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第三种选择

每个人的一生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选择,他们或许生死攸关,或许决定着你的前途或许影响向你的终身.在一个个重要的选择面前,你有过不一样的选择吗?适逢假日,我和朋友去品糕点.挑选了几种喜欢的口味的糕点,坐下来细细品味,让糕点在唇齿间慢慢融化,只留下满嘴清香。话语间,朋友突然神秘兮兮地问:“如果现在有两种口味的糕点,一种你最爱,一种新口味,你会选择哪一种呢?”我想了想,说:“选新口味吧,毕竟没尝试过来一个也许是一种很美妙的发现,有福享受另一种美味的糕点呢;至于最爱口味,常常吃味道早已记住,以后还可以再吃。”说完,还挺为自己的答案满意,才发现好友只是眯着眼微笑地看着我.我不禁미:“怎么,不满意吗?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一种呢?”“如果是我,我会两种都选择,这样两全其美,不是很好吗?”好友笑着告诉我。我突然觉得自己被耍了,被朋友耍了,被这道题的设问耍了,更被自己耍了一为什么选择就只是A,B,而没有想到C呢?个再平常不过的提问,让我猛然意识到

许多决定还有第三种选择。

而长久以来,自己已经无意识地陷入了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里,形成了思维盲点,很难再看到另种答案.所以,我常常在问题前徘徊左右,患得患失,无法果断地做岀最明智的決定。著名的辩证主义指出,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比如你丢了ー个手机,不久又捡到一个,心理上,觉得自己没亏;经济上,可能就不同了.再换个思维,自己既没损失财物,有得到了一个教训和惊喜,岂不是赚大了?这样一想,之前的不快就会一扫而光到底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社会似乎变得越来越”绝对”,非黑即白的事件判断观左右着我们的认知;非好即坏的人物是非观妨碍着我们的判断;让我们的思维越来越局限,让我们的视野越来越狭窄,让我们的抉择越来越来困难.最终让我们因自己短视狭窄片面的选择而走进绝境,在生活上,在学习上,走向一条死胡同。色彩理论告诉我们,在黑白之间还有一处灰色地带,事实上,现实生活里,比如健康的亚健康状态、感情的第三种状态都是一个灰色地带的体现.我们没有做出明朗的抉择,没有困于A与B之间,而是做出了另外一种选择,也选择了这种第三种状态。放飞你的思维,第三种选择,不仅仅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更是生活态度的转变.第三种选择,让陡崖变平川,让天堑变通途第三种选择,让生活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