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相比誰更可憐?對此你怎麼看?

用戶3423887378282


下崗職工與農民誰更可憐,毫無疑問是下崗職工。

首先,從職業角度看,下崗職工多是四五十歲老職工,再就業比較困難,因為面對更年輕來自農村的二三十歲農民工競爭相對弱勢,下崗即大多意味著失業。而農民有著五十年不變的土地,不存在失業問題。

第二,從生活成本來看,一方面下崗職工毫無收入,但每日衣食住行孩子上學小區物業費還保持常態照交不誤,城市生活成本很高,一根蔥一碗水都需要錢買。另一方面農民在農村生活成本很低,蔬菜家禽口糧基本自己解決,甚至不少農家自己打深水井吃水不要錢,所以衣食住行基本不存在困難。

第三,從養老保險金交納角度看,下崗失業職工即便沒有一文收入,但每月養老保險金必須足額向社保局交納,如果不交到退休年齡時一分錢養老金也沒有。沒田地也沒養老金的城市老人生活一無所有,是很悽慘的。而農民雖然國家主張象城市職工一樣每月交養老金,到60歲退休年齡可以享受養老金。但似乎不象城市職工那樣強制性,許多農民兄弟有錢也不交養老保險。所以,下崗失業職工在無收入情況下還要比農民多交養老金。


東楚龍野虎


下崗工人是為錯誤的決策背過。而且社會又沒有完善的福利保障體系和法制條件。他們最苦,又無人代言!他們大多勤勞,而他們又沒有一塊農民一樣擁有的土地。真正的無產階級。嘴還被捂上了!


文筆峰3


下崗失業人員與農民工相比,誰更可憐?

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弄清二者的各自優勢和劣勢。

1.下崗失業人員,可以說其優勢喪失怠盡,轉型困難,因年齡大,都超過企業招聘的年齡限制,無法再就業,還要全額徼納養老保險費,只能靠打零工維持生計。

2.農民工。擁有土地,進可到城市打工賺錢,退可回鄉種地,養家務口。

3.把二者進行比較,下崗職工更可憐。


夕陽紅155908541


不用說下崗職工了就是有二千元退休金的家誰願意組織一個評估團實際去企業退休家和農村家庭去看一看就一目瞭然了何況是下崗職工人,一般的工人家庭都有下崗職工共同生活在一起肯老人哪點工資。城市人不愛叫就是了。


用戶68812889970


真正理解什麼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了,下崗職工才是淨身出戶的無產階級,而這年齡又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自己又幹不動體力活的尷尬處境,唉!再難也要堅持⋯⋯而農民至少還有塊地和房可生存下去。


手機用戶62465867097


有這種問題的問法嗎?這有可比性嗎?農民可憐嗎?你怎不問你和馬雲比誰“可憐”?我們不要和美麗鄉村的農民比,就看看普通搬遷小區的農民住的是什麼房子?我所謂“跳出農門”已經後悔得發青了。


加點鹽請完善


這個不用你對比!城市下崗職工最可憐!因為他們甚至無房無地和無助,只有一個無奈的城市戶口!農村人至少有土地和自己宅基地,過的不好情況下也能過!而且務工和城市是平等的!而且城市人不能到農村買房買宅基地!農村人可以在城市買房!只要有錢


美123456



有人說下崗失業人員比農民可憐,既無土地耕種,又無收入生活,在生活的底層中努力的生活,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有人說農民比下崗失業人員可憐,因為農民除了擁有一畝三分地的土地,幾乎再沒有什麼基礎,一切都得靠自已,努力生活,日出而耕,日落不息,生命不息,奮鬥不致,勤勞與汗水,永遠都不可能成正比。


也有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說這句話的人,說的振振有詞,似乎他就能改變一切,有一種初出牛犢不怕虎的感覺,但是你想錯了,時勢造英雄,一代人的幸福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為了國家的建設,他們流血又流汗,現在不要讓他們流淚吧,忘記歷史就是背判,尊重歷史,社會才能穩定發展。


更有人說:城市失業人員的苦是無可奈何,也是二元結構下產生的一類群體,而農民的苦的是無可奈何,還必須忍耐著。下崗人員有微薄的救濟金可以生活或者可以辦理零就業低保金維持生活,而農民必須用艱辛的勞動自己養活自己,否則就是低保戶,困難戶,扶貧戶,五保戶,它們的差別僅在於此。


最後,無論是下崗工人和農民,他們絕大部分人都為共和國的建設付出過辛勤的汗水和勞動,他們值得我們尊重,他們都是需要我們這個社會關注和關懷的弱勢群體,並不需要我們去可憐。希望大家都應該用尊重歷史的思想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要帶上有色眼睛去走馬觀花,大家都應該關心一下這一代群體,他們是最值得尊重的一代,幸福生活需要代代相傳,讓他們的汗水不要白流,讓春天的故事,唱響中國的每一寸土地,每個人都能享受太陽一樣溫暖,在均勻的陽光下快樂的生活!


橄欖劍社會


看哪裡的農民,偏遠地區農民肯定更可憐,但一般地區農民都比下崗工人好得多,特別城鄉結合部,那些農民有的是房子,富得冒油,看我們幹活又苦又累都捏著鼻子繞開走,還說這苦活也幹,瘋了!


悲歡紅塵


下崗職工,我只有發言權,邯鄲的紡織工人都下崗了,尤其是德源紡織有限公司,地賣了,廠子沒了,職工都去自謀職業了,養老保險和醫療至今還欠著。生活一片渺茫,因為只會紡紗織布,生活三點一線,在心眼方面還不如一個農民,來到社會睜眼瞎,只能做三保(保潔,保姆,保安),長的有姿色的前幾年去做歌女,小姐。在城市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雙職工下崗的,基本都離婚了,孩子在學校都不敢說自己是紡織廠的,可是紡織廠的領導們,各個都有好幾套房子,好幾輛車,孩子們出國的出國,各個總的老婆都是花枝招展,有的還養著小白臉,假如把邯鄲德源紡織有限公司看做是社會,真的是萬惡的舊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