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利率已經上浮到6.3%了,現在買房還值得嗎?

用戶74625113822


買房是否值得,與剛需有關,與房價有關,也與你的收入有關。儘管銀行貸款利率上浮,對於剛需者來說,仍然要買房,總不能租一輩子的房,而且許多人都不喜歡將房租給年老多病的人,那麼不買房老了怎麼辦?除非去養老院,但中國的傳統,大部分人仍然不喜歡去養老院,有句話“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正說明了家的重要性,也就是房子的重要性。



坤鵬論查詢了最新的央行貸款利率,貸款五年以上利率為4.9%,當然個別銀行的貸款利率確實達到了6.3%,我們貸款時可以不選擇這樣的銀行。就算是別無選擇,那買房值得嗎?假如你是個男人的話,連房子都沒有,反正是不好娶媳婦,這就是中國的現狀。所以剛需住房,你又可以付得了首付,你的工資償還貸款還能剩下一部分夠日常開支。這種情況下,坤鵬論建議你買房子吧。

哪種情況下不值得買呢,貸款炒房的人需要小心了,國家提出房住不炒,沒準哪天出臺房產稅,貸款利率那麼高,弄不好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再有的人掙得實在太少,即使父母幫著拿出首付,貸款利率增加,每月還貸款都吃力,這類人購房需要謹慎一些為好,別頭一熱,貸款買完房子,光顧著還貸款了,飯都吃不上,你說要房子有啥用呢?


坤鵬論


銀行貸款利率已經上浮到6.3%了,現在買房還值得嗎?值不值得買,我們來算一筆賬就明白了。

全國的房價北京最高,北京的房子最好租,我們就以北京為例來為大家算一筆賬,銀行將房屋貸款利率已經上浮到6.3%了。以北京在南三環的一個出租的小房子來計算,目前房價是400萬元,租金是每月4000元,一年房租是48000元。按房價400萬計算,每年的投資收益率是1.2%,支付銀行利息6.3%,實際上是每年虧損5.1%,算清楚這筆帳之後,大家就明白了現在房子不能買,10年,20年前我們買房子是因為房子在上漲,能上漲,房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目的不是為了租房賺錢。

現在房子不可能上漲了,還會下跌。這筆賬就要算清楚了,也就是說,現在買房光銀行的利息減去租金後,你每年還要虧損5%,這還是房子最好租的北京,小城市的租金更低,每年虧損的比北京還多。

有人會說,北京的房租沒有這麼便宜,如果是月租金一萬元的房子,房屋的價格在一千萬,你每年的租金收益率是不變的,也就是說,你的房租越高,房價肯定是越高的,房租越高的房子房價更高,你的虧損更高。所以,現在的房子是肯定不值得買的。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此前已經有一輪房貸利率上調,這次動手的是堪稱國內房價最高的深圳。

7月25日,建設銀行深圳分行住房貸款首套房利率由基準利率上浮10%調至上浮15%,二套房上浮至20%。此外,對於近兩年貸款(包括信用卡)逾期兩期五次以內的,上浮25%。至此,四大國有銀行、招行、中信等銀行在深圳房貸市場的首套房利率已全部上浮15%,二套房上浮20%。

由於在深圳房貸市場,國有四大行和招行的市場份額較大,所以這次房貸利率上調是非常有代表和導向性的。

下面就來討論討論為什麼不建議買房?

世界上所有的危機本質都來源於債務。目前國內政府和企業部門的債務和槓桿率多年來一直都居高不下,處於高危邊緣。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迫切需要去槓桿。然而樓市的槓桿泡沫不可能一下子刺破。怎麼辦呢?慢慢來,邊拖延邊消化。

首先,政府抬高地價,國企控盤,銀行放水,居民加槓桿,抬高房價,棚改貨幣化,大量資金進入房地產,然後限售,凍結流動性,去槓桿,鎖住大量資金,徵稅...一整套流程下來,perfect!

然而這一切都是在迴避一個問題:貨幣超發。2018年3月份,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人民幣廣義貨幣供應量達到173.99萬億元。按照當月匯率折算,人民幣廣義貨幣供應量(M2)為27.67萬億美元。

如果不能解決,那說白了就是債務轉移過程罷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解決的那一天,我相信也是樓市值得進入的那一天。

當前樓市是一個很糾結的市場:熱點城市各種限,上調貸款利率...然後這裡又要搶人拉剛需。所以在這種既要調控又要“託底”的背景下,監管層對於樓市的態度就是:只許有限制的進,但不許出。

目前中國的樓市總市值超過了430萬億,是GDP的5倍,世界平均值的1倍,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2.5倍。哪怕其中4%套現,其當量都與我國外匯儲備總額相當。

所以監管層從2016年國慶後到現在,結合當前的mao-yi-zhan、歐美重新建立貿易協議等嚴峻國際環境,本輪如此嚴厲的調控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次不剎車,未來可能就沒機會了。而如果我們在這時上車,我只能說,是非常不明智的。

2010~2017年的居民儲蓄存款增長與可支配收入之比從25.4%下降至12.7%,降幅達到了一倍;同時,居民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已升至49%。這意味財富正在空心化,只是在存量博弈罷了。

老百姓把存款、理財的錢交給銀行和機構,銀行和機構將錢貸給開發商,開發商買地再賣給老百姓,開發商回了款,老百姓轉手賣了房,“雙贏”,然後更多的資金又流入樓市,開發商拿更多的貸款,買地再更高價賣給老百姓...

羊毛最終出在誰身上,我想大家很明白了。

一邊是內需消費萎縮,一邊是樓市泡沫。我們相信監管層有能力化解風險,就像上帝給你關上一道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辦法總是有的,窗子總是有的。但我們需要擔心的是,如此天量貨幣帶來的經濟“虛胖”,能擠過這扇窗嗎?


小白讀財經


評論員門寧:

現在房貸利率不斷上浮,6.3%相當於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了30%,與過去下浮15%比,貸款成本提高了超過50%。這個時候買房,這上浮的30%會一直存在,直到房貸還完為止,因此這種利率條件下買房是不划算的。

目前很多人買房的時候,竭盡所能貸款,每月的收入基本全部用來還貸款了。但是要知道,目前的基準利率水平基本是歷史最低了,未來有極大可能上調。利率上調的過程中,月供也會隨之上升,部分收入不穩定或者槓桿太高的購房者很可能負擔不起房貸了,屆時可能會引起斷供。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這樣發生。

因此如果打算買房,房貸利率上浮30%時並不是一個好時機。

目前許多城市的房價開始鬆動了,筆者的家鄉的房價2016年開始暴漲,之後就一路上揚,上漲了1倍多,到了今年終於也熄火了,房價從高點下降了15%,大約回到了2017年3月的位置。

有購房打算的朋友,可以再等一等,等到政策明晰時再出手。


首席投資官


房貸利率還會繼續上升,現金流有問題的話,壓力會非常大。

首先說明下,目前房貸基準利率是4.9%,不過基準利率就別想了,隨著美國不斷加息,國內資金成本也水漲船高,否則有那麼便宜的錢,不都跑美國套利去了嗎?

最新發布的房貸利率顯示,目前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是5.6%,相當於基準的1.14倍,也就是上浮14%。

據統計,533家分行中,193家上浮10%,佔比36%。

161家上浮15%,佔比30%。

106家上浮20%,佔比19.9%。

20家上浮25%,8家上浮30%,可以達到6.3%的利率,比例是相當小。

大多數房貸利率還在5.6%上下浮動。

所以,雖然房貸不斷上漲,但是目前看還並不是特別的高。貸款給企業,公司的利率,要比房貸高多了,普遍都在6%以上。而如果你去找螞蟻借唄或騰訊微粒貸,成本少則萬3,多則萬5,年化在10%到18%之間,比銀行貸款高多了。

所以,很多人都明白,銀行貸款是一個人能從國家或公司裡借出來最便宜的錢了。

當然,以前更低,很多炒房的通過貸款,抵押,都獲得了一定的財富。現在,黃金期已過,房貸還會繼續上浮,即便你已經貸款了,以後利率還會上浮。房貸是長期貸款,一般人至少都會貸至少10年以上,未來幾年房貸利率肯定是上升週期,如果沒有穩定工作和現金流,如果投資買房,一定要小心了!

每天堅持原創,已經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些鼓勵,關注,點贊,留言都可以!感謝讀者,感謝粉絲的長久陪伴!

趙冰峰


據我所知,現在全國平均房貸利率沒有樓主講得這麼高,平均也在5.6%左右,即使這樣,但是與去年的房貸利率85折相比,還是漲了20%以上。但是目前買房的人還是很多。原因無非有二。

一、房貸利率上行已是大趨勢,現在不買房,以後買房的房貸利率支出可能更大,所以趁著房貸利率還沒有進入高位的時候買房,有些人覺得很划算。二、現在的房貸利率總體上還是處於低位,與2014年最高的時候7%以上,那還是比較低的,所以大家都要去買房。

不過,如果銀行房貸利率上浮到6.3%了,無論對剛需和炒房者來說,都會是一個沉重的壓力,因為這個房貸利率水平已經由原來的低谷,爬到了中檔了,房貸利率不便宜了,而且趨勢是向上的,那就會首先把投機性購房者給趕出市場,剛需可能還會咬牙買房。不過買房後的壓力會越來越重。


我國房價上漲的很大原因就是房貸利率過低,而房價漲幅又過快,這給投資和投機者帶來了難得的賺錢機會。而現在,這樣的好機會正在過去,下半年房地產可能會降溫。所以在房貸利率上升的階段還是不要買房為好,建議再看看後續的房價走勢。


不執著財經


  如今的房貸利率出現上浮再正常不過了,因為今年以來銀行也缺錢,要不也不會不斷的進行降準了。而如今的利率市場側重於利率雙軌制,央行給出基準利率做參考,商業銀行可以自由的上浮下浮利率。

  當市場資金短缺,按照自由市場的供求關係,那麼利率上浮也就在所難免了,畢竟相應的存款也會上浮。

  而如果房貸利率上浮到6.3%,那麼即上浮幅度為6.3%/4.9%-100%=28.6%,相對整個市場而言,上浮利率偏高了。

  但這種偏高並不是利率太高,而是上浮太高,因為上浮是基於貸款基準利率而定的,即上浮空間不變。當基準利率上漲會跟隨上漲,比如五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漲了6%,那麼房貸利率就是6%*1.286=7.716%。

  如上圖,為歷年的基準利率,從中不難發現,6.3%的貸款利率並不算高,在2011年光基準利率就高達7.05%。但是對於上浮來說就很高了,雖然2011年基準利率高達7.05%,但是通常會出現打折現象,當然這個打折幅度也是不變的,即當時如果打折,那麼還到現在利率要低於4.9%。

  所以說,房貸利率不是高在6.3%,而是高在上浮的幅度上。

  而至於買房值不值得,看個人的經濟情況。如果房子是買來自住的,那就如買件衣服,是一種消費品,然而在購買方面,有些人會選擇商場,有些人會選擇淘寶,選擇商場或名牌的人會過度擔心價格太高嗎?

  如果不是自住,而是炒房,那麼個人覺得就非常沒必要了,因為房貸利率上浮太高會導致交易清淡,而交易清淡房價大幅上漲就不存在可能了。但如果是冒險的投資者,看好以後貨幣供應寬鬆,房貸利率不再上浮,甚至打折,而房價還會不斷往上漲,那麼對於投機者來說,6.3%的融資利率並不是很高。

  那以後的基準利率出現上調的可能性大嗎?並不是很大,經濟要發展,或者說經濟要較為健康的穩定增長,那麼基準利率是要不斷往下調的,因為這樣有利益企業貸款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實際上,我國五年及以上期限貸款的基準利率一直往下調,如今的4.9%已是歷史低位,但跟發達國家的貸款利率相比,仍處於較高水平,比如美國自去年以來加了五次息,但作為銀行同業拆借的聯邦基金利率也就1.75%,而我國上海銀行間拆借利率(Shibor)隔夜拆借利率卻高達2%。(上圖為三月份美國銀行存款利率)

  如果基準利率繼續往下調,那麼如今的6.3%,以後也會跟著基準利率往下調,低於6.3%。而工資卻是不斷往上漲,對於有購房需求的家庭,也就沒有所謂的高了,因為誰也不知道在未來住房調控中,房貸利率是繼續往上浮還是下浮。


三人聚眾


銀行貸款利率已經上浮到6.3%了,現在買房還值得嗎?

近來,關於樓市的調控政策越來越緊,其中一項重點就是限貸。買房是否值得的問題,要區分來看。

1.對於剛需買房一族來說,即使不值得,恐怕也沒有辦法。畢竟要住房子,只要沒有超出特別大的限度,也就是難以承受的地步,恐怕還得要考慮買房子。但是貸款利率的上浮,的確增加了剛需買房的負擔。當年,我買房的時候,也是千方百計地迴避商業房貸,就是為了可以享用公積金的低利率,這可是節約一筆錢的。

2.限貸的信號與措施已然相當明顯。過去買房時,不僅利率要低一些,甚至還有優惠措施。現在不僅優惠措施沒有了,還在提高貸款利率。尤其是讓一些人感到不安的是,貸款的速度也在下降,時間拖得越來越長。

3.炒房的風險已經很大。關於這方面的警示其實已經很多,有棚改政策調整的,有部門整治樓市亂象的,有地產股走跌的,有房企宣佈退出樓市或收緊的,有樓盤價格腰斬50%以上的,如此等等,已然是相當明顯。但是有人就是不信邪,可能非要等到吃大虧時才會夢醒。

4.關於樓市的調控,請不要傷到剛需買房者。採取限制類的措施,可能會起到一些作用,但也可能傷到真正的剛需者。

5.如果我們的注意力不過於在房子上,幸福感會增加一倍以上。今天,我們太關心房子了,這是應該的,因為人們需要一個安居的地方。但是如果太關注了,要麼是買不起、住不起,要麼是成了投資品,大家都在炒作它、糾結它。


碧翰烽


不值得,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算術題。

我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對比下

假設目前你想買一套200萬的房子,首付三成60萬,貸款七成140萬,貸款期限30年,還款方式,等額本息。(備註目前銀行貸款五年期以上基準利率是4.9%,各銀行在實際辦理的時候,會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

1、如果按照基準利率貸款,你的利息總額是128萬左右。首付加本金加利息=328萬左右。


2、如果你辦理140萬的貸款,利率上浮到6.3%,那對應利息總額是172萬左右,首付加本金加利息=372萬。


可以看出利率上浮到6.3%之後,你要多出差不多44萬的利息。

單從這個數字上看,你多出這麼多利息,就非常不划算。

我們再進一步來看下為什麼說不划算?

你現在買房可能擔心未來房價會上漲,或者是目前開發商給你做了打折優惠,房價比平時要少一些。

但是你不要忽略一個因素就是未來貸款利息可能會下降,雖然目前貸款比較緊張,但是預計未來銀行房貸額度充足的時候,或者是房貸政策調控寬鬆的時候,貸款利率可能會迴歸到基準利率水平。

我們來做一個假設,假設未來2年房價上漲10%,那你目前200萬的房子總價就是220萬,但是房貸利率迴歸到基準利率4.9%,甚至打折利率。

那我們來算一下220萬的房子按照4.9%的貸款利率,首付三成66萬,貸款7成154萬,貸款30年等額本息還款,對應的利息是140萬左右,首付本金加利息=360萬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未來兩年,即使房價上漲10%,但是利率降低,那你買房的總成本仍然比你按照目前6.3%購房的利率少12萬。



就算未來房價上漲10%,房貸利率下降到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5%,那你對應的利息就是148萬左右,首付加本金加利息=369萬左右,這個成本仍然比你目前按照6.3%的利率買房成本要低。



所以正常情況下,你按照6.3%的利率貸款是不划算的,除非你所在的城市,預計未來房價會有較大幅度的上漲,或者目前開發商給你較大購房打折優惠,比如八折。


貸款教授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套房貸利率已經連續17個月上漲

據統計,最近一次房貸利率上漲是在2017年的1月份。目前全國首套房貸利率已經上漲到6.3%,相當於基準利率的1.135倍,相較於去年同期水平上漲30%左右。由此可見,房貸利率的上漲並不是一種偶發的暫時性行為,而展現出長期性。這也從另一個側面看出,政策面上對於房地產維穩的決心。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全國首套房貸利實行“因城施策”策略,因此每個城市都不盡相同。其中,二線城市的上漲幅度已經遠遠超過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利率的大幅上漲,直接拉昇了整體的平均利率。而一線城市利率在上一輪大幅調整後,已逐漸恢復平穩。也就是說,對於二三線城市而言,房貸利率所帶來的影響將更為明顯。

房貸利率上升直接提升購房成本

從依靠房貸、支撐貸款,到不斷提高房貸利率,各大金融機構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實施了政策上的大轉變,這樣也讓很多未來的購房者不知所措。利率的上升,最明顯的就體現在需要貸款的那一群人身上。他們每個月可能要付出去的貸款金額更多,間接的提升了房產持有的成本。

提高房貸是從穩定金融秩序、減少投機泡沫出發的,意圖通過這一強制措施,使大量炒房的投機資金離開房地產市場,從而使房價能夠維持穩定,並有機會迴歸理性。但在這一過程中,由於房貸利率的提高具有全局性,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傷害到了剛需人群。

高利率的政策環境下,購房已經不是最優策略

目前除了限購限售等政策外,還通過金融機構對房地產市場進行穩定,漸漸減少泡沫和槓桿率。因此,在這樣嚴峻的政策環境下,普通家庭並不適合進入房地產市場。如果不是剛性需求的話,完全可以再等幾年,再選擇購房。

而對於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生活的廣大青年而言,購房更不是一件想買就買的事情。此時,一定要清晰的計算購房所帶來的成本與收益。在租購同權下租到的房產也能擁有購房者相同的權益,租房也不失成為一個好的選擇。當然了,租房選擇租房平臺更加重要,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網打盡,房源多,房源真。全平臺房源超過1000萬套,實時可租房源20萬套,在上海我們的房源數量比第二名租房平臺領先2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