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縣推案(民間故事)

人們一提起高苑縣長,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回答——耳子貨。耳子貨是傻瓜蛋的意思,為什麼會落到高苑縣長的頭上,這話還得從一起殺人案件說起。

相傳在清朝時期,鳳凰村(現在的西閘村),所處的位置是博興、桓臺、高苑三縣的交匯處,鳳凰村那時候屬於高苑縣管轄。

有一天,在三縣的交匯處,發生了一起命案,一位四十多歲的無名男子,被人謀殺了,屍體就在鳳凰村三縣交匯的地方。

那時候,對於人命關天的大案,發生在哪個縣,如果破不了,輕則縣長受到朝廷的訓斥,重則罷官回家,永不錄用。

三個縣的縣長接到了報案,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哪裡敢有半點兒怠慢,立即帶著三班衙役來到了案發現場。

老百姓聽說有人被謀殺,也紛紛趕來。鳳凰村的男女老少幾乎都來了,桓臺縣、博興縣的老百姓也來了不少,他們有的擔心是自己的親人,或者是自己親戚朋友,大多數人是來看熱鬧的,大家把現場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被害人上身赤裸,下身只穿著一條短褲,腳上只穿著一隻鞋子,另一隻鞋子就在高苑縣的地裡,死者趴在那裡,也看不出什麼模樣,頭部正好在博興縣境內,身子正好趴在桓臺縣和高苑縣的交界處。受害人渾身上下青一塊,紫一塊,頭部也被打破,流出的鮮血已經凝固,周圍有打鬥的痕跡,到處都是凝固的血跡,很明顯,這就是第一作案現場,看來不是仇殺,就是圖財害命。

三縣的縣長,圍著死者看了又看,最後都站在那裡,誰也不動手勘察屍體。

就這樣沉默了好長的時間,博興縣的縣長來到屍體旁,仔細地打量了一下說:“來人,把屍體翻過去,看看是什麼模樣,讓大家看一看有沒有認識的,先找到屍源,也便於破案。”縣長一邊說著,還用手比劃著高苑縣一邊。

博興縣的衙役看到後,心領神會,走過來兩個衙役,抬著死者的頭部,翻到了高苑縣一邊。

博興縣縣長,站在死者旁邊,仔細地看了又看,然後問周圍的人:“大家看一看,有沒有認識的。”

大家圍過來,仔細地看了看,有的搖頭,有的說:“不認識,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還有的看了一眼,悄悄的離開,很顯然,大家都不認識。

博興縣長看了看高苑縣長和桓臺縣的縣長說:“二位縣長,你們仔細的看一看,還有什麼發現?”

這時,桓臺縣的師爺,來到縣長面前,湊在縣長的耳朵邊,悄悄地也不知道說了什麼,桓臺縣縣長,微微一笑,來到了屍體旁邊,然後把高苑縣長拉到自己身邊,問:“高苑縣長,你有什麼發現沒有。”

高苑縣長搖了搖頭說:“沒有。”

桓臺縣縣長對手下的衙役們喊道:“大家再翻過去,看看還有什麼新發現,我就不信留不下什麼線索。”

高苑縣長聽了說:“對對對,一定會有什麼線索,我來吧。”說著,自己親手把屍體翻了過去。正好把整個屍體都翻到了高苑縣境內。

博興縣縣長看了哈哈大笑說:“高苑縣長,命案發生在高苑縣境內,希望你早日破案,抓到兇手,為民除害。也好上報朝廷,立功受獎。”

博興縣長說完,一揮手,擠出了人群,帶著三班衙役走了。博興的老百姓看了,大喊一聲“耶!”也跟在縣長後面走了。

桓臺縣縣長看了,也哈哈大笑說:“高苑縣長,你看,這屍體在高苑縣境內,就麻煩你了,到時候你用得著我的時候,我會鼎力相助,祝賀你立功受獎。”說完,一揮手,也帶著三班衙役走了。桓臺縣來的老百姓看了,也一起高喊:“耶!”也跟在縣長後面走了。

高苑縣長望了望遠去的博興縣縣長和桓臺縣縣長的背影,指著地上的屍體說:“這這這……你們……你們……”然後一下在蹲在了地上。

鳳凰村的老百姓看了笑著說:“你這怪誰,是你自己翻到我們縣的,你這是自作自受。”

一位老者走過來,指著縣長說:“你呀……你……,你可真是個耳子貨!”

從此,高原縣長——耳子貨,這個歇後語,就一直傳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