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在二戰中依據中國地形提出開闢淞滬戰場正確嗎?

九龍福地


今天是淞滬會戰爆發81週年紀念日。

謹在此緬懷為抗戰勝利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兵將。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在國內盛傳中國有三個半軍事家。

排第一的就是蔣介石特使,時任國民政府陸軍大學代理校長的蔣百里。
第二是蔣介石參謀長,時任國民政府陸軍大學校長的楊傑。
三是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
半個是當時的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因為劉伯承瞎了一隻眼睛,故算半個。

淞滬會戰的爆發,就與第一個軍事家——蔣百里有著重要淵源。

蔣百里像

我們一般會記得為抗戰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兵將,也會記得一寸河山一寸血的硬仗,而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這些戰役背後的謀劃者,這也是軍事理論家的工作。

蔣百里就是日本人最敬畏的中國軍事理論家之一。

日本原來的作戰計劃從東北、華北南下,逐步吞併中國。我們都知道,歷史上中國的南北分裂戰爭,最後基本上都是北方統一南方。因此日本自北而南步步為營,憑藉優勢的機動兵力,沿著中國地理上的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分界線——也就是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快速南下,將中國軍隊包圍於平原之中,正如蒙古滅亡南宋之勢,則中國危矣。

蔣百里深知此要害。就在理論上提出“持久戰”之說。

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用空間換時間。二是全面抗戰。三就是主動開闢第二戰場,有計劃打亂日本自北向南的入侵路線。(蔣百里:《國防論》,1937年。)

這一理論受到國民黨高層的重視,並最終付諸實踐。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

中國軍民以慘重的犧牲,打了一場惡戰。

代價是慘重的,長江下游是中國經濟最發達之地,毀於戰火,落於敵手。繼之南京首都失陷,大屠殺成為中國永遠的傷痛。

但是從長遠上看,淞滬會戰的戰略目的實現了。

首先,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破滅,開始轉變其戰略戰術思想。而中國經此大戰,激起全國範圍的抗戰思潮,自此,全面抗戰之思想深入人心。

最重要的是,日本自北而南步步為營滅亡中國的計劃被打亂,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以大後方為基礎,保存了珍貴的人力物力,以空間換時間的目標實現了。

之後的八年抗戰,就是以此為基礎,逐步展開的。

因此可以說,淞滬會戰是一次戰略目的明確,並且成功的會戰。雖然中國也為此犧牲了很多,但是對於抗戰的最終勝利來說,一時的壯士斷腕也未嘗不可。

上圖為1945年9月3日,日本投降後,重慶舉行的勝利遊行。


熊二讀史


能不能不要吹蔣百里了,什麼在日本考第一...蔣方震(百里)至多是軍事教育家,或者理論家,他連一個連排都沒實際指揮過。(蔣百里只提過對日的持久戰和國防論,《國防論》主張守住“洛陽—襄陽—衡陽”,也許國軍難免有改變日軍進攻路線想法,於是開闢淞滬戰場。)

要說開闢淞滬戰場,我說日軍也可以吧?老蔣介和陳誠也想在上海打一仗(陳誠建議先幹掉上岸的日本海軍陸戰隊,但是打不下來,日本軍艦到了,低估了艦炮的作用和威力),還有就是想吸引歐美的注意和調停,想撿個軟柿子捏,把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給滅了,提提士氣;但是沒做到,而且成了填油,雙方都後來加入了精兵,成了大的會戰。

所以人越打越多,日本陸軍也來了,重武器都到了...結果中央軍先快打光了,別的派系一看老蔣都拼家底了,我們也一塊打吧。但是國軍的戰術和各方面均落後,首先說前面打海軍陸戰隊,攻堅就不行;其次進攻日軍陣地,還是用軍閥時期的老套路,以為對方是國內軍閥一衝就垮呢,結果桂軍精銳對陣日軍,用老戰術,死傷大半。日軍可不會見你一個衝鋒就撤退或膽怯,換來的都是精準的射擊和絕對有效的壓制。


後來呢,長江流域是國軍統 治 中心,沿著設計的路線撤退,可這不是古代了,那些河流哪裡擋得住現代化的軍隊?這下好,日本人沿長江兩岸追擊。也就是說淞滬會戰硬生生打成了添油戰,國軍集中了中央軍和各軍閥的精銳還是沒打的過鬼子....也讓日軍主戰派來了精神,一聲嘆息!


李三萬的三萬裡


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先介紹下蔣百里。

蔣百里(1882――1938),浙江海寧人,清末秀才,曾留學日本和德國,先後擔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和代理陸軍大學校長,雖終身未指揮過一次戰役,但抗戰將領許多都是他的學生。

抗戰爆發前,在中國土地上曾有三支日本駐軍,一支是駐紮東北的關東軍,後來關東軍搞了“九,一八”事變,強佔了東三省。還有二支,一個是駐紮華北的華北駐屯軍,另一個是駐紮上海的海軍陸戰隊。“七七蘆溝橋事變”就是有華北駐屯軍挑起的,目的是想一步一步蠶食中國。

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全國人民抗戰呼聲日益高漲,蔣介石發表廬山講話,號召人民團結起來堅決抗戰。當時計劃在石家莊建行營,出動100個師與日軍決戰在華北,在蔣介石主持的軍事會議上,蔣百里提出了不同建議,如果日軍增援,我軍獲勝幾率不大,如果日軍在華北決戰中勝利,日軍機械化部隊將沿津蒲路和平漢路南下,由華北進入中原,國民黨政府撤向西南的戰略通道將被切斷,後果不堪設想。如果在上海開闢戰場,必定吸引日軍改變戰略方向,即使失敗也可由東向西邊抵抗邊撤退,同時還可爭分奪秒將戰略物資轉移西南,這樣可進命持久戰,蔣介石經過權衡採納了蔣百里的建議。

8月13日,蔣介石調集了75萬軍隊在上海向日軍開戰,當時駐上海日軍3000人,還有日本僑民武裝1000人,軍艦30艘,航空母艦一艘,開戰後,日本先後組織上海派遣軍25萬人,蔣介石不惜血本,孤注一擲,派出了空軍,海軍,新組建的87師和88師,和炮10團,炮8團等所有精銳,最終國軍傷亡18.7萬,日軍傷亡7萬,由此開始了國軍節節敗退,節節設防的戰略構想,為堅持抗戰,最終勝利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淞滬抗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借上海租界的影響,能得到美,英等國的干涉,調停,如果在華北開戰,國際影響不大,很難得到國際友人的同情和支援,大家有不同意見請留言,共同探討。





雪上長留馬行處


盧溝橋事變後,羅卓英(保定八期)第18軍奉命自廣東北上抗日,前鋒第67師即將抵達保定南郊,卻接到了立即轉進上海受第三戰區指揮的急電。這個蔣介石的王牌軍是1936年“兩廣事變”時,為武力彈壓陳濟棠的粵軍,從浙江調往湘粵邊界的。第18軍轉用上海方向,標誌著軍事委員會在淞滬戰場大打的決心已定,而這一戰略方案的形成,實非某個人之功,是蔣介石和他的軍事幕僚們幾經討論的結果。



蔣百里先生是“軍事理論家”,但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軍事家,他雖然曾任保定軍校校長和孫傳芳的顧問,卻沒有實際帶兵作戰的經驗,沒有指揮過一次戰役。他的軍事理論和在《國防論》一書中闡述的對日作戰方略,可以作為軍委會的參考,但以此就來決定國家的軍事戰略顯然是輕率的。

事實上,1937年的蔣百里先生已經就任軍事委員會高級顧問,全面抗戰爆發後也確實跟蔣介石提出過開闢淞滬戰場的建議,從而將華北日軍主力吸引到華東地區,但高層頗多顧慮。



最要命的因素是華東地區的柔軟和脆弱,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是國民政府的財富中心,又與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南京近在咫尺,一旦開戰,勢必使江浙滬一帶毀於戰火,無論勝敗,損失都將是極其慘重的,若非有壯士斷腕之決心,很難做出這樣的決擇。但華北地區一馬平川,確實有利於日軍的快速機動和火力發揚,不過,蔣介石和他的高參們最擔心的,卻是日軍在華北方面經山西入陝西,破潼關取四川,以大迂迴的戰略從西南高地橫掃華中,如此,中華民族危矣。

熟讀歷史的答友大多清楚,這就是當年蒙古滅宋的方略,殊為可怕!



蔣百里先生實際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7期,同期中較為知名的日本學生叫東條英機,在中日必有一戰這個判斷上,蔣百里和蔣介石高度一致,1932年蔣介石即下令將陸軍大學由北平遷往南京,這叫未雨繆稠。1933年,蔣百里受蔣介石之託以私人身份遊歷日本,以敏銳的眼光掃視一圈後,回國即提醒蔣介石備戰。根據所見所聞,他寫成了《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一文,在文章的結尾,將軍慷慨總結到:“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它講和!”

民國時期的文人武將,生逢國家積貧積弱之年,當中許多人愛國報國之心,超出我們的想像。



1937年初,蔣百里的《國防論》一書問世,在著作及小範圍言論中提出的對日戰略核心有三:第一是中國不怕日本鯨吞,而怕步步蠶食,故應主動實施全面抗戰;第二是主動出擊上海方面日軍,迫使日軍溯江西上仰攻,抵消其兵器訓練優勢;第三是以空間換時間,行持久戰。

畢竟中國的地理特點是清晰的,自東面沿海向西,地勢逐漸升高,是逆流而上,對進攻一方日本是不利的;而作為防守一方的中國軍隊,以西南地區為後方基地,屬於背靠根據地且戰且退,是有利的。而如把中國軍隊的主力投入華北大平原與敵決戰,極易被日軍迅速擊破,再由北向南長驅直入,這就完全違背了“持久抵抗”的戰略。

“唯有長期抗戰,才能把日本拖垮”的提出者不僅是蔣百里,早在甲午戰爭的年代,湘軍名將劉坤一就曾首倡這一對日戰略。



因此,在華北地區節節抵抗,同時在淞滬開闢第二戰場,吸引日軍大量增援,成為當時軍事委員會有識之士的共同意見,包括副總參謀長白崇禧、軍政部次長陳誠、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軍委會作戰廳長劉斐等等,蔣百里先生的意見不能被迅速接受,與其並非蔣介石心腹很有關係,甚至於作為孫傳芳的顧問和唐生智反蔣的高參,兩位姓蔣的還曾經是敵人。而促成這一戰略實施的,正是蔣介石第一親信將領,陸軍二級上將陳誠。

張治中率領第9集團軍打響淞滬會戰第一槍後,蔣介石即命陳誠前往考察戰事,從上海回到南京後陳誠彙報了情況和自己的意見,即華北戰事肯定擴大,並且以日寇的戰力將很快在華北得勢,即使不能從山西經漢中入川,也極有可能沿平漢鐵路南下直逼武漢,佔據華中的日軍將完全掌握戰場主動權,中國軍隊的軍事形勢將非常困難。不如在上海大打,逼迫日本增兵淞滬戰場,只要讓日軍的戰略從“自北向南”變更為“由東向西”,我方即可取得主動,蔣介石深以為然。



陳誠同時附加了一條說明,即一旦上海開戰,西方列強在滬資產和利益必受損失,說不定會引來各國干涉,從而讓日本的侵略腳步放緩下來,儘管後來的事實證明中國永遠不要指望依靠列強來擺脫苦難,但這一提案當時的確也打動了蔣介石,從東北“九一八”到上海“八一三”,蔣介石始終對此抱有幻想。由此也可以解讀出,至少在淞滬會戰之初,軍事委員會並沒有在淞滬全面開戰的預案,無論蔣百里先生的方略是否正確,未必得到實施。

不管怎麼說,上述史實證明,中國軍人的戰略謀劃要高於倭寇,日本就沒有好的戰略家。他們被張治中的先發制人所激怒,並且暴躁不安,滿心以為只要拿下上海和南京,國民政府就將停戰求和。



決心即下,浩浩蕩蕩,千里大運兵,胡宗南的第1軍、王耀武的第51師從陝西動身,俞濟時的第58師自宜昌開拔,李玉堂的第3師、李延年的第9師、夏楚中的第98師紛紛從江西和湖北出動,目標全部指向上海,陳誠奉命組建第15集團軍參戰。而日軍大本營緊急動員陸軍三個師團從本土馳援上海,並且將華北日軍中最強悍的第6師團和第5師團一部,也海運淞滬戰場,雙方調兵遣將,大戰一觸即發。

日本人上鉤了。


度度狼gg


有網友問: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在二戰中依據中國地形提出開闢淞滬戰場正確嗎? 關於蔣百里其實有很多謠傳,比如拿到日本士官學校第一名,獲得天皇軍刀什麼的。

其實那個時候中日學生分班考試,根本沒有什麼我國學生拿到全校第一名之說,而且日本陸軍大學的前6名才有資格獲得天皇軍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第一名也沒有這個資格。

而且淞滬會戰也不是蔣百里策劃的,和他根本沒有任何關係。淞滬戰場是1933年,當時的參謀本部和陸軍大學第10期的大學學生們一起策劃的這場百萬人參戰,最終傷亡數十萬人傷亡大戰的最初作戰計劃,當時他們一直都在南京,上海和杭州附近查看地形,進行戰術演習和圖上作業。

同時擬定各種攻防計劃,後勤補給,增援路線。當時負責整體防禦工事設計和建築的部門是秘密的警衛執行部,負責人其實是唐生智。

1936年,這項工作轉為最新成立的一個秘密機構,軍校野營辦事處負責,負責人是張治中將軍。他們擬定了最後的淞滬會戰以及以後一系列行動的所有計劃,包括作戰計劃,工事修築計劃,還有戰區劃分等等。

1936年年底,完善計劃,由當時的參謀總長程潛將軍送廬山進行最後的審核。作戰方案是以戰術上“先發制人”為指導方針。

而從華北一直到華南的整體作戰計劃是陳誠設計的,核心就是在上海開戰,將日軍的進攻方面從,從北方向南方席捲,變為從東面向西面進攻。因為,華北大平原根本擋不住日軍主力衝擊。

但是從上海向西,湖南,江西,湖北,一直到四川都是山區水網地帶,有利於防禦,而且限制日本重裝部隊行動,將會迫使日本只能使用輕裝部隊,從而降低戰鬥力,有利於我國進行持久的防禦作戰。


深度軍事


不宜高估這個軍事佈局,原因有三點:

1.戰爭主動權在日本一方,日軍嘗試了所有能滅亡中國的戰略戰術。此後日本後期的軍事戰略就是由北往南,甚至打通了大陸交通線,國軍從河南到廣東一瀉千里,淞滬會戰並沒有使日本付出多大的代價,反而中國損失慘重,直接導致了南京大屠殺,蔣介石將精銳陸軍置於日軍海軍大炮射程之內的愚蠢戰術,付出了重大軍事慘敗和平民傷亡,反而日本損失極小。

2.日軍在華北被本朝軍隊拖入大規模無休止的游擊戰運動戰才是其無法實施由北往南戰略的根本原因。由於日軍無法消滅後方的大規模游擊隊,導致其無法有力的實施南下戰略,由於其無法完全控制山西河北的局勢,只能在此無休止的與游擊隊拉鋸,導致對方勢力坐大,越來越難以應對,而自己的消耗越來越嚴重,在中國獲取的物資不足以維持戰爭只能鋌而走險出兵南洋,獲取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這就掉入另一個深坑之中,與英美死磕。

3.自古外來軍事力量入主中國必先牢固控制華北以為基地,日本則不行。如鮮卑,女真,蒙古,滿洲入主中原,無不如此,大規模的抵抗發生在江南地區,比較典型的就是金朝南下,蒙古南下,滿洲南下,主要的抵抗在江南地區,顯然日本入侵主要的抵抗在華北和湖廣地區,華北的大規模游擊隊尾大不掉,湖廣地區的水網山地是日軍重大的阻礙,江南地區則繼續歌舞昇平,這與歷史上成功的入主中原經驗嚴重不符。包括本朝也是搞定華北之後再南下一統天下,這才是正道。


軍都長弓


蔣百里在其所著之《國防論》中的確提出過開闢淞滬戰場類似想法,不過最終國民政府決定在上海主動出擊,開闢淞滬戰場是經歷了一個比較複雜的決策過程,蔣介石是基於自己對日本軍部的認識以及他的智囊和幕僚的意見所做出的決定。

蔣介石曾經在自己的日記中明確表明了自己的國防戰略,即“強國之國防,重邊疆,採攻勢;弱國之國防,重核心,採守勢”。除了蔣百里之外,蔣介石身邊的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也向他提出了類似建議,法肯豪森建議蔣介石以四川為最後根據地,並且向蔣說明了應該建立最後之總預備隊。同時,法肯豪森還建議國民政府應該設法引起國際交涉,這樣對於中國是有利的。

在抗戰爆發前,蔣介石已經派員赴四川等西南地區進行考察,意在為未來建立抗戰根據地做準備,1935年蔣介石曾經親自飛赴重慶,並很快建立了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在注重西南的同時,蔣介石以及國民政府還非常重視開發西北。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蔣介石以及他的高參們迅速決策,決定在上海主動出擊,將日軍主力吸引到中國南方來,因此有了“八一三事變”的發生,事件的發生也的確按照蔣介石的構想來的,日本軍部在上海發生衝突後決定以南方為主要戰場,華北地區的大量日軍被抽調到華東,日本的海軍主力也在上海附近集結。淞滬戰場上中國軍隊投入了近70萬人,日軍方面投入了大約四十萬人,最終中國軍隊付出了將近20萬人的傷亡,淞滬戰役的成功之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神話,同時為戰略後撤做了很好的準備,不過當中國軍隊從淞滬戰場撤下來後,後續的安排就亂套了,因此才有了後來的慘烈的南京保衛戰的發生。

因此可以這樣評價蔣介石及南京國民政府的開闢淞滬戰場的策略:構想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並沒有完整仔細的配套措施。


青年史學家


起初,蔣百里是建議蔣先生先發制人消滅日本在上海的部隊,蔣先生猶豫,結果被他的幕僚楊永泰,尤其是林蔚,他認為既然中日戰爭避免不了,那就應該先下手為強,果斷消滅日軍在上海駐軍,消除隱患。可是淞滬戰場並不如人意,在上海的日軍非常頑強,等來了從本土調來的援軍,並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中國政府預知此戰必敗,但必須頂住日軍時間越長越好,一是為抓緊轉移沿海重要工礦學校政府部門爭取時間;二是加緊縱深防禦部署;三是爭取外國援助(如果中國軍隊一觸即潰,被外國感覺對中國的援助沒希望,只能把錢打了水漂)。基於此三點蔣不惜派自己嫡系部隊硬扛,竟阻擊日軍三個月,徹底打破了日軍狂妄叫囂,贏得了外國對中國的希望。但是由於前線與後方縱深防禦距離太長,加上中國交通實在太落後,造成前線中國軍隊形成了潰逃。不管怎麼說蔣敗在軍事,卻贏了政治。


娵訾靜淵juzijingyuan


說是國名黨一手籌劃的所謂什麼戰略轉轉,都是什麼鬼,從北向南,還是從東向西對日本佔領中國都不是最關鍵的。日本想戰領中國只有一個方法,儘快找中國主力決戰,佔領再多土地,國軍都是逃跑甚至主動撤出的,對日本意義不大,中國實在太大,想靠一兩百萬日軍完全佔領中國太難,又不能有效殲滅有生軍事力量,後期根本沒法打。淞滬會戰對日本來說是巨大的成功,一舉滅了國軍幾十萬精銳,讓國軍士氣低落,後來一路被人追殺直至南京大屠殺。徐州會戰,感謝李宗仁讓幾十萬國軍脫離包圍圈,不然中國又要一次傷經動骨,淞滬會戰這樣的戰役來幾次,中國就廢了,離亡國就不遠了。別總拿以前朝代說事,以前改朝換代基本都是國內民不聊生,人心散了,一旦有人起義造反,甚至老百姓還擁戴它,以前打一個天下,很快的時間,有的只要幾年就推翻一個朝廷,熱兵器時代改變了很多以前的戰略思維,日軍從九一八打了十幾年還是敗了,前面很多年還是國民黨放水,難道日本國力比國民政府差?那個時候民心所向,全民抗戰!日本還在以簡單的一城一池的佔領是不能佔領中國的,那個時候雖然政府政令不能完全統一,軍閥割據,但是那些軍閥只要有錢可都是拼命買槍買炮的,都想在中國有立足之地,中國的軍事實力還是不容忽視的。日本想佔領中國就只能與中國決戰,雖然前期會傷亡很大,但是到後期基本就是收割了,沒有任何阻力,在厲害的天險沒兵沒將有什麼意義?國軍雖然一路撤退一路逃跑,但是無形中保留了中國軍事實力,當佔線拉長,優勢就明顯了。向抗日戰爭的英雄致敬!


清芷俱樂部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當然是正確的選擇。日本選擇奪取東北,從而蠶食華北是有它的道理。自古以來,由北向南進攻勢如破竹,南方缺乏有利的地理條件來阻擊日軍。如果日軍佔領北方之後,由北往南攻擊,只能依靠長江一線進行阻擊,一旦突破,南方便袒露無疑。這一點日軍早就意識到了,這也是我軍選擇山西等地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重要原因。

日本深諳這個道理,中國的軍事家也不會不知道,蔣百里就提出了開闢淞滬戰場,從而將日軍的精力吸引到南方,進而以湖南為阻擊日軍主戰場,以空間換時間,進行長期抗戰。畢竟東南沿海對於日本來說,誘惑力更大。在淞滬戰場上,日本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結果是不斷的增兵上海,三個月內連上海都還未拿下。淞滬戰場的開闢促使了日本的分兵,戰略形勢也發生了變化。

作為晚輩還是很佩服蔣百里將軍,在全國上下一片亡國的聲音中,能夠發出中國必勝的勝利。在他撰寫的《國防論》首頁就寫到:萬言千語,只是告訴大家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他還多次談到勝也罷,負也罷,就是不要同日本講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