光明。聽了之後她打消了顧慮,“沒事,我相信陳院長,不努力一定不會有收穫,為了能清楚看到新聞我也要去嘗試一下”

100歲特殊生日禮物 2天時間恢復光明

5月16日,這天不僅是肖俊勇的100歲生日,還是她右眼重見光明的開始。肖俊勇選擇了去重慶江北愛爾眼科總院做手術。到了醫院,醫生給她做了詳細檢查,並組織了專家會診,查出她右眼患有白內障。

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白內障手術技術總監、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陳茂盛主任醫師給百歲老人肖俊勇做術

17日,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白內障手術技術總監、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陳茂盛主任醫師給百歲老人成功摘除白內障並安裝人工晶體。

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我看得見您了,陳院長,感謝您……”手術第二天揭開眼罩後,她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沒有了昨日的緊張、焦慮。

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僅用了兩天,家住九龍坡區白市驛鎮的肖俊勇就在重慶江北愛爾眼科總院圓了光明夢。

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100歲抗戰女兵肖俊勇重見光明回家後念報

據悉,肖俊勇的這次公益手術救助費用由“抗戰老兵光明行”公益項目提供。

“抗戰老兵光明行”公益項目由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基金會、廣東獅子會、華夏之聲、愛爾眼科共同發起,“抗戰老兵光明行活動”旨在為全國因眼病導致視力模糊的抗戰老兵提供檢查、治療,幫助老兵重獲光明。

她出生重慶,做過救護隊當過文藝兵,如今100歲還每天看報紙

自重慶江北愛爾眼科總院2015年開展此項行動以來,已相繼為肖俊勇、譚鼐、郭學楊、夏昌林、南僑機工蔣印生等老人在內的15位抗戰老兵進行了白內障公益手術。

為老兵的勇敢點贊!為愛爾的技術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