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查一次華爲,A股成驚弓之鳥!別害怕,安心拿著這些股過節!

美國查一次華為,A股成驚弓之鳥!別害怕,安心拿著這些股過節!

早間有關華為被美國調查的新聞一出,在各個自媒體從業者的助威下,滬深兩市個股應聲而跌,而且不斷擴大跌幅,到尾盤已經吃掉了本週所有的漲幅。

美國查一次華為,A股成驚弓之鳥!別害怕,安心拿著這些股過節!

據報道,美國三大政府機構司法部、財政部和商務部正對華為展開調查,調查後者是否違反了美國的制裁令,向伊朗出口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華為已經收到來自美國商務部和司法部的行政傳票。如果找到華為違法出口的不利證據,美國政府可能會對華為進行行政處罰和商業制裁。

【調查起因】

針對此次調查,今日各大媒體皆表示出關切,認為在中美貿易及處罰中興的前提下,三司會審華為,是美國在雙方貿易談判之前的下馬威和攻心戰。

美國總統特朗普崇尚里根總統單邊遏制主義,在大選期間就多次宣稱要大幅提高關稅,來解決中美鉅額貿易逆差問題。今年3月初,他正式提出要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500億美元的懲罰性關稅,並禁止中國企業在美國併購投資,希望將美中貿易逆差縮小1000億美元。但特朗普一邊宣佈要大打貿易戰,一邊又多次主動暗示要和中國進行貿易談判。

有媒體分析認為,特朗普會和當年的里根政府一樣,通過系列看似瘋狂的“暴力重手”來影響談判桌上的心理平衡。

分析人士所說的中國近期承諾降低汽車進口關稅與合資企業限制就是向美國伸出的橄欖枝,但這不光沒有換來美國的糖,還再次迎來了再查華為的這支大棒。

美國調查華為的原因除了貿易談判施壓外,還有保護國內企業的因素或者按照美方說法是華為戰略威脅

相對於原本就在美國運營多年、手機業務蓬勃增長的中興而言,華為才是美國政府最為忌諱的中國通信巨頭。華為是全球最大的網絡設備提供商和第三大手機廠商,更是最有可能挑戰美國在5G通信時代技術話語權的中國通信巨頭。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正在聯合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等盟友,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華為在這些國家的業務擴張。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政府否決了博通斥資1200億美元收購美國通訊與芯片巨頭高通的交易,同樣是擔心交易可能影響高通未來的研發投入,給華為帶來在5G通信時代的技術趕超契機。

長期以來,美國官方都給華為公開掛上“與中國政府存在關係,可能替中國政府竊取信息”的標籤。雖然華為多次公開表示,自己是一家員工持股的私人公司,與中國政府並沒有隸屬關係,也不可能替政府監控竊取信息,更在2012年主動邀請美國國會來深圳進行實地考察。但對美國政府而言,華為的這種努力顯然是徒勞的。

從2008年華為正式拓展美國市場迄今,美國政府叫停了華為的四次重大收購交易,否決了第三大運營商Sprint給華為的60億美元網絡設備訂單,阻止了美國主要運營商與華為之間的業務合作。今年以來,美國六大情報機構和國會調查報告連續數次提到,華為與中興可能替中國政府竊密,建議美國運營商和消費者遠離這兩家中國廠商。在這種政策壓力氛圍下,美國第二大運營商AT&T和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先後放棄銷售華為手機的合作。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上週也通過決議,禁止美國小運營商採購華為設備。美國電信設備市場每年規模高達300億美元,愛立信和諾基亞這兩大北歐通訊巨頭各自佔據48%的股份,而華為的市場份額不到1%,只能接到一些偏遠山區地區運營商的採購單。華為在全球通訊設備市場的份額為27%,高於愛立信與諾基亞。據埃森哲統計,美國各大運營商將在未來七年時間投入2750億美元鋪設5G通信網絡;而這個巨大的市場當然與華為絕緣。

【放棄美國市場】

華為集團2017年財務報表顯示,華為2017年實現營收6036.21億元,同比增長15.7%;淨利潤474.55億元,同比增長28.1%。

從業務構成來說,華為的營收主要由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三部分構成。其中,運營商業務比重高達49.3%,佔據華為“半壁江山”,2017年實現營收2978.38億元,同比增長2.5%;其次是消費者業務,佔比39.3%,2017年實現營收2372.49億元,同比增長31.9%;企業業務佔比9.1%,17年貢獻營收549.48億元,同比增長35.1%。

從業務市場分佈來看,華為中國業務佔比最高,達到50.5%,2017年實現營收3050.92億元,同比增長29%。海外業務中,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合佔27.1%,營收貢獻1638.54億元,同比增長4.7%;亞太業務佔比12.5%,2017年實現營收744.27億元,同比增長10.3%。

此外,華為美洲地區的業務佔比6.5%,營收貢獻為392.85億元,同比下降10.9%。對此,華為財報解釋稱,美洲區域銷售收入出現下滑,系受拉丁美洲運營商業務市場投資週期波動影響。

不過,老李覺得此解釋有待考證,可能的原因是美國官方的限制以及華為本身的自我放棄

其實,早期,華為方面已經有放棄美國市場的提法:美國市場或不再是其全球戰略的一部分,它也對美國市場不再感興趣。此外,華為消費業務集團首席執行官餘承東上月在巴黎發佈P20的時候表示,即使沒有美國市場,我們也將是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全資控股子公司——華為技術(美國)有限公司,主事技術研發,該公司註冊及經營地均在美國。

美國查一次華為,A股成驚弓之鳥!別害怕,安心拿著這些股過節!

除去自主研發,華為作為業務面向全球的通訊企業,亦建有廣泛的海外合作。

財報提出,華為2017年在供應鏈領域已獲得包括美國(C-TPAT)在內的6個國家的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AEO,經認證的經營者)資質,在電信網絡雲化領域則與美洲電信等全球領先運營商進行合作。

與此同時,華為似乎認識有意拓展供應渠道以減輕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

【市場影響】

今天早間,華為發表聲明稱,“沒有證據,影響不大”。華為遵守其開展業務的國家的所有適用法律和監管規定,包括適用的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關於出口管制和制裁的法律與監管規定。

市場方面,在25日晚華為被再次調查的消息傳出後,英偉達、AMD、高通等美國知名芯片製造商股價悉數下跌,繼續延續美國科技股最近集體暴跌的頹勢。

華為雖未上市,但其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分佈眾多。港股市場跌幅最大的當屬中軟國際軟件(00354.HK),中軟國際軟件跌幅達15.86%,因為中軟國際軟件約一半的營收來自華為。

華為在A股市場的小夥伴也不少,但影響並不大,甚至還有逆勢上漲的,具體如下。

美國查一次華為,A股成驚弓之鳥!別害怕,安心拿著這些股過節!

其中,海康威視跌1.55元,並沒有再次中興通訊事件爆發後的大跌幅,與其關聯的大華股份跟隨下跌。

老李跟其他唱空的牆頭草們看法不一樣,認為今天A股下跌是誇大了華為被查事件的影響,上述個股完全可以握在手裡。

還是那句話,所有隨風而逝的都是屬於昨天的,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

美國查一次華為,A股成驚弓之鳥!別害怕,安心拿著這些股過節!

放心, 太陽還在,還會升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