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邊關|離天最近的我們與他們

我們鏡頭下的他們沒有高大全,沒有偉光正,記錄的都是邊防戰士們最真實的一面。

阿里邊關|離天最近的我們與他們

“95後”戰士的手。

黝黑的面龐、枯槁的雙手,很難想象這些照片的他們才十幾二十歲,背井離鄉離開家人,來到西藏阿里——離天最近的地方。

每當我們乘車來到連隊和離開連隊的這一刻,他們眼巴巴地望著我們,眼中滿是期待和羨慕,這樣的景象讓我久久不能忘懷,以至於我不敢抬頭多看他們一眼。

來到邊防一線採訪的次數越多,心裡便越是愧疚,每來一次就給他們增添一份負擔。整整齊齊的房間裡,新換洗的被褥和床單還散發著淡淡的消毒液的味道,而我不能為他們貢獻毫釐,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知道,在天的另一邊還有一群可愛的人在那裡戍守著雪域邊關。

阿里邊關|離天最近的我們與他們

扎西崗邊防連巡邏官兵向點位前行。

隊列裡響亮的一二三四,訓練場上充滿血性的吶喊,但當面對鏡頭的時候,他們卻比小姑娘還要靦腆。其實這些戰士們不是很好採訪,每當面對面坐在一起的時候,目光中透露一絲茫然和疲倦。常年駐守在這片荒無人煙的凍土之上,確實會對心理產生一些影響。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大多數人想要的東西基本都能得到滿足,有的甚至更好,但就在同一片天空下,卻有一群人,連喝一口乾淨的水這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難以得到滿足,渾濁的河中抽出的是他們唯一的生活用水,每當打開水龍頭,飛濺出的水花夾雜著些許泥沙,拍打在他們的臉上,也拍打在我們的心裡。

他們的故事不勝枚舉,但今天我還是想說說鏡頭後我們的故事。

阿里邊關|離天最近的我們與他們

普蘭邊防連巡邏官兵頂風冒雪巡邏。

每次巡邏結束後,被汗水浸透的內衣,風一吹便緊貼著後背,凍得直打哆嗦,但跟著戰士們巡邏後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現在與他們圍坐在一起吃乾糧的時候,本來如同木屑般難以下嚥的壓縮乾糧,卻變成了山珍海味,戰士們說說笑笑好不熱鬧,這樣的氣氛瞬間驅散了所有的寒冷。此時此刻我不再是一名新聞工作者,我和他們一樣是一名邊防戰士,用自己的雙腳丈量著祖國的邊關。

記得有一次冬天,單位接到求助電話,有一位老人因為不明原因,吐血不止,此時已進入漫長的封山期,那裡已經成為了一個“雪海孤島”。經申請,直升機前往救援,但由於風雪大霧,連續兩天無法準確找到目的地的方位,直到第三天天氣放晴,我們才終於發現了這個被大雪覆蓋的村莊,茫茫雪海中,只能依稀看見星星點點的門窗,但真正讓我們發現目的地的並不是這些門窗,而是村民們在將近兩米的積雪中為我們挖開的臨時停機坪。

阿里邊關|離天最近的我們與他們

阿里邊防軍人。

原來村民們得知,我們無法確定目的地,全村用了兩天時間,挖出一個簡易停機坪,並在周圍插滿了彩旗,甚至將五顏六色的經幡纏繞在旗杆上,只為了給我們引路。

就在我們接上老人準備離開的時候,周圍的村民將直升機圍做一團,飛行員的脖子上掛滿了哈達,滾燙的酥油茶一碗接著一碗,有的甚至將自家的風乾肉和成袋的青稞塞進機艙,而老人的家屬握著我們的雙手熱淚盈眶。在我們再三勸說下,老鄉們才依依不捨的遠離飛機,讓我們安全起飛。這是我新聞路上最讓我感到震撼的一次經歷,我永遠無法忘記老鄉們溼潤的眼眶和口中的金珠瑪米,還有那風雪中飄揚著的經幡。

阿里邊關|離天最近的我們與他們

羅樂、宋寶鋒。

阿里邊關|離天最近的我們與他們

向文軍。

阿里邊關|離天最近的我們與他們

劉曉東。

阿里邊關|離天最近的我們與他們

曹雨。

我覺得新聞工作者,就是如同融合劑一般的存在,融入到他們的群體當中,和他們談笑風生打成一片,消除和他們之間的距離感,你才能瞭解到他們最真實的一面,這也是我這些年從事新聞工作最大的收穫。

記得剛到阿里的時候,荒蕪的山丘、皚皚的白雪、湛藍的天空,還有那群山之中孤立的哨所和營盤。這一切曾讓我感到孤獨與恐慌,但如今我卻對這片熱土愛得深沉,我在這裡經歷的點點滴滴都讓我無法忘懷,我忘不了戰士們滿是期待的眼神,忘不了風雪中飄揚著的五星紅旗,更忘不了老鄉手中潔白的哈達。我愛阿里、我愛我的祖國、我的腳下是邊防線,而我,便是界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