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容易和哪些病相混淆?

懟誒


蕁麻疹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突然發生的大面積的紅斑和風團,特別的騷癢,持續幾個小時,一般不超過24小時就能夠消退,此起彼伏,所以根據他的臨床特點和患者主訴,基本上就可以確診,那一般超過六週的就是慢性蕁麻疹了。

一般這種蕁麻疹還是要通過藥物來治療,但是蕁麻疹也有的時候跟其他的皮膚病需要鑑別一下。

一個是蕁麻疹型藥疹,這實際上是藥物過敏反應,它的特點也是類似與蕁麻疹一樣的外觀,但是它的皮疹一般很難在24小時內消退,持續時間會更久,而且以軀幹為主,顏色比較鮮紅,瘙癢明顯,同時有使用藥物歷史,這個一般有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診斷的。

另一個就是丘疹性蕁麻疹,實際上它就是一個蟲咬皮炎,它的特點也比較簡單,就是比較一致的梭形的或者橢圓形的水腫性的紅斑或者斑丘疹,中間有的時候有一個小眼,或者結痂或者水泡,這個也比較簡單。

還有這個蕁麻疹性血管炎,一般這種皮疹的患者往往可能有發燒或者有關節的疼痛,皮疹有癢,但有的時候會有疼痛。做病理的話可以看到血管炎的特點。單單靠抗過敏藥就不行了,需要用激素藥物來治療了。

當然還有一個皮膚病,叫色素性蕁麻疹,這個更加少見了,這裡就不說了。

總之蕁麻疹呢,它看起來簡單,容易診斷,但有的時候還是容易比較混淆的,所以明確診斷,尋找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皮膚科徐宏俊醫生


感謝題主的提問。

我看了很多回答,恐怕是沒有領會題主的意思,在這裡我著重說一點,蕁麻疹的特點就是風團,如果說是能和蕁麻疹混淆的話,應該是也是以風團為主,所以我列舉下列幾個病,和蕁麻疹鑑別一下。

1、 蕁麻疹,也叫風疹塊,所以它的特徵性表現就是風團,一般是或紅或白的風團,有的和花瓣一樣,有的和地圖一樣,但他們都有個特點,那就是24小時內都能消退,第二天會有復發,但是每次長的部位都不一樣。

2、丘疹性蕁麻疹,這一個是最容易和蕁麻疹混淆的,因為很多病人家長記不住丘疹性蕁麻疹這個名字只是來了之後就說自己的孩子得了蕁麻疹,仔細一看才知道是丘疹性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一開始的時候也是以風團為主,但是他24小時不消退。特點是中間有一個叮口,兩三天以後變成一個帶尖的丘疹,然後可能起一個水泡,它的原因是蚊蟲叮咬引起的,分佈的特點是成堆分佈,或是線狀排列。

3、蕁麻疹性藥疹,只要是藥疹,肯定是藥物過敏引起的,它的特點也是以風團為主,但是風團24小時不消退,並且一定得有用藥史。

4、蕁麻疹性血管炎,皮膚主要特徵為風團樣皮損,與蕁麻疹類似,但風團皮損持續時間長,往往24~72小時,甚至數天不消失。皮損觸之有浸潤,有時皮損處可見紫癜。少數病例有水皰,但無壞死。損害消退後遺留色素沉著或脫屑。自覺有癢感或燒灼感。有人會有發熱,關節疼,腹疼,補體降低等情況。

5、色素性蕁麻疹,也稱斑丘疹型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症,是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病中最常見的類型,損害可於出生時就有或在出生後第一年發生,也可見於較大的兒童和成人。瀰漫全身分佈,顏面何掌蹠少見。表現為紅色或棕紅色圓形、橢圓形斑疹、丘疹、斑塊,直徑2~3釐米,由於色素沉著的增加,顏色逐漸變深。皮疹通常出現風團和潮紅反應。輕微創傷誘發風團,即Darier徵陽性,是本病的特徵。許多病人表現為廣泛的皮膚劃痕症。偶爾出現水皰。最簡單的辦法是用手搓一搓,風團就會增大

目前我就想到這些,如有其他的,朋友們可以在評論區裡補充。


皮科醫生劉光金


中國藥科大學 趙景庭教授

蕁麻疹在生活中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蕁麻疹的發病原因很複雜,目前認為食物因素佔發病原因的很大一部分。特別是急性蕁麻疹,往往與食物有直接關係,因此,蕁麻疹患者要在飲食上多注意一些。

對於急性蕁麻疹來說,如果不是感染或藥物引起,首先應避免剌激性易過敏的食物,辛辣、海鮮、奶類、蛋類等,一定要仔細回顧,有沒有平常不經常吃的食物和喝的飲料,包括蔬菜、水果。

蕁麻疹容易和什麼病相混淆?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急性蕁麻疹多久能好

急性蕁麻疹通常發作很快,先感到全身皮膚瘙癢,然後大小不等的風團,皮膚呈現紅色,指壓後為白色,這種風團可在數分鐘至幾小時或十幾小時內可以自行消退, 好之後不留痕跡,一天之內也可反覆發作多次。急性蕁麻疹常常不斷出現風團,經數日至1-2周左右即停止發疹,情況因人而異。

蕁麻疹容易和什麼病相混淆?

有些急性蕁麻疹患者,會出現嘔吐、噁心、煩躁等症狀,及不同程度的發燒;嚴重時會出現氣短、氣喘、呼吸困難,甚至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休克現象。

急性蕁麻疹比較特殊,一般都有明確的病因,多以感染或過敏為主要發作原因,這類蕁麻疹只需要找準病因,及時的清除病因就能很好的控制蕁麻疹症狀。

1. 苡薏紅豆粥:苡薏仁20克,紅豆、土茯苓,粳米,洗淨共煮,粥熟豆爛拌冰糖。每日1劑,分3次服完。適於水痘已出,發熱、尿赤、神疲納差者。

2. 胡蘿蔔芫荽羹:胡蘿蔔、芫荽、洗淨切碎,加水煮爛,加冰糖服,分3次服完。連服一星期,嬰兒只服湯汁。

3. 馬齒莧荸薺糊:鮮馬齒莧、荸薺粉,冰糖,鮮馬齒莧洗淨搗汁,取汁調荸薺粉,加冰糖,用滾開的水衝熟至糊狀。每日1劑。適於水痘已出或將出,發燒、煩躁、便稀溏。

4. 金銀花甘蔗茶:金銀花,甘蔗汁。金銀花水煎,兌入甘蔗汁代茶飲。可頻頻服之。日1劑,7~10天為1療程。

值得注意的是,蕁麻疹是一種頑固性皮膚病,病程較長,遷延難愈。以上的食療方法,可以暫時緩解蕁麻疹的症狀,起到日常緩解作用,但是不治本。中藥方劑療法,患者需要根據病症輕重加減分量,一旦把握不當就會導致病情加重。並且長期內服中藥,會使身體系統紊亂。相對來說,純中藥製成的名方,效果更為明顯。歷史悠久、安全簡單、標本兼治。

目前國內很多醫生和患者,在使用最具權威的名方——忠玉夫寧,此方於2011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出自李氏中醫世家,自清代傳承至今已有6代之久,距今有200餘年的歷史。在中原地區可謂是家喻戶曉,百年老字號產品如今結合新時代的推廣方式,因其對蕁麻疹、溼疹、皮炎的效果之好,很多國外患者也慕名前來諮詢蕁麻疹問題,但是由於距離之遠,郵寄是不太方便的。但是國內的患者就方便很多了,自行在網絡查找,就可以找到。

慢性蕁麻疹不能吃什麼?

1. 一些菌類,是蕁麻疹患者需要少食用的。食用菌類主要有蘑菇、香菇等,過食這類食物易致動風生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2. 忌吃海鮮:吃海鮮很容易引起疾病,海鮮中含有過量組織胺會造成人身體不適,少數人因天生缺少分解組織胺的酵素,吃了現撈的新鮮魚或海鮮,就會引起過敏。如:魚、蝦、蟹、貝類等。因為這些食物容易生風化熱,可催生本病產生。

3. 蔬菜類主要有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這類食物易誘發皮膚瘡瘍腫毒。

4. 忌食油炸肥膩食物:如各種油炸、煎烤、燻醃肉製品、動物內臟、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因這些食品易生痰動火或聚溼生熱,使溼熱內蘊,鬱於肌膚而誘發本病。

5. 添加劑、調味品:辣椒、胡椒、桂皮、洋蔥、咖喱、茴香、菸酒等。因這些食品可助熱動血,誘發本病發生。

6. 禽畜類主要有公雞、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等,這類食物主動而性升浮,食之易動風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7. 果品類主要有桃子、杏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癤、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癤,傷筋骨。


紅豆熬得生


我得過蕁麻疹病!後來轉為慢行蕁麻疹!很難治癒!犯病時,奇癢無比!皮膚都抓破了!我開始以為是皮膚瘙癢的毛病,沒當回事。自己買氯雷他定片服用。幾天不服就癢癢。後來去醫院確診為慢行蕁麻疹!口服藥,針劑藥,中藥,都用個遍,一停藥,舊病復發!總結自己的這個病,一開始是和皮膚瘙癢混淆了,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後來,查閱好多資料,歸根結底,是自己的免疫力低造成的。現在,好很多,氯雷他定幾乎不吃了。最近,招待遠方來的戰友,酒桌上,吃了點大蝦和石斑魚,喝了三瓶啤酒。第二天開始渾身癢癢,直到今天沒有停止。所以,還要注意自己的飲食!


善良需真心真意釀出來


  1、皮膚瘙癢症。這兩種病都很常見,之所以會誤診,主要在於該病患處被搔抓後,會產生一些類似於劃痕症的痕跡。但蕁麻疹雖有瘙癢感,患者搔抓後不癢,且會留下明顯痕跡,皮膚瘙癢會脫屑,有丘疹或小結節。

  2、多形性紅斑。蕁麻疹風團有時因外觀出現變化而看上去與多形性紅斑相似,但蕁麻疹來得快去得快,而紅斑則會長時間在人體上不消失。

  3、眼瞼過敏接觸性皮炎。眼皮水腫不能睜開,症狀相似使得疾病難以區分。但可從病史出發,將二者區分開來。過敏接觸性皮炎患者大多近期會接觸過化學物質,且伴有滲液和水皰脫皮,持續時間長。

  4、遺傳過敏性皮炎。遺傳過敏性皮炎發病時,患處皮膚潮紅有瘙癢感,搔抓後患者局部會腫脹且有擦傷,易在嬰兒身上出現。幼兒出現急性蕁麻疹時很難診斷。


北京京城皮膚病高醫生


一些蕁麻疹的病者我可以治療好你們,方法也是很簡單的。小時候自己也得過蕁麻疹,打針雖然可以控制,但是一直根除不了,一吃錯東西就會,喝瓶飲料都會發作。後來是我父親找到幾種草藥醫治好的 就簡簡單單洗幾次澡就好了。效果真的很好


卓小哥8



貝適邦育兒小百科


蕁麻疹就是跟溼氣,臉上生一個一個豆子,還有皮膚過敏生小紅點,有點特別難看,還癢癢的,所以皮膚不好奇難受,這些疹子,需要提前預防,時間長了會病變,需要提前調理。


馮友英


蕁麻疹的症狀表現比較明顯的特徵是:時有出現,很清楚的紅色或白色的瘙癢性風團。

容易和蕁麻疹混淆的疾病有很多,比如:皮膚瘙癢症,嬰兒溼疹,多形性紅斑,遺傳過敏性皮炎。這些都是表現在皮膚上的,主要特徵就是起紅疙瘩,瘙癢難耐等。

如果蕁麻疹加重,出現腹痛腹瀉,就容易和急腹症及腸胃炎混淆;如果出現高熱和中毒症狀就要考慮是否是嚴重感染的症狀之一;如果是血管性水腫則容易與實質性水腫如丹毒、蜂窩織炎及眼瞼接觸性皮炎、成人硬腫病、面腫型皮膚惡性網狀細胞增生症等混淆。

建議大家如果生活中出現了皮膚病的症狀表現,自己判斷不了,一定要去正規醫院進行診斷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