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陽春麵

上海陽春麵

陽春麵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就像大餅、油條、豆漿、粢飯“四大金剛”一樣,是深深與上海人的生活維繫在一起的。雖然是面中最便宜的東西,可依然保持著蘇滬菜點的風格,不即不離、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在這裡顯現出來。每次來上海,總愛在路邊的小店尋碗陽春麵,方才有了到滬上的感覺。在繁華的大都市,陽春麵透著一份矜持的懷舊,透著一份自賞的孤芳。

據說陽春麵最早的確是清水的,後來經過老半齋等名店的改進,使用了雞和魚混燉的高湯,才使得陽春麵聲名大噪,一躍而成為上海名吃了。

高湯分葷素兩種,一般家庭常用雞殼、豬骨燉制葷高湯,用黃豆芽、香菇根或蘑菇燉制素高湯。燉高湯要用冷水、小火,保持湯水不沸,一直焐到骨酥肉爛方才可以。豬油是陽春麵的點睛之筆,一碗麵的滑潤,那種似有還無、似無卻有的境界,靠的就是那一勺豬油的香氣。蔥也有講究,一定得是上海的小香蔥(俗稱白米蔥),腰身細細的,卻也飽滿,而且特別綠。去掉蔥白,只取全綠的蔥杆,切成兩三毫米長的蔥末。水燒開後放入麵條,再沸時把面撈起,用漏勺託著放在流動的水下衝洗至麵條冷透,然後放到沸騰的高湯鍋裡。等湯再滾時,用筷子撈起麵條,舀入高湯,撒上蔥花,便大功告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