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什麼時候的笑算真正意義上的笑?

甜寶愛學習


Hello親愛的寶爸寶媽,蜜桃姐姐來咯!

嬰兒的微笑,尤其是第一次,是父母最值得紀念的時刻之一。寶寶大概在出生之前就會微笑了。嬰兒在生命的早期甚至在媽媽子宮裡就能微笑。但是這些最初的微笑不是有意的或是對任何事情的反應,它們是反射式微笑,類似於嬰兒在設備測試過程中手臂和腿的抽搐運動。不過,很快,小可愛會故意閃出他的第一個“真實”微笑。反過來,當媽媽回過頭來時,會傻傻地咧嘴笑。

寶寶微笑的意義

寶寶第一個真正的微笑說明了他的發展。這是他視力提高的標誌,他能認出爸爸媽媽的臉。他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已經成熟到足以消除反射性微笑,現在他意識到微笑是一種與他人聯繫的方式。小傢伙也開始意識到他的感受很重要,對周圍的人有直接的影響。他會用微笑來表達快樂、興奮、滿足和幸福。

何時可以期待寶寶微笑

寶寶兩個月大的時候,反射式的笑容就會消失,而他第一個真正的笑容會在三個月或6~12周之間出現。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時間來區分反射和真實的微笑。一般來說,當嬰兒睡覺或疲倦時,反射性微笑往往較短且隨機發生。另一方面來說,真正的微笑是對某些事情的反應,比如看到媽媽的臉,或者聽到兄弟姐妹高亢的聲音。

如果爸爸媽媽等著看寶寶的嘴唇捲曲,可以做一些事情來鼓勵她。經常和他交談(確保給他時間來“回應”),經常與對方保持目光接觸,並對他微笑。也可以做滑稽的表情或聲音,模仿動物的聲音和行為,在寶寶的肚子上吹氣,或者玩躲貓貓的遊戲,都可以按下寶寶的微笑按鈕。不過要注意不要過度,嬰兒正在發展調節情緒的能力,如果受到太多的刺激,他們會把目光移開。

剛開始,寶寶的微笑可能是受聲音和視覺的混合刺激。他可能會因為媽媽笑著唱催眠曲而微笑。後來,當寶寶的視力提高時,只需看到他最喜歡的人的臉就足以讓他綻放笑容。當寶寶從看到人們的反應中得到更多的微笑練習和享受時,他會開始增加聲音效果。開始時先咕咕叫,然後咯咯地笑起來。5個月後,寶寶可能會滿腹歡笑和興奮尖叫。

要小心的地方

雖然我們可能渴望看到小寶貝的微笑,但缺乏笑容並不一定意味著他不高興或是出了什麼問題。嬰兒會在不同的時間達到這個行為,有些可能需要幾個星期。但是如果寶寶3個月沒有微笑,也許需要查查看是什麼原因了。

不知道各位寶爸寶媽關於這個問題有什麼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進行留言哦~蜜桃姐姐等著你!ღ( ´・ᴗ・` )比心


蜜桃姐姐


嬰兒的微笑是第一個社會性行為。嬰兒的微笑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自發的微笑(0—5周),又稱內源性的微笑。在這個階段,嬰兒的微笑主要是用嘴來作怪相,這個時候微笑並沒有任何情緒表達,這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不穩定有關。

2.無選擇地社會性微笑(3—4周起),又稱外源性微笑,這時候的嬰兒雖然還不會區分那些對他有特殊意義的個體,但人的聲音和人的臉特別容易引起他們的微笑。3個月的嬰兒只要看到人臉就會綻露微笑,5個月後只對有笑容的臉綻露微笑。

3.有選擇地社會性微笑(5—6個月起),隨著嬰兒對人的認知能力的提高,他能夠認出熟悉的臉和其他人的臉,並對此能做出不同的反應。嬰兒對熟悉的人的臉會無拘無束地微笑,而對陌生人的臉卻帶有戒備。不會輕易展示微笑。

這是因而一般微笑的發展階段,因此在一個月內的微笑都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微笑,只有到了有選擇性的階段後,他們才會有社會性微笑。


心夥伴


每個小寶寶都是媽媽的天使,小寶寶對著媽媽微笑的時候也許就是媽媽們最幸福的時刻,就算哺育寶寶的日子有多麼辛苦,媽媽的煩惱也會隨著寶寶的微笑而釋懷的。


那麼,嬰兒什麼時候的笑算真正意義上的笑呢?

1.從出生到2個月的寶寶,動作發育處於活躍階段,寶寶可以做出許多不同的動作,特別精彩的是面部表現逐漸豐富。在睡眠中有時會做出哭想,有時又會出現無意識的笑,其實這些面部動作都是寶寶吃飽後安詳愉快的表現。

2.寶寶在三個月的時候,聽覺能力也逐步提高。當大人逗它的時候,他會非常高興的笑出聲音,併發出“啊、呀”的語音,這些特殊的語言是孩子與大人情感交流的方式,也是孩子意志的一種表達方式。



所以,我認為嬰兒三個月後的笑是屬於真正意義的笑。家長要多陪伴寶寶、多跟寶寶進行親子交談,這樣做不僅是對孩子最初的發音訓練,而且也是母子情感交流的好方式。


文海撈夢話育兒


自發的笑(0~5周)這種微笑常被心理學家稱之為“嘴的微笑”,有研究甚至認為嬰兒在出生2~12小時中,就會出現像微笑一樣的面部運動,這種微笑通常發生在嬰兒的睡眠中或睏倦時,是突然出現的,而且極細微,甚至難以覺察。最明顯的表現是:翹起口角,嘴周圍的肌肉運動。

  當他的生理需要得到滿足時,例如:吃飽了、喝足了,溫暖的環境中有著柔和的陽光和輕柔悅耳的音樂,他會發出自發的笑,以表示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的滿足。這個階段的微笑無論是因為嬰兒自身感到舒適,還是因為音樂或者得到身體的撫摸,都是一種因為環境或內部的原因所產生的微笑,與嬰兒的大腦皮層的皮下自發放電有關。但沒有真正的社會意義。

  出生1星期後,嬰兒在清醒時,吃飽了或聽到柔和的音樂,會本能地嫣然一笑。

  出生3周時,嬰兒在清醒時,身體得到父母撫摸,也會自然產生微笑。

  出生4~5周時,嬰兒聽到熟悉的聲音或雙手鼓掌時,也能產生微笑。

  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5周~3個半月)

  在這個時候,最容易引起嬰兒笑的是人的聲音和麵孔,尤其是看到大人的點頭、微笑和聽到愉快的聲音。

  到第8周時,嬰兒可以對著一張不移動的臉發出持久的微笑,但這個時候,他還不能對其他人的微笑進行區分。

  3個月時,嬰兒對正面面向自己的人臉,無論這個人臉是生氣還是笑,都會微笑,但對側臉面對自己的人臉沒有反應。

  這個階段的微笑本質上是嬰兒愉快的感覺的體現,嬰兒開始注意到外界環境中人的作用,表現出了沒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笑時眼睛特別明亮,眼睛周圍的皮膚也伴之皺起,有點手舞足蹈的樣子,嘴裡還發出咕咕的叫聲,彷彿在作“問候反應”。如果成人報之以微笑或與之“談話”,就會更加激起嬰兒的微笑。

  在這種社會行為性微笑發展的同時,另一種微笑也開始發展,那就是一種來自於認識世界的滿足感的微笑——認知性微笑。

  7~20周的嬰兒成功得到他人注意或重新得到他人注意時,就會出現“靦腆”的微笑。這種微笑就是一種來自嬰兒認識的滿足感,他們好像對自己的指揮和控制能力感到得意。到了3個月時,當嬰兒看到熟悉的事情時也會出現微笑。

  有選擇性的社會性微笑(3個半月~12月)3個半月以後,嬰兒越來越有能力分辨熟悉的臉和其他的東西,這個時候開始出現有選擇性的社會性微笑。所謂選擇性的社會性微笑,就是對熟悉的人笑得更多,笑容更加無拘無束。這種微笑是真正意義上的笑——出聲的笑,是一種喜悅而積極的笑。

  從第4個月出現出聲的笑開始,笑的數量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不僅是社會性微笑會增多,其認知性微笑也會增多。

  5個月以後,當嬰兒感到他們有能力讓某事情發生時,他們會更積極地微笑,這種微笑可能沒有任何社會意義,與任何人都沒有關係,這是典型的認知性微笑開始出現。

  除了笑的種類不同,隨著嬰兒年齡的變化,引起微笑的刺激也不同。

  4~6個月時,觸覺刺激(吹頭髮、撫摸等)最容易引起他們的笑容,但隨年齡的增加,這種刺激的吸引力會下降。

  7~9個月時,社會性刺激(藏貓貓等遊戲)比視覺刺激(人的面孔等)更容易引起他們的笑,這兩種刺激都比觸覺刺激引起的笑容要多,但這兩種刺激差異不顯著。

  10~12個月時,社會刺激和視覺刺激明顯高於觸覺刺激引起的微笑,但這個時候社會刺激和視覺刺激所引起的微笑沒有明顯差異,隨著發展,視覺刺激引起的笑容比社會刺激更多。

  在4~9個月的發展過程中,聽覺刺激(如聽到好聽的音樂)引起的微笑沒有明顯變化,但到了10~12個月,聽覺刺激所引起的笑容開始增加。

  在這些引起社會性微笑的刺激發展的同時,引起認知性微笑的刺激範圍也在發展。

  嬰兒在5個月發展認知性微笑時,他們微笑的來源是覺得自己有能力控制事情的發展,當嬰兒成長到7~9個月時,這種控制感的魅力最為明顯,這個時候嬰兒發展的感覺是一種興高采烈的體驗性的笑;在8個月以後,當嬰兒學會了新概念時,他們會更加得意地笑。此後,嬰兒的笑容就有了更多的自我認知的成分了。

  真正的微笑(12個月以後)

  到了12個月以後,嬰兒開始形成了直覺行動思維,語言能力也得到發展,開始有了最初步的口頭交流能力,所以嬰兒的社會性微笑和認知性微笑均日趨分化,微笑的內容也日趨豐富。

  18個月兒童的微笑,開始帶有積極的自我評價。

  到了2歲,兒童的微笑與簡單的幽默有關,當他看到媽媽將自己的牛奶不小心倒灑了,就會發出開心的笑。

  3歲時兒童的微笑,就會有了更多的精神價值的意義,如他們的微笑會帶有自豪和愛的感覺。


輕輕愛淺淺笑520


60天前的微笑是面部表情,60天到87天可以咧嘴了,到95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file_sign": "b20f0aae923dbf3ef22d0ec53e491c9d\

滾動的胖妞


研究表明,聰明寶寶對外界事物比較敏感,愛笑是他們最大的特徵之一。聰明的寶寶一般能較早學會笑,而且笑的次數也比較多。 從寶寶發育的進程來看,一般寶寶長到3個月左右就學會了笑。寶寶的笑分為“天真快樂效應”和“無人自笑”兩種。比如當他看到媽媽或者其他比較親近的人熟悉的面孔,新奇的畫片或者玩具等,寶寶都會一邊嘴裡啊啊地叫著,以便手舞足蹈地露出笑臉,這種笑稱為“天真快樂效應”。當寶寶吃飽喝足,精神狀態良好的時候,即使沒有外界刺激,寶寶也會不由自主地發出微笑,這種笑稱為“無人自笑”。 研究表明,天真快樂效應是

嬰兒

與他人交往的第一步,在精神發育方面是一次飛躍,對大腦發育構成一種良性刺激,被譽為智慧的一縷曙光。至於無人自笑,仍是嬰兒在生理需要方面獲得滿足後的一種心理反應,這兩種笑均有益於大腦的發育。基於以上理由,研究人員認為,如果父母多與寶寶接觸,在保證寶寶吃飽睡足,滿足寶寶各種生理需要的同時,再用歡樂的表情,語言以及玩具等激發寶寶產生“天真快樂效應”,這將有助於

寶寶智力開發


大風車書屋繪本分享


這有100個寶寶的笑,算大笑嗎?\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9b3000149b6e3d367f1\

航海小課堂


說是寶寶三個月之後,基本上就是可以逗笑的。三個月之前他還處在自己的世界裡,眼睛阿什麼都看不太清。三個月之後會看到人,物體,看到家人對他微笑,他也會發出微笑。我覺得這種就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笑容了吧。


伊寧玄雪


我們這裡也有這種說法,就是夢婆婆在逗孩子呢,其實這個時候的笑只是寶寶的一個表情動作,具體什麼時候寶寶知道笑一般都是在2個月以後吧,因為大人時常的引導,寶寶自己的大腦神經慢慢的開始發育也就會有了自己的表情了,但是發育的階段並不固定,有的發育的早,有的晚,我家的寶寶一直到了三個多月才開始有了自己的表情,在大人引逗的時候才會開始笑,不過一般來說三個多月就算晚的了。


茗惜521


我自己的寶寶出生幾天就會笑,但是都是在睡著的時候,真正會笑是兩個月的時候。區別就是一個是睡著的時候笑,一個是醒著的時候你逗他會笑會回應你,能笑出聲的話是100天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