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繳100%的養老保險和單位繳60%的養老保險相比,退休後哪種領取的退休金高?

阿米豆腐38368046


關於養老金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被很多人所關注,養老金的繳納可以由個人全部繳納,也可以通過在職公司來繳納,但是不管選擇哪種繳費模式,個人繳納也好還是繳企業職工社保也罷,在同樣的繳費年限、在同一年齡辦理退休,當年的繳費基數越高的退休金的領取就會越多,繳費基數一樣的話那麼退休金就一樣多。記住這麼一個觀點就可以了:退休金的領取是受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來影響的,這兩大方面是直接影響退休金多少的問題,除此以外的那些因素都是小方面。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講,在企業繳納社保,總的社保費企業承擔一部分➕個人承擔一部分,比如說:一年下來,自己個人繳納的社保費和企業為你繳納的社保費一共交了9360元的社保(按36000元的年繳費基數,其中單位繳納18%,個人承擔8%),也就是說在這一年所繳納的9360元社保費用中,有6480元交給了國家當作統籌基金,而剩餘的2880元計入了個人帳戶裡面去。ps:退休金=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和個人的繳費年限、歷年以來的繳費基數和當地的社平工資有關,而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本金➕利息)÷139)

而個人繳納社保雖然是按照100%繳納的,但是依然也會分成兩個部分,即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同樣舉個例子:個人一年繳納的費用為7200元(按36000元的繳費比例,比例按照個人繳納比例20%計算)其中在這20%裡面的錢會再被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12%的統籌基金,另外一部分是8%的個人帳戶,而在個人賬戶中的錢依然是2880元,也就是說無論是企業繳納還是個人繳納,在最後納入個人帳戶中的錢都是一樣的,而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和上面的是一樣的。這樣下來,兩者相比較,在年繳費基數和退休年齡一定的情況下,最後的退休金也是一樣的。

上面只是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家,退休金的領取是和每個人的繳費基數、退休年齡和繳費時間有關的,也是受它們幾個因素的影響的,但是題目中未能給出具體的一些數值,也是無法來進行很詳細的比較的,具體情況希望有需要的人帶入數值就可以了。

上啥班,幫助你在職場裡做得更好。歡迎小夥伴們關注上啥班官方賬號,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App


個人交100%的養老保險費和單位交60%的養老費相比,退休後哪種領取的退休金高?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 首先我們看看影響退休工資的幾大因素:辦理退休時候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個人賬戶累計額(有利息)、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個人繳納100%檔次與單位交60%相比,主要比較其中個人賬戶儲存額及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


在重慶個人名義買職工養老保險100%的檔次是按照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乘以20%來計算需出個人要出的錢,上年社平乘以8%計算出來的金額是放到個人賬戶裡面。

而在單位買交60%檔次,是按照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乘以60%乘以8%計算需要個人出的錢。自己繳納的這部分也是直接進人個人賬戶的。


明顯的看出來,個人交100%進入個人賬戶的錢要多於單位交60%。繳費的基數也高於單位交60%,從而使本人指數化平均工資也高。

如果是同一個人比較,個人繳納100%的退休後領取的退休工資較高。不過同一個人也不可能一直都是個人繳納100%檔次,也不可能一直都是單位交60%。所以這種比較只能是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進行比較,否則這種比較是沒有意義的。一旦退休時間發生變化,都可能直接影響到退休工資。


嘮嗑職場


小新社保顧問為您解答:

總結一句話:個人繳與單位繳企業職工社保,同樣繳費年限下,在同一年齡辦理退休,繳費基數高的退休金更多,繳費基數一樣退休金就一樣,雖然個人繳得100%自己掏腰包,而在單位繳的自己只要出30%至40%的錢,單位承擔60%至70%。(每個省份繳費比例有差別,即單位與個人承擔百分比有差別)

詳解如下:


  • 個人交社保(即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雖然是100%自己掏腰包,但同樣把錢分割為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兩部分。
舉個大白話例子:你每年個人交了5000元的社保(25000的年繳費基數20%的繳費比例),會強制分為兩部分,3000元交給國家(即統籌基金,基數的12%),2000元存在自己社保虛擬的儲蓄賬戶上利滾利(即個人賬戶,基數的8%),60週歲退休後,退休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和你繳費年限、歷年繳費基數、當地社平工資正相關,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本金+利息)➗139(60週歲退休)
  • 在企業交社保,本身就是企業承擔一部分、個人承擔一部分。

同樣舉個大白話例子:你和單位每年共交了6500元的社保(25000的年繳費基數,單位18%個人8%的繳費比例),其中單位的4500元交給國家(即統籌基金),你自己從工資中代扣的2000元存在自己社保虛擬的儲蓄賬戶上利滾利(即個人賬戶),同樣60週歲退休後,退休金計算方法和上面說的一模一樣。

提醒下:不管以兩種方式的哪一種交社保,全國統一都是把繳費基數的8%算入個人賬戶裡的。

兩者比較:

都在60週歲退休,因為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均一樣,所以基礎養老金一樣。個人賬戶中的錢也是一樣的,所以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是一樣的。最後退休金就一模一樣了。

其實個人交社保政府是兜底的,所以各地個人交的繳費比例會低點。

上例是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比較,現實中,各個地區個人和企業的繳費基數基本都是不一樣的,同樣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高的一種退休金會更高。

最後提醒下,一些地區,個人交社保的女性得55週歲退休,而在企業交社保的女工人是50週歲退休,記住一句話:

越早退休越好,不要問我為什麼。

最後分享個交社保的小技巧:如果你所在的地區有設一個保底的最低退休金標準,且你只想交15年,糾結自己交還是掛靠企業,果斷選交的錢少的,因為到後面退休金都一樣!


歡迎關注本號“小新社保顧問”,為您提供最大白話看得懂的社保政策解讀,分享最實用的社保小技巧。


小新社保


個人認為:100%繳費的退休金高。下面看一下我的分析過程:

一、個人賬戶餘額情況

張三個人百分百繳費,社會平均工資是60000元,靈活就業人員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二十繳費是12000元,雖然個人交了12000元,但是,計入個人賬戶的金額是4800元,計入統籌賬戶的金額是7200元。

15年個人賬戶餘額是4800*15=720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72000/139=517.99元

李四則是單位繳費,再看一看他的情況是怎樣的。百分百繳費的話,個人承擔8%是每個月400元,這個是數是社會平均工資除以12是月工資,然後按照月工資的8%就是400元,但是,李四也許是因為工資低於社會平均工資吧,按社會平均工資的60%交的話,月計入個人賬戶的金額則是240元,年計入個人賬戶的金額是240*12=2880元。

15年個人賬戶餘額是2880*15=4320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43200/139=310.79元。

二、基礎養老金情況

張三的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5000*(1+1)/2*15*1%=750元。

李四的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5000*(1+0.6)/2*15*1%=600元。

張三的養老金就等於517.99+750=1267.99元;李四的養老金等於310.79+600=910.79,兩者月養老金相差是1267.99-910.79=357.2元。

通過計算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是百分百繳費的退休金高,個人理解,難免有疏漏之處,歡迎溝通交流。


財富滾雪球


單位上交養老保險費是按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為基數,個人月工資高於社平工資的按個人月工資為繳納基數。

個人即靈活就業人員是按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為基數。

下面按繳納的基數分析一下:例如,上年度社平工資是6000元/月。

靈活就業人員按100%繳納,每月上交600元,其中按8%比例,等於48元/月計入個人累計賬戶中。

單位人員按60%繳納,每月上交360元,其中按8%比例,等於28.8元/月計入個人累計賬戶中。如果,單位按個人10000元/月工資,按60%繳納,就與上述靈活就業人員的繳納持平。

由此,按哪種比例形式作為繳納基數,一目瞭然。但是,靈活就業人員是以100%比例,每月按全額支付;單位是以60%的比例,每月單位按20%和個人按8%分別支付。

可見,就你提出的題主,個人繳納的多,與單位繳納的少,是不一樣的。供參考。


鬆鬆155292138


個人社保以100%繳費,單位以60%的繳費標準,最後那種繳費比較合算?對你提出的問題,我個人是這樣看的,個人繳社會養老保險費跟企業職工所繳費是有所區別的,為什麼呢?因為個人自己繳費是屬於靈活就業的所繳費用,他的全額費用都是自己買單,而且你所繳費100%也僅僅是兩大保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其中養老保險的20%是統籌賬戶,8%僅是個人帳戶。企業職工所繳費用他是根據上年度的平均工資的總額而所繳60%,同樣企業也是20%是進入統籌帳戶,個人8%是在自己工資中減去的。所以說企業與個人所繳是有區別的,但是到退休之日按照計算方法,我估計|00%與單位60%的差距不會太大。因為企業職工雖然是60%但是他是依據上年度平均工資的總額,只裡面各企業平均工資的總額都是不一樣的,有多有少。這就反映出同等工齡同時退休,為什麼會出現工資的高低所分。僅是個人觀點,希望供同討論。如有新的看法,請在下方評論區參與評論!


顧雲孫


簡單打個比方,因為個人繳費的費率是20%,如果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10000元,你按100%這檔繳費是4000進入個人帳戶,其餘進統籌帳戶。60%那檔單位繳費,是按28%費率,假定單位繳20%的6000進入統籌帳戶,你自己只繳2400元進入個人帳戶。在計算養老金時,基礎養老金的係數是1.0和0.6有差異,個人帳戶的錢同是除以139個月,被除數4000和2400有異,答案就很明顯。但領的錢儘管是多,但你是繳了10000元,人家才繳2400元。

我有一個建議,如果你是國企改制下崗失業以靈就人員身份繳納養老保險的,自己按60%那檔繳費是最合算的,人家作過對比,自費繳100%那檔和繳費60%那檔,養老金的差距並不是40%。因為政府有一個政策,靈就人員的基礎養老金係數不能低於0.8,即繳60%那檔也可以按0.8.的係數計發基礎養老金(當然繳多也多領.),所以低繳與高繳在計發養老金只有20%的差距加上你多繳的個人帳戶的錢也多一點而已。


執君之手觀日落月升


我們國家社保交費的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時間越長,退休待遇越高;交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也越高。

98年之後參加社保的年輕人,退休待遇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種。

雖然我們的養老金要求交費滿15年才可以領取,實際上繳費滿15年之後,我們每交費一年都可以提升我們的退休待遇水平。

如果按照百分之百基數交費,我們多交費,一年可以領取1%的社會平均工資加提升的相關個人賬戶養老金。

按照60%基數交費,一年可以領取0.8%的社會平均工資加提成的相關個人賬戶養老金。

60%基數交費劃入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會比百分之百低40%。

所以,總體看來我們肯定是通過百分之百基數交費待遇高。

為什麼有人會這麼問呢?因為,現在有一部分企業給辦理勞動關係,可以代交企業五險,而企業交納保險,一般享受不到國家對靈活就業人員的照顧,比如青島市的企業交費比例五險,總體會在百分之39左右,而通過靈活就業人員交費,養老保險是20%,比企業保險低一半兒,即使養老加醫療也僅僅是30.8%。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省下的錢,交更高的繳費基數。

而且企業代繳還要收取代理費,所以千萬不要相信企業代繳就能夠提升養老金的這種謠言了。


暖心人社


按照100%基數繳費,將來領取養老金要高,這體現的是“多繳多得”原則。但是,前提是兩種情況下其他條件完全一樣。

所謂其他條件完全一致,是指投保和退休所在地區相同,投保時間和年限相同。也就是社平工資和計算養老金的繳費年數,這兩個因素保持一致。

在這個前提下,二者養老金的差異,就在於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塊。

一、基礎養老金。

按照100%基數繳費,基礎養老金=(1+1)÷2×繳費年數n×1%×退休上一年度社平工資S=0.01nS。

按照60%基數繳費,基礎養老金=(0.6+1)÷2×繳費年數n×1%×退休上一年度社平工資S=0.008nS。

假設n為20年,S為10000元/月,那麼二者就分別為2000元/月和1600元/月。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計入個人賬戶的金額是繳費基數的8%。

按照100%基數繳費,個人賬戶累計金額為G,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G÷139。

按照60%基數繳費,個人賬戶累計金額為0.6G,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0.6G÷139。

假設G為10萬元,那麼兩種情況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分別為719元/月和432元/月。

把以上兩部分差異合計計算,就是領取養老金的差異。按照以上估算給定的數據,那麼兩種情況的差距就是(2000-1600)+(719-432)=687元/月,一年差距8244元。

最後說明,以上回答只是舉例說明,並不代表真實情況。真實的差異,取決於退休上一年度社平工資數和個人賬戶累計金額兩個因素。


巴九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