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力不弱的中國爲何諾貝爾獎得主卻很少?你怎麼看?

ciaoshuang


中國技術不弱,甚至在許多領域開始後來居上,但諾獎主要獎勵科學原創和技術原創。

圖示:中國第一個自然科學領域諾獎,屠呦呦因為提純青蒿素獲獎,這是因瘧疾是困擾人類健康的最常見傳染性疾病。屠呦呦獲獎也引發中文互聯網上,中西醫粉絲的新紛爭。


以中國最近二十年發展得十分火爆的互聯網來說,中國在互聯網領域的許多方面都超越歐美,但是如果互聯網技術要發一個諾獎。


那麼你熟悉的所有互聯網企業的老總或技術總監,比如騰訊、淘寶、網易、新浪。或者互聯網硬件製造商,如華為等等,都不可能得到諾獎!這並非西方故意打壓中國技術人員,而是因為互聯網就不是中國人發明的。


在別人發明的基礎上,你無論發展得多好,都不是原創。

不是原創就沒希望拿諾獎。更何況大多數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都是獎勵給基礎科學研究的,而在基礎科學研究這一塊上,由於研究成果是全人類共享的

,所以我國在基礎科研的戰略,長期以來都是以跟上為主,以原創為輔


做任何事情都是要計算成本的,基礎科研常常投入巨大,無論是人才培養還是科研的條件,而且研究成果如果不公之於眾,也無法拿諾獎。而公之於眾的基礎科學研究,是沒有專利的,收不到任何直接的回報。所以,我國科研戰略長期以來都是重技術,即將西方人研究出來的科學原理或者技術模型,拿來應用,或者拿來改良。但從零開始,在一片黑暗中摸索出一條道路,這種註定了高風險低迴報的事情,就留給發達國家去做吧。


但是,如果要成為真正的強國,那就要勇於承擔基礎科研的重任和重擔。

隨著,中國國力增強,我國在基礎科研的投入上也逐漸增多。包括一些大型科研項目,比如貴州的知名大鍋蓋


2016年7月3日,直徑500米,迄今全球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喀斯特天坑中架設完成。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威力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常被比喻為“天眼”,我們可以用它來傾聽宇宙深處的聲音,觀測宇宙奧秘。這樣的大型科研項目,在從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單個項目投入12億元,地方配套其他各種資源投入120多億。該項目耗費數千科學家、工程師和建設者們,兩千多個日夜的奮戰。不僅是全球最大,而且在多項技術上也是全球領先。


讓我們共同期待,中國天眼,能做出諾獎級別的原創科研成果。

當然,除天眼外,其它各基礎學科也在快速發展。中國科學家自屠呦呦之後,應該迎來自己的諾獎時代了。不過,鑑於諾獎現在排隊的情況嚴重,畢竟一年每個獎項最多給三個科學家,所以要不是革命性的重大成果,就算值得一個諾獎,也需要等待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高齡96歲!其獲獎成果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成果。

您說,要不是老爺子堅持健身,活到了96歲,這獎就飛走了。

因為諾獎從來不給已經過世的科學家。

圖示:時光荏苒,中年阿什金,和14年前獲 Harvey Prize(哈維獎)的阿什金。14年後,他終於獲得諾獎,他是用激光操縱微粒的原創者。這一發現,為激光的許多應用打開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三思逍遙


其他的不想多說,因為很多國人不知道是恨鐵不成鋼還是過度自卑還是就是想當個公知,很難跟他們講道理,但有一件事大家要了解,諾貝爾的科學類獎項大多會頒發給基礎科學,很多研究成果都是要經過數十年的驗證,且這種成果本身的研發過程也不是一撮而就的,可能也需要研究者數十年的沉澱,而中國科技的真正發展也就是這二十餘年,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進程甚至比中國提早數百年,單純以現階段是否獲得諾貝爾獎作為衡量中國科技進步的標準,不僅不公平,還有些居心叵測,另外諾貝爾獎是一個典型的西方獎項,尤其是在瑞典這樣完全被意識形態綁架的國家,我認為即使中國有能達到諾貝爾獎高度的科研成果,要想獲獎也會困難重重,就像現在中國很多技術領域的成果在西方人眼中就是抄襲剽竊,根本無視百萬勤奮的中國科研人員比那些整天懶懶洋洋的西方人付出了多少代價,我自己也做科研工作,也在國外一些研究機構交流過,就我所見,中國人或華人研究者真的是最勤奮的,這樣勤奮的努力為什麼還要被有些人嘲諷?中國科技的進步從縱向來看,已經是有史以來科技領域最大的奇蹟了,誠然在此過程中有弊病有缺失,但總的趨勢終將是中國科技實力的飛躍。


lzlzmark


中國的科技實力並不弱,這是事實。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中國諾貝爾獎少就有什麼奇怪的。

在全世界範圍內,中國的科技實力是排在前列的。但是,跟美國日本德國肯定還有不小的差距,而諾貝爾科技獎貌似也是這幾個國家多一些。

而且,中國的科技實力強大得比較特殊。。簡單地說,就是屬於後來者居上的,青出於藍。。比如美國人發明了電燈,然後中國學習了這個技術,也造出了電燈,然後造出了比美國還要好的電燈。。這樣一來,中國的“電燈科技”就超過美國了,但是諾貝爾獎還是會頒發給最出發明電燈的那位美國人,而不是造出更好的電燈的那位中國人。

毫無疑問,這幾百年來,一直是西方在引領人類科技的進步,然後中國在後面學習追趕。。什麼時候我們跑到了前面,讓美國來學習我們,追趕我們,那中國的諾貝爾獎就會多了。。




木府木初


正確的回答是,中國的科學實力很弱,所以很少有諾貝爾獎得主,連自己的弱點都不敢承認,怎麼能有進步。被美國芯片勒索才幾天?就大言不慚的說科技實力不弱。


葫蘆島瘦肉


諾貝爾科學類獎項一般授予的都是開創性的成果,也就是從0到1的成就。

而目前中國人最擅長的是如何從1到100,這和當前的功利主義和現實主義是分不開的。

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從事的多是基礎性的研究和前瞻性的研究,而這種研究往往投入的精力大,週期長,成本高,卻難以短期內取得成果,甚至可能沒有成果。

按理說社會主義的優勢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國企注重的除了經濟效益還有社會效益,把移動信號、電網、道路覆蓋到人跡罕至的偏遠山區,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制度上雖有優勢,但具體執行太過僵化。執行制度的人追求的也不是開創,領導和個人都太過功利。

這也不能怪我們的科學家,我們當前仍然在追趕的道路上,最現實的需求就是如何扭轉人有我無、人優我劣的境況。而這種成就即便實現了,也是走別人走過的路,顯然不能獲得諾貝爾獎的。

我們的科學家都是在領導限定課題,限定目標的情況下開展研究,就是為了早日得到實用的成果轉化為國力。我相信當我們強大到無視外在威脅,能夠讓科學家不預設條件的情況下自由開展研究,也會出現開創性的成果的。


C0PS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關鍵。以往不太重視基礎理論的研究,常常還被篾視為關起門來搞科研,脫離實際,重理論輕實際等等。真能從事基礎理論研究的人如坐針氈 ,如履薄冰。在這種狀態下,很難出能拿諾獎的特高級人才。國家要有長遠的眼光,個人要有堅強的毅力與獻身精神,才有利於達到目的。現時的政治生態環境已大有改觀,不久的將來,中國的科技巨人定會層出不窮。


sxj186


1.諾貝爾獎是國際公認的最權威的最高科學獎;

2.科學不是產生在中國,中國也從未曾引領過科學在世界的發展;

3.科學進入中國是近代才開始,時間短;

4.中國公民的科學素養還處於較低水平;

5.中國的科技體制仍屬行政主導型;

6.中國的科研活動仍屬引進消化型;

7.中國的科研力量規模巨大也只是近年來才達到;

8.目前中國的科學基礎j已相當紮實深厚;

9.未來30年內,中國科學家獲諾貝爾獎將呈爆發式"


朱元軍543


基礎理論方面還是弱了些!工科處於領先地位沒得說。而諾貝爾獎側重的還是基礎理論研究的成果!說白了就是諾獎就看中的是可以寫在教科書上的、讓學生們背下來的定理....


暗夜中的歌者1


應用科學與發現科學的區別,我們還是在把別人先發現的科學現象拿來深層二次開發或整合成產品使用上,是基於別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不是基礎理論性的科學,而且就算是有基礎理論型的,也沒大規模量產使用給全人類帶來明顯的影響。


嫑嫑滴桂人


1,每個人都期待別人拿諾貝爾獎,卻沒有人想搞研究拿諾獎,中國人思想上已經病了。

2,中國科技不行,基礎薄弱。科技核心教育資源少。學不到核心科技。只能往外學,即使往外學,別人也不會分享核心科技給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