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舍利塔下鎮的魚精去哪了?

臨清塔歷史悠久,最後一次重修在明萬曆年間,塔身九層,通體垂直,平面呈八角形,整個塔形巍峨美觀。關於臨清塔,有很多傳說,講的最多的是關於搬塔和修塔的故事。

臨清舍利塔下鎮的魚精去哪了?

據說,這塔原來並不在此,而是從臨清城南五十里的地方拉來的。為什麼將塔移至此地,那須從衛河說起。

很久以前,衛河裡突然游來兩個魚精,一個叫大青,一個叫二青。他們見臨清這塊地方甚是富裕熱鬧,便在此城安居下來。不久,他們聽水族妖邪說,只要連續吞吃五百個嬰兒,就能跳過龍門,游到東海做龍王,於是便做起龍王夢來。從此,在河中的渡船上,只要有嬰兒乘坐,即使風平浪靜,也會在河心突然翻船,成人尚能得救,唯嬰兒全被兩魚吞食。這樣一來,鬧得兩岸人心惶惶,再也不敢放孩子出門了。

這年夏天,臨清一帶連降暴雨,衛河水勢驟增,眼看快溢了大堤。兩條魚精見來了時機,便一起興風作浪,衝開堤岸,借勢從衛河一起游出,便四處尋找孩童吞吃。一時間,魚精、洪水一齊向臨清的百姓撲來,房屋被淹,孩童慘叫聲,晝夜不絕於耳。

正在這時,從城南箭一般駛來一隻小船。撐船的是位老頭,胸前飄著一把銀鬚,手腳十分麻利。他手持一支長篙,四處打撈落水百姓。令人驚奇的是他船頭立著一座小寶塔,船走到哪兒,哪兒就風平浪靜。

一等把落水的人們搭救得差不多了,遇救的百姓才圍上前來,感謝他的救命之恩。老頭長嘆一聲說道:“這場災害,全是河中兩個魚精作怪,在大水退落之前,要處處當心!”人們紛紛問道:“那河中的魚精,如何才能將其制住呢?”老頭說:“寶塔可以鎮妖,只可惜我這座寶塔太小了。若要鎮住魚精,得在這河邊設一座大的寶塔才行。”眾人聽了不禁搖頭道:“這些年來,官府賦稅不斷,百姓早已貧困不堪,如今又遭此水災,哪裡還有錢修建高大的寶塔呢!”

老頭手捻銀鬚說道:“要設高塔鎮妖,也無需勞民傷財。這城南五十多里處,有一座二十多丈高的寶塔,已經荒廢,將其拉來,便可一用。”眾人聽罷,都紛紛搖頭,心想:這二十多丈高的寶塔,怎能拉動?

人們紛紛回到家中,卻見救人的老頭並沒有歸去。他東家走、西家串,一不討吃,二不討穿,卻專意索求麻繩,並將其捻擰在一起,束於腰間。有人問他做什麼?他則說拉塔用。眾人聽了,無不暗暗發笑。

臨清舍利塔下鎮的魚精去哪了?

轉眼到了秋天。家家戶戶忙著在大水泡過的田裡,犁地種麥。人忙,牛也累。那駛船救人的老頭,這時又走東家串西家,說要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借牛使使。眾人問他做什麼?他又說拉塔。大家雖不信,但想到他的救命之恩,滿口答應了他。

到了八月十五這天,大家都未見那老頭前來牽牛,紛紛笑著說:“早知他是說著玩的,今天證實了吧。”可是到了十六的清晨,大家起來給牛喂草時,竟發現家裡的牛,都累得通身大汗,趴在地上,直喘粗氣。他們奇怪的出門一瞧,都不由得大吃一驚!只見河灘上平地忽然立起一座足有二十丈高的寶塔。這塔,八角四面九層,底層有一大門朝南,門楣上寫著四個大字——舍利寶塔。

塔前圍觀的人們,你來我往,數日不絕。一天,有一細心的人發現,塔身有些傾斜,塔身之上也出現裂縫。經他一說,眾人也都看到了。

臨清舍利塔下鎮的魚精去哪了?

不幾日,那拉塔的老頭卻肩挑一副大筐,出現在大街上,不停地喊:“要銅要鐵,鋦大傢伙來。”一位老婦聽到喊聲,提著一口破鍋走出門來,衝老頭說道:“來給鋦鋦這鍋。”老頭笑著說:“老大姐,我可不鋦破鍋破勺。我是專鋦大傢伙的。”老婦一聽,生氣地說道:“什麼叫大傢伙,那河邊上的塔裂了,你能鋦嗎?”老婦的兒子聽到外邊的吵嚷,出門一看,原來是拉塔的老頭,於是對母親說:“您老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他就是拉塔的神工老頭。塔能從五十里外拉到這裡,這鋦鋦補補,不還是小事。”鄰居們一聽拉塔的神工老頭來要銅要鐵,知道會有重用,都紛紛把自家的破銅爛鐵獻了出來。

一天夜裡,忽然颳起了大風,人們聽到西北方向“叮叮噹噹”地響了一夜。黎明時分,人們紛紛起來到塔前一看,見寶塔周圍落滿了鐵屑。再往上看去,塔四周鋦上了四條一尺多寬的鐵鉤子,把個寶塔箍的結結實實。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老頭說鋦大傢伙,就是要鋦這裂了縫的寶塔。

老頭又不知了去向,有人卻在塔前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寫道,“寶塔罩深井,深井鎖二青”。人們這才知道,衛河裡那兩條興風作浪的魚精已經被鎮壓在這寶塔之下的深井中。

從此以後,衛河的水恢復了安靜,臨清的百姓又過上了幸福平安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