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在二战中依据中国地形提出开辟淞沪战场正确吗?

九龙福地


今天是淞沪会战爆发81周年纪念日。

谨在此缅怀为抗战胜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兵将。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在国内盛传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

排第一的就是蒋介石特使,时任国民政府陆军大学代理校长的蒋百里。
第二是蒋介石参谋长,时任国民政府陆军大学校长的杨杰。
三是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
半个是当时的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因为刘伯承瞎了一只眼睛,故算半个。

淞沪会战的爆发,就与第一个军事家——蒋百里有着重要渊源。

蒋百里像

我们一般会记得为抗战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兵将,也会记得一寸河山一寸血的硬仗,而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这些战役背后的谋划者,这也是军事理论家的工作。

蒋百里就是日本人最敬畏的中国军事理论家之一。

日本原来的作战计划从东北、华北南下,逐步吞并中国。我们都知道,历史上中国的南北分裂战争,最后基本上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因此日本自北而南步步为营,凭借优势的机动兵力,沿着中国地理上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也就是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快速南下,将中国军队包围于平原之中,正如蒙古灭亡南宋之势,则中国危矣。

蒋百里深知此要害。就在理论上提出“持久战”之说。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用空间换时间。二是全面抗战。三就是主动开辟第二战场,有计划打乱日本自北向南的入侵路线。(蒋百里:《国防论》,1937年。)

这一理论受到国民党高层的重视,并最终付诸实践。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中国军民以惨重的牺牲,打了一场恶战。

代价是惨重的,长江下游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之地,毁于战火,落于敌手。继之南京首都失陷,大屠杀成为中国永远的伤痛。

但是从长远上看,淞沪会战的战略目的实现了。

首先,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破灭,开始转变其战略战术思想。而中国经此大战,激起全国范围的抗战思潮,自此,全面抗战之思想深入人心。

最重要的是,日本自北而南步步为营灭亡中国的计划被打乱,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大后方为基础,保存了珍贵的人力物力,以空间换时间的目标实现了。

之后的八年抗战,就是以此为基础,逐步展开的。

因此可以说,淞沪会战是一次战略目的明确,并且成功的会战。虽然中国也为此牺牲了很多,但是对于抗战的最终胜利来说,一时的壮士断腕也未尝不可。

上图为1945年9月3日,日本投降后,重庆举行的胜利游行。


熊二读史


能不能不要吹蒋百里了,什么在日本考第一...蒋方震(百里)至多是军事教育家,或者理论家,他连一个连排都没实际指挥过。(蒋百里只提过对日的持久战和国防论,《国防论》主张守住“洛阳—襄阳—衡阳”,也许国军难免有改变日军进攻路线想法,于是开辟淞沪战场。)

要说开辟淞沪战场,我说日军也可以吧?老蒋介和陈诚也想在上海打一仗(陈诚建议先干掉上岸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但是打不下来,日本军舰到了,低估了舰炮的作用和威力),还有就是想吸引欧美的注意和调停,想捡个软柿子捏,把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给灭了,提提士气;但是没做到,而且成了填油,双方都后来加入了精兵,成了大的会战。

所以人越打越多,日本陆军也来了,重武器都到了...结果中央军先快打光了,别的派系一看老蒋都拼家底了,我们也一块打吧。但是国军的战术和各方面均落后,首先说前面打海军陆战队,攻坚就不行;其次进攻日军阵地,还是用军阀时期的老套路,以为对方是国内军阀一冲就垮呢,结果桂军精锐对阵日军,用老战术,死伤大半。日军可不会见你一个冲锋就撤退或胆怯,换来的都是精准的射击和绝对有效的压制。


后来呢,长江流域是国军统 治 中心,沿着设计的路线撤退,可这不是古代了,那些河流哪里挡得住现代化的军队?这下好,日本人沿长江两岸追击。也就是说淞沪会战硬生生打成了添油战,国军集中了中央军和各军阀的精锐还是没打的过鬼子....也让日军主战派来了精神,一声叹息!


李三万的三万里


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先介绍下蒋百里。

蒋百里(1882――1938),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曾留学日本和德国,先后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和代理陆军大学校长,虽终身未指挥过一次战役,但抗战将领许多都是他的学生。

抗战爆发前,在中国土地上曾有三支日本驻军,一支是驻扎东北的关东军,后来关东军搞了“九,一八”事变,强占了东三省。还有二支,一个是驻扎华北的华北驻屯军,另一个是驻扎上海的海军陆战队。“七七芦沟桥事变”就是有华北驻屯军挑起的,目的是想一步一步蚕食中国。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全国人民抗战呼声日益高涨,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坚決抗战。当时计划在石家庄建行营,出动100个师与日军决战在华北,在蒋介石主持的军事会议上,蒋百里提出了不同建议,如果日军增援,我军获胜几率不大,如果日军在华北决战中胜利,日军机械化部队将沿津蒲路和平汉路南下,由华北进入中原,国民党政府撤向西南的战略通道将被切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在上海开辟战场,必定吸引日军改变战略方向,即使失败也可由东向西边抵抗边撤退,同时还可争分夺秒将战略物资转移西南,这样可进命持久战,蒋介石经过权衡采纳了蒋百里的建议。

8月13日,蒋介石调集了75万军队在上海向日军开战,当时驻上海日军3000人,还有日本侨民武装1000人,军舰30艘,航空母舰一艘,开战后,日本先后组织上海派遣军25万人,蒋介石不惜血本,孤注一掷,派出了空军,海军,新组建的87师和88师,和炮10团,炮8团等所有精锐,最终国军伤亡18.7万,日军伤亡7万,由此开始了国军节节败退,节节设防的战略构想,为坚持抗战,最终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淞沪抗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借上海租界的影响,能得到美,英等国的干涉,调停,如果在华北开战,国际影响不大,很难得到国际友人的同情和支援,大家有不同意见请留言,共同探讨。





雪上长留马行处


卢沟桥事变后,罗卓英(保定八期)第18军奉命自广东北上抗日,前锋第67师即将抵达保定南郊,却接到了立即转进上海受第三战区指挥的急电。这个蒋介石的王牌军是1936年“两广事变”时,为武力弹压陈济棠的粤军,从浙江调往湘粤边界的。第18军转用上海方向,标志着军事委员会在淞沪战场大打的决心已定,而这一战略方案的形成,实非某个人之功,是蒋介石和他的军事幕僚们几经讨论的结果。



蒋百里先生是“军事理论家”,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家,他虽然曾任保定军校校长和孙传芳的顾问,却没有实际带兵作战的经验,没有指挥过一次战役。他的军事理论和在《国防论》一书中阐述的对日作战方略,可以作为军委会的参考,但以此就来决定国家的军事战略显然是轻率的。

事实上,1937年的蒋百里先生已经就任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全面抗战爆发后也确实跟蒋介石提出过开辟淞沪战场的建议,从而将华北日军主力吸引到华东地区,但高层颇多顾虑。



最要命的因素是华东地区的柔软和脆弱,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国民政府的财富中心,又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近在咫尺,一旦开战,势必使江浙沪一带毁于战火,无论胜败,损失都将是极其惨重的,若非有壮士断腕之决心,很难做出这样的决择。但华北地区一马平川,确实有利于日军的快速机动和火力发扬,不过,蒋介石和他的高参们最担心的,却是日军在华北方面经山西入陕西,破潼关取四川,以大迂回的战略从西南高地横扫华中,如此,中华民族危矣。

熟读历史的答友大多清楚,这就是当年蒙古灭宋的方略,殊为可怕!



蒋百里先生实际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7期,同期中较为知名的日本学生叫东条英机,在中日必有一战这个判断上,蒋百里和蒋介石高度一致,1932年蒋介石即下令将陆军大学由北平迁往南京,这叫未雨缪稠。1933年,蒋百里受蒋介石之托以私人身份游历日本,以敏锐的眼光扫视一圈后,回国即提醒蒋介石备战。根据所见所闻,他写成了《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一文,在文章的结尾,将军慷慨总结到:“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

民国时期的文人武将,生逢国家积贫积弱之年,当中许多人爱国报国之心,超出我们的想像。



1937年初,蒋百里的《国防论》一书问世,在著作及小范围言论中提出的对日战略核心有三:第一是中国不怕日本鲸吞,而怕步步蚕食,故应主动实施全面抗战;第二是主动出击上海方面日军,迫使日军溯江西上仰攻,抵消其兵器训练优势;第三是以空间换时间,行持久战。

毕竟中国的地理特点是清晰的,自东面沿海向西,地势逐渐升高,是逆流而上,对进攻一方日本是不利的;而作为防守一方的中国军队,以西南地区为后方基地,属于背靠根据地且战且退,是有利的。而如把中国军队的主力投入华北大平原与敌决战,极易被日军迅速击破,再由北向南长驱直入,这就完全违背了“持久抵抗”的战略。

“唯有长期抗战,才能把日本拖垮”的提出者不仅是蒋百里,早在甲午战争的年代,湘军名将刘坤一就曾首倡这一对日战略。



因此,在华北地区节节抵抗,同时在淞沪开辟第二战场,吸引日军大量增援,成为当时军事委员会有识之士的共同意见,包括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军政部次长陈诚、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军委会作战厅长刘斐等等,蒋百里先生的意见不能被迅速接受,与其并非蒋介石心腹很有关系,甚至于作为孙传芳的顾问和唐生智反蒋的高参,两位姓蒋的还曾经是敌人。而促成这一战略实施的,正是蒋介石第一亲信将领,陆军二级上将陈诚。

张治中率领第9集团军打响淞沪会战第一枪后,蒋介石即命陈诚前往考察战事,从上海回到南京后陈诚汇报了情况和自己的意见,即华北战事肯定扩大,并且以日寇的战力将很快在华北得势,即使不能从山西经汉中入川,也极有可能沿平汉铁路南下直逼武汉,占据华中的日军将完全掌握战场主动权,中国军队的军事形势将非常困难。不如在上海大打,逼迫日本增兵淞沪战场,只要让日军的战略从“自北向南”变更为“由东向西”,我方即可取得主动,蒋介石深以为然。



陈诚同时附加了一条说明,即一旦上海开战,西方列强在沪资产和利益必受损失,说不定会引来各国干涉,从而让日本的侵略脚步放缓下来,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国永远不要指望依靠列强来摆脱苦难,但这一提案当时的确也打动了蒋介石,从东北“九一八”到上海“八一三”,蒋介石始终对此抱有幻想。由此也可以解读出,至少在淞沪会战之初,军事委员会并没有在淞沪全面开战的预案,无论蒋百里先生的方略是否正确,未必得到实施。

不管怎么说,上述史实证明,中国军人的战略谋划要高于倭寇,日本就没有好的战略家。他们被张治中的先发制人所激怒,并且暴躁不安,满心以为只要拿下上海和南京,国民政府就将停战求和。



决心即下,浩浩荡荡,千里大运兵,胡宗南的第1军、王耀武的第51师从陕西动身,俞济时的第58师自宜昌开拔,李玉堂的第3师、李延年的第9师、夏楚中的第98师纷纷从江西和湖北出动,目标全部指向上海,陈诚奉命组建第15集团军参战。而日军大本营紧急动员陆军三个师团从本土驰援上海,并且将华北日军中最强悍的第6师团和第5师团一部,也海运淞沪战场,双方调兵遣将,大战一触即发。

日本人上钩了。


度度狼gg


有网友问: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在二战中依据中国地形提出开辟淞沪战场正确吗? 关于蒋百里其实有很多谣传,比如拿到日本士官学校第一名,获得天皇军刀什么的。

其实那个时候中日学生分班考试,根本没有什么我国学生拿到全校第一名之说,而且日本陆军大学的前6名才有资格获得天皇军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第一名也没有这个资格。

而且淞沪会战也不是蒋百里策划的,和他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淞沪战场是1933年,当时的参谋本部和陆军大学第10期的大学学生们一起策划的这场百万人参战,最终伤亡数十万人伤亡大战的最初作战计划,当时他们一直都在南京,上海和杭州附近查看地形,进行战术演习和图上作业。

同时拟定各种攻防计划,后勤补给,增援路线。当时负责整体防御工事设计和建筑的部门是秘密的警卫执行部,负责人其实是唐生智。

1936年,这项工作转为最新成立的一个秘密机构,军校野营办事处负责,负责人是张治中将军。他们拟定了最后的淞沪会战以及以后一系列行动的所有计划,包括作战计划,工事修筑计划,还有战区划分等等。

1936年年底,完善计划,由当时的参谋总长程潜将军送庐山进行最后的审核。作战方案是以战术上“先发制人”为指导方针。

而从华北一直到华南的整体作战计划是陈诚设计的,核心就是在上海开战,将日军的进攻方面从,从北方向南方席卷,变为从东面向西面进攻。因为,华北大平原根本挡不住日军主力冲击。

但是从上海向西,湖南,江西,湖北,一直到四川都是山区水网地带,有利于防御,而且限制日本重装部队行动,将会迫使日本只能使用轻装部队,从而降低战斗力,有利于我国进行持久的防御作战。


深度军事


不宜高估这个军事布局,原因有三点:

1.战争主动权在日本一方,日军尝试了所有能灭亡中国的战略战术。此后日本后期的军事战略就是由北往南,甚至打通了大陆交通线,国军从河南到广东一泻千里,淞沪会战并没有使日本付出多大的代价,反而中国损失惨重,直接导致了南京大屠杀,蒋介石将精锐陆军置于日军海军大炮射程之内的愚蠢战术,付出了重大军事惨败和平民伤亡,反而日本损失极小。

2.日军在华北被本朝军队拖入大规模无休止的游击战运动战才是其无法实施由北往南战略的根本原因。由于日军无法消灭后方的大规模游击队,导致其无法有力的实施南下战略,由于其无法完全控制山西河北的局势,只能在此无休止的与游击队拉锯,导致对方势力坐大,越来越难以应对,而自己的消耗越来越严重,在中国获取的物资不足以维持战争只能铤而走险出兵南洋,获取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这就掉入另一个深坑之中,与英美死磕。

3.自古外来军事力量入主中国必先牢固控制华北以为基地,日本则不行。如鲜卑,女真,蒙古,满洲入主中原,无不如此,大规模的抵抗发生在江南地区,比较典型的就是金朝南下,蒙古南下,满洲南下,主要的抵抗在江南地区,显然日本入侵主要的抵抗在华北和湖广地区,华北的大规模游击队尾大不掉,湖广地区的水网山地是日军重大的阻碍,江南地区则继续歌舞升平,这与历史上成功的入主中原经验严重不符。包括本朝也是搞定华北之后再南下一统天下,这才是正道。


军都长弓


蒋百里在其所著之《国防论》中的确提出过开辟淞沪战场类似想法,不过最终国民政府决定在上海主动出击,开辟淞沪战场是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决策过程,蒋介石是基于自己对日本军部的认识以及他的智囊和幕僚的意见所做出的决定。

蒋介石曾经在自己的日记中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国防战略,即“强国之国防,重边疆,采攻势;弱国之国防,重核心,采守势”。除了蒋百里之外,蒋介石身边的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也向他提出了类似建议,法肯豪森建议蒋介石以四川为最后根据地,并且向蒋说明了应该建立最后之总预备队。同时,法肯豪森还建议国民政府应该设法引起国际交涉,这样对于中国是有利的。

在抗战爆发前,蒋介石已经派员赴四川等西南地区进行考察,意在为未来建立抗战根据地做准备,1935年蒋介石曾经亲自飞赴重庆,并很快建立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在注重西南的同时,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还非常重视开发西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以及他的高参们迅速决策,决定在上海主动出击,将日军主力吸引到中国南方来,因此有了“八一三事变”的发生,事件的发生也的确按照蒋介石的构想来的,日本军部在上海发生冲突后决定以南方为主要战场,华北地区的大量日军被抽调到华东,日本的海军主力也在上海附近集结。淞沪战场上中国军队投入了近70万人,日军方面投入了大约四十万人,最终中国军队付出了将近20万人的伤亡,淞沪战役的成功之处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同时为战略后撤做了很好的准备,不过当中国军队从淞沪战场撤下来后,后续的安排就乱套了,因此才有了后来的惨烈的南京保卫战的发生。

因此可以这样评价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开辟淞沪战场的策略:构想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完整仔细的配套措施。


青年史学家


起初,蒋百里是建议蒋先生先发制人消灭日本在上海的部队,蒋先生犹豫,结果被他的幕僚杨永泰,尤其是林蔚,他认为既然中日战争避免不了,那就应该先下手为强,果断消灭日军在上海驻军,消除隐患。可是淞沪战场并不如人意,在上海的日军非常顽强,等来了从本土调来的援军,并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中国政府预知此战必败,但必须顶住日军时间越长越好,一是为抓紧转移沿海重要工矿学校政府部门争取时间;二是加紧纵深防御部署;三是争取外国援助(如果中国军队一触即溃,被外国感觉对中国的援助没希望,只能把钱打了水漂)。基于此三点蒋不惜派自己嫡系部队硬扛,竟阻击日军三个月,彻底打破了日军狂妄叫嚣,赢得了外国对中国的希望。但是由于前线与后方纵深防御距离太长,加上中国交通实在太落后,造成前线中国军队形成了溃逃。不管怎么说蒋败在军事,却赢了政治。


娵訾静渊juzijingyuan


说是国名党一手筹划的所谓什么战略转转,都是什么鬼,从北向南,还是从东向西对日本占领中国都不是最关键的。日本想战领中国只有一个方法,尽快找中国主力决战,占领再多土地,国军都是逃跑甚至主动撤出的,对日本意义不大,中国实在太大,想靠一两百万日军完全占领中国太难,又不能有效歼灭有生军事力量,后期根本没法打。淞沪会战对日本来说是巨大的成功,一举灭了国军几十万精锐,让国军士气低落,后来一路被人追杀直至南京大屠杀。徐州会战,感谢李宗仁让几十万国军脱离包围圈,不然中国又要一次伤经动骨,淞沪会战这样的战役来几次,中国就废了,离亡国就不远了。别总拿以前朝代说事,以前改朝换代基本都是国内民不聊生,人心散了,一旦有人起义造反,甚至老百姓还拥戴它,以前打一个天下,很快的时间,有的只要几年就推翻一个朝廷,热兵器时代改变了很多以前的战略思维,日军从九一八打了十几年还是败了,前面很多年还是国民党放水,难道日本国力比国民政府差?那个时候民心所向,全民抗战!日本还在以简单的一城一池的占领是不能占领中国的,那个时候虽然政府政令不能完全统一,军阀割据,但是那些军阀只要有钱可都是拼命买枪买炮的,都想在中国有立足之地,中国的军事实力还是不容忽视的。日本想占领中国就只能与中国决战,虽然前期会伤亡很大,但是到后期基本就是收割了,没有任何阻力,在厉害的天险没兵没将有什么意义?国军虽然一路撤退一路逃跑,但是无形中保留了中国军事实力,当占线拉长,优势就明显了。向抗日战争的英雄致敬!


清芷俱乐部


我是兵说,我来回答!

当然是正确的选择。日本选择夺取东北,从而蚕食华北是有它的道理。自古以来,由北向南进攻势如破竹,南方缺乏有利的地理条件来阻击日军。如果日军占领北方之后,由北往南攻击,只能依靠长江一线进行阻击,一旦突破,南方便袒露无疑。这一点日军早就意识到了,这也是我军选择山西等地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原因。

日本深谙这个道理,中国的军事家也不会不知道,蒋百里就提出了开辟淞沪战场,从而将日军的精力吸引到南方,进而以湖南为阻击日军主战场,以空间换时间,进行长期抗战。毕竟东南沿海对于日本来说,诱惑力更大。在淞沪战场上,日本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是不断的增兵上海,三个月内连上海都还未拿下。淞沪战场的开辟促使了日本的分兵,战略形势也发生了变化。

作为晚辈还是很佩服蒋百里将军,在全国上下一片亡国的声音中,能够发出中国必胜的胜利。在他撰写的《国防论》首页就写到:万言千语,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他还多次谈到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同日本讲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