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父老鄉親》今晚收官 一部農村劇爲何贏得高收視率和好口碑?因爲真實,所以好看

由天津市委宣傳部與天津春天影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現實題材農村劇《啊,父老鄉親》,今晚在天津衛視播出最後一集。這部劇自開播以來,收視率、關注度持續走高,贏得觀眾口碑。應廣大觀眾要求,天津廣播電視臺將於10月10日起,在影視頻道每天22:15重播,每天播出2集。日前,該劇製片人張愛華接受記者採訪,講述這部劇拍攝幕後的點滴。他還透露,《啊,父老鄉親》第二部已經建組,開始籌備相關工作。

尋找打動人的劇本

天津春天影業的創始人、掌舵者張愛華,從海軍電視劇製作中心東海艦隊文工團退役之後進入影視圈,摸爬滾打了十多年之後,逐漸打開一片天地,由他參與投資、製作、發行的電影、電視劇項目,已經可以寫下一份長長的名單。兩年前,當他準備投資拍攝農村題材電視劇時,幾乎身邊所有人都不看好。張愛華對記者說:“投資拍了30多部劇之後,我就想拍一部能夠表達我個人情懷的劇。我一直在尋找這樣一個能打動我的劇本,當我拿到這部劇的劇本時,真的是如獲至寶。”

還原真實農村樣子

《啊,父老鄉親》的劇本改編自賈興安的小說《縣長門》,為什麼一眼就相中了這部作品?張愛華說,因為真實。“王天生這個人物是有真實原型的,這位老爺子現在80多歲了,還會武術。我們劇中講的很多事,都是老爺子親身經歷過的,包括劇中的那幾個壞人也都是真實存在的。一個基層幹部為了老百姓做了這麼多事,經歷特別傳奇。”

劇本的改編並不順利,張愛華請了十多位編劇來創作這個劇本,但效果都不好,最後還是請原小說的作者賈興安親自上陣。“我就是想拍一部真實、接地氣的農村劇。過去也有很多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但把農民表現得很‘低’。真正的農村不是這個樣子,農民也不是這個樣子。農村人其實很精明,很有頭腦。我們不想拍那種糊弄觀眾的電視劇。”

拍大戲群演入戲深

“這部劇絕對好看!這一點我非常自信。”張愛華說。為什麼這麼自信?“這部劇在北京的機房做後期的時候,工作人員都來看。剪輯師看的劇多了,很少有能吸引他們的。我們這部劇能吸引他們,這個很難得。”

這部劇沒有明星大腕兒,但為每個角色選的演員都那麼的“合適”,“我們這個戲最多的時候有8個副導演,他們都要負責甄選演員。每個張嘴說詞的演員都要面試,一個確定的演員後面可能有20個備選。我們的每一場戲都要排練。主演孫濤很謙遜,第一天演完就來問導演哪裡演得不好。整個拍攝過程孫濤越來越投入,把自己變成王天生了,下了戲也不換衣服,騎個自行車與當地村民們打招呼。有一場大戲,是村民送王天生離開,現場有500多人。那場戲導演喊停以後,孫濤蹲在地上哭了半天才緩過勁兒來。他的這種投入也感染了群眾演員,好多群演都入戲了,哭著來送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