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爲什麼要和越南打一場戰爭呢?


這要從二戰結束後說起,當時蘇聯和東歐國家在華沙成立了一個政治軍事同盟,叫華約;之後美國人也不甘示弱,聯合西歐各國成立了一個北約,也一個政治軍事同盟,用以與華約對抗。華約在東歐鉅變後就解散了,而北約的勢力卻至少還在擴大。

在蘇聯領導人看來,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應該向外輸出革命。其本質意義就是指要讓那些不是社會主義的國家也變成社會主義國家,這就要打破二戰後美蘇之間達成的平衡格局。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被日本佔領。之後以胡志明為首的越共就開始發動人民群眾展開了山地游擊戰,主要是越南北部發展自己的勢力。

當年美國為什麼要和越南打一場戰爭呢?



越南和朝鮮半島特別相似,都有一條阻隔南北的線,朝鮮半島是38線,越南是17線。而南北對立,是越南戰爭的真正原因。美國身不由己亂入,並沒能全身而退。不得以自釀苦果,吞下了亞洲現場第二枚失利的苦酒!

當年美國為什麼要和越南打一場戰爭呢?


二戰結束後,日本人撤出越南,留下了權利真空。作為老牌勢力範圍,法國支持的越南王室建立了南越政權,而北越則被滿世界盛開共產花的蘇聯扶持,胡志明建立了北越政權。一個國家南北分治自然不行。談不攏就打吧!法國被鄰居打的滿地找牙,只剩一口氣活下來自然沒能力保住南越,就將南越的政治利益都教給了美國。美國顯然在朝鮮戰爭中好了傷疤忘了疼。覺得保住那條線不成問題。而南越對美國的亞洲利益更重要,就欣然接受了。為此,接了法國的燙手山芋,派出了軍事部署。

當年美國為什麼要和越南打一場戰爭呢?


不過美國顯然低估了越南人的決心,北越政府先後於1959、62、64、65年不斷推進他們的統一計劃?而南越雖然得到了美國的軍事支持和訓練,卻根本不是對手。直到1965年北越徹底站上了南越的土地,美國徹底無法坐視,被動的參與了越南戰爭。而這一打,就是十年。

當年美國為什麼要和越南打一場戰爭呢?


越南戰爭對於美國來說就是噩夢,美國國內隨著傷亡人數的增加,厭戰情緒持續高漲,對戰爭的討厭也催生了一系列政治事件,而水門事件的發生導致尼克松下臺顯然也是人們的一種不信任意願的宣洩!

當年美國為什麼要和越南打一場戰爭呢?


1973年,尼克松的水門事件轟轟烈烈,處於國內政治和民意的考量,經過談判,美國決定撤出越南戰爭。這一場既沒有裡子,也沒有面子的戰爭使美國社會千瘡百孔,急需要停下來修補自身。美國決定從南越撤軍,拋棄自己的保護了十年的傀儡。越南南北實現了短暫得停戰。隨後,沒了美國人的越南烽煙再起,南越毫無抵抗之力,1975年,越南統一。美國參與的越南戰爭徹底失敗。光腳的戰勝了穿鞋的。

可恨的是,這群光腳的以為打敗了美國就能稱霸世界了。開始覬覦起曾經幫助了他們的中國。但顯然他們吃了豬油蒙了心,人民解放軍豈是好惹的?雖然付出了一定代價,但也給他們這群沒良心的上了一課,你們那點玩意,還是在家自己山頭插旗稱大王吧!

一家之言,多岐為貴。贊同的幫忙點個關注,不贊同也請稍安勿躁,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