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陽光操作,補課戛然而止!「新政」出台,微腐敗再現江湖?

圖/來自於網絡

【教書匠閒侃】

招生陽光操作,補課戛然而止!“新政”出臺,微腐敗再現江湖?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現代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校更是被譽為物慾橫流的世界上最後一塊淨土。可是,招生擇校,有償補課,職稱評定,收受紅包……這一切讓學校和老師陷入了“微腐敗”的泥沼,一度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招生陽光操作,補課戛然而止!“新政”出臺,微腐敗再現江湖?

毋容置疑,家長心目中,學校和教師是有權力的,權力甚至大到能決定孩子的未來,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權力是腐敗的源頭”,某些學校的校長和教師經不起物質的誘惑而置身其中,滋生了“微腐敗”。好友!你知道其醜惡的嘴臉嗎?

招生陽光操作,補課戛然而止!“新政”出臺,微腐敗再現江湖?

招生擇校“拿錢辦事”?

每到暑期“招生季”,具有教育資源優勢的“名校”校長、教務主任往往成為最受歡迎的人、最忙的人、最難約的人。電話不接,接了也是“我在開會”,通常不是至近的人很難聯繫到他們,即使拿著錢你也找不到要送的人。這個時候只有通過有“門路”的人引見,才有可能辦成“大事兒”。

職稱晉升“請客送禮”?

教師職稱評定的“貓膩”,當下可謂不言自明。眾所周知,每年分給學校的高級職稱名額少之又少,而符合條件的教師“人滿為患”。在同等資格條件下,就該考驗各自的額外功力了,請客、送禮、託人找關係,這本不應該在學校出現的現象都“紛踏而至”。

招生陽光操作,補課戛然而止!“新政”出臺,微腐敗再現江湖?

有償補課“花樣繁多”?

時下,個別教師受利益所致,額外補課收費現象屢禁不止。課堂上不講課後講,美其名曰“補課”,這已經屬於公開的秘密。很多老師,尤其是重點班的“高級老師”,將課堂上應該講的重點章節放到課後講,收取學生費用。“學生之家”“實驗小學”、“示範小學”等重點學校十分普遍。這裡得教師收費沒有標準,家長也不能或者不敢討價還價。

收受紅包“取之有道”?

如今,逢年過節,一些學生家長給教師送禮,希望老師給自己的子女以照顧,這一現象已經成為中小學校的“潛規則”。教師無形中忽視那些沒有送禮的學生,有的教師甚至以“禮”待人,有送禮的,給予特殊照顧,沒送禮的學生,可能還要疏於管理,甚至“冷漠無情”。

招生陽光操作,補課戛然而止!“新政”出臺,微腐敗再現江湖?

曾幾何,一些地方少數學校個別老師把學生安排座位當做創收的手段,一個星期或者3天調整一次學生座位,收到那個學生家長的紅包就馬上把那個學生調整到前排,沒有送紅包一個學期只能在後面座了。曾經有一個學生家長在和別人聊天時,苦笑說:“我送了300元的紅包老師,孩子只是在前排座位上面座了一個月”。還有的學生家長說,我的孩子身材不高,要座前面才可以看清楚黑板,但是沒有給老師送紅包,孩子始終座後面,這樣給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了陰影。

招生陽光操作,補課戛然而止!“新政”出臺,微腐敗再現江湖?

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尤其是招生擇校“陽光操作”,有償補課開除公職,職稱晉升拓寬通道……教育的“微腐敗”,逐步偃旗息鼓,銷聲匿跡。可就在年初,國家出臺了27條“教育新政”,“微腐敗”,再現江湖,大有後來者居上的“苗頭”。

縣管校聘“腐敗再生”?

“縣管校聘”,其改革初衷是為了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力圖變“學校人”,“編制人”為“系統人”。其實質是,為了廣大青年教師提供展示自我、參與競爭的平臺。更是為凝心聚力,激活教師職業倦怠的“一潭死水”。

招生陽光操作,補課戛然而止!“新政”出臺,微腐敗再現江湖?

可是當下,各學校將最差的教師拿出來流動。更有甚者,實行量化打分,其中,夾雜許多人為因素。更可怕的是校領導任人唯親、打擊異己。因而孕婦老師被“流動”,受工傷的老教師被“發配”,不聽校長話的教師“落聘”。很多時候,國家出臺的政策有良好的初衷,但一到執行層面就大大變樣。所幸,“縣管校聘”仍然處於試用階段,希冀將這一項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真正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

招生陽光操作,補課戛然而止!“新政”出臺,微腐敗再現江湖?

感謝好友百忙之中的來訪和支持,歡迎大家暢所欲言,關注,點贊,評論,收藏。請在這裡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