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樂清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南河特大橋墊高2.16米

樂清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

9月28日,由中交一公局集團承建的我國目前最大跨徑變截面節段梁V墩剛構、國內最長節段梁預製拼裝跨海橋樑工程——浙江省樂清灣大橋正式通車運行。從此,樂清與隔海相望的玉環從“可望不可即”變為“觸手可及”。

橋樑大事:樂清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南河特大橋墊高2.16米

樂清灣大橋及接線工程是浙江省“兩縱兩橫十八連三繞三通道”高速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公局集團樂清灣大橋全長10.088公里,由樂清灣1號橋、2號橋、海山大橋、海山互通連接線組成,是連接浙江溫州、台州兩地的海上通道。該項目具有工程體量“大”、橋型結構“多”、節段預製拼裝精度要求“高”、地基處理工藝“新”等特點。

橋樑大事:樂清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南河特大橋墊高2.16米

橋形跨海通,圓滿樂清灣。建成通車後的樂清灣大橋極大地緩解甬臺溫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實現寧波舟山港、台州港、溫州港三大港口與國家高速網的無縫連接,進一步打造中國沿海快速通道。通過大橋的連接,從溫州樂清至台州玉環僅需20分鐘車程,台州全市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

榕江特大橋南主塔承臺第一層大方量混凝土澆築完成

2018年9月23日凌晨1點,經過近33個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二公局一公司承建的潮汕環線高速第6標榕江特大橋南岸107#主墩承臺第一次混凝土澆築順利完成。

橋樑大事:樂清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南河特大橋墊高2.16米

107#主墩索塔承臺,承臺為八邊形,長43.7m,寬21.3m,總高為7.5m,一級承臺5.5m厚為承臺主體(等截面),二承臺2m厚為塔座(變截面)承臺頂標高+3.0m。承臺混凝土分三次施工,第一次施工2.5m(2225.4m3),第二次施工3m(2670.5m3),第三次施工2m(1150m3)。

橋樑大事:樂清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南河特大橋墊高2.16米

本次第一次混凝土澆築2.5m厚,耗混凝土2300立方。

南河特大橋墊高2.16米

9月25日起,位於寧杭高速溧陽段的南河特大橋進行主體提升工程,施工人員操作千斤頂,將龐大的橋體整體向上頂升2.16米。據悉,此次南河特大橋整體頂升改造工程不僅是常州地區首例橋樑整體頂升工程,也是國內最大跨徑的鋼管混凝土系杆拱橋整體頂升工程。

南河特大橋跨越蕪申運河,因該橋淨高不滿足蕪申運河三級航道淨高要求,需將大橋整體頂升2.16米,老橋頂升長度共659米,頂升後北側引橋增加4跨,南側引橋增加6跨,路線改造全長1530.16m。由於該路段日平均交通流量2萬輛,春運期間接近3.5萬輛,為確保高速公路不斷行,施工期間採用半幅封閉施工,半幅保通,借道分流。

橋樑大事:樂清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南河特大橋墊高2.16米

據常州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常州交通建設注重綠色發展理念,尤其注重揚塵汙染治理和水環境防治問題,因此在南河特大橋工程整治中,採用橋樑整體頂升工藝,即利用千斤頂對橋樑進行整體頂升,再對頂升後的部分進行接高施工。此舉基本不產生廢水、廢雜和噪聲,又是對老橋的全部利用,較老橋拆除重建,預計能省3000萬元,且施工期僅為拆除重建的1/2。

之前,南河特大橋已經完成了半幅橋樑的樁基、下部結構的施工任務。9月以來,施工人員先開始將南河特大橋半幅引橋成功頂升2.16米,9月25日起則將半幅大橋主橋全部提升到設計高度。據悉,這個提升工程操作時需要非常細緻,提升過程也會比較緩慢,預計將會在10月1日左右實現提升2.16米的目標。

靈仙河特大橋工程順利合龍

27號,四面山高速四屏連接線重要節點工程靈仙河特大橋順利合龍,為大橋國慶節前通車打下堅實的基礎。

橋樑大事:樂清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南河特大橋墊高2.16米

據瞭解,靈仙河特大橋是四面山高速四屏連接線的重要節點工程,橋長553.6米,橋寬12米,雙車道,兩側設置1米人行步道,橋高130米、最高橋墩高達120米,全橋設計11個墩臺,兩個橋臺分為樁柱式橋臺和重力式U形橋臺。隨著施工單位對大橋主跨最後一部分的現場澆築,標誌著靈仙河特大橋順利完成合龍。

橋樑大事:樂清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南河特大橋墊高2.16米

蒙華鐵路重難點控制性工程——紅崖隧道順利貫通

9月23日,蒙華鐵路重難點控制性工程——紅崖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蒙華鐵路17標段26座隧道全部貫通,為全線橋樑鋪架施工奠定基礎。

橋樑大事:樂清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南河特大橋墊高2.16米

據介紹,紅崖隧道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設計為單洞雙線隧道,全長184.8米。隧道最大埋深36米,整體埋深淺,偏壓大,穿越風化雲母石英片岩地層,岩層裂隙發育,圍巖呈破碎狀,自穩能力差、易碎裂、易變形、易塌方,需採用五級加強支護施工,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

橋樑大事:樂清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南河特大橋墊高2.16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