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窮養雞,富養豬」?

百歲漁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關於窮養雞,富養豬的說法由來已久,這句話字面意思其實也很容易理解,雞子的個體價值相對於豬來說便宜很多,因此在過往小農經濟時代個體戶時代想搞一下養殖業,又沒有什麼資金,也就只能投資一下養雞了,而對於資金比較充裕的朋友家中可能添置一頭豬來養著。

對於以上行為來說在改革開放之初體現的非常明顯,那時候剛剛實行按勞分配承包到戶,農村個體戶家中也都想要添置一些物件,通過簡單的養殖補貼家用,其中過於貧困的農民朋友也只能添置幾隻雞崽,而逐步有錢之後轉換為養殖豬。這也是窮養雞,富養豬的直觀看法。

而今來說窮養雞富養豬的說法似乎真的已經顯得有些過時了,尤其是工業集中化、規模化、現代化養殖業的興起,中小規模的養殖戶也逐漸被淘汰,被一些大型的養殖農戶所取代,於是養殖的門檻進一步的提高,而今可以說無論是養豬還是養雞都是屬於富人的,沒有所謂的窮養與富養的說法。

不過市場經濟的興起,打破了計劃經濟市場價位的束縛。而今來說對於窮養雞、富養豬這句話又有了一層更深的理解,也就是說養雞讓人窮,養豬使人富!為什麼這麼說呢?

去年的雞蛋價位估計對於養雞人來說至今記憶猶新,收到禽流感的影響,導致市場上無人敢吃雞蛋,於是雞蛋大幅度的積壓,即便是在大城市,雞蛋的價位也不過三元每斤,這樣的價位來說甚至無法維持養雞農戶的成本,白白付出辛勞還無法賺錢。由於而今規模化養殖的興起,養殖密度也是越來越大,加上雞本身對於病害的抵抗力就十分脆弱,和禽流感的傳染性,以至於養殖人即便是能躲過禽流感的雞死亡,也難以逃過雞蛋無人購買的現狀。如此局面下,導致養雞人更加容易出現虧損,也就是導致窮。

相對而言,養豬就要好很多了,從近四年的生豬價位運行來看,僅有今年的生豬價位在3-7月份期間跌破了養殖成本價,其餘時間還都在成本價位上方運行,也就是說養殖豬出現虧損的幾率相對小一點,還能夠賺一些,而碰上諸如16年的高價,還能夠賺不少。

不過對於這樣的話,想必大家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您又會怎麼理解呢?


科學興農


“窮養雞,富養豬”已經是老黃曆了,適用於四五十年前過去,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養一隻雞的成本遠遠低於養一隻豬,出發點是個體成本的比較。

但在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養殖業迅速從傳統養殖業向現代養殖業轉型升級,“窮養雞,富養豬”已經不在是真實狀況的反應。能搞現代化養殖的沒有窮人,都是富人,差別在於富的程度不同。大家競爭的是養殖水平、養殖效率、養殖規模。

尤其是近10年,我國養殖業的規模化程度迅速提升,以蛋雞行業為例,存欄100萬以上的蛋雞場不斷出現,以1個籠位投資40元計算,100萬存欄的規模雞場需要投資4000萬。目前1-5萬存欄的蛋雞場是行業主流,投資也需要40-200萬,窮人是養不起雞的。

當然,如果從個體來比較,養100萬隻雞需要的投資還是要低於100萬頭豬,但這種對比已經脫離了窮的範疇。

總之,這句話是對過去生活現狀的一種描述,但在今天已經不適用了,如果還有人拿這個作為投資的指導,你將會被誤導。


畜牧大集網


根據我的感覺(本人養豬,不養雞,所以分析雞這塊屬於隔岸觀火,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討論!)這要分為成本和回報率兩點來看!

第一,過去人們窮,小雞苗便宜,划不來多少錢就能買一群,而且飼養簡單,散養放養的話小雞能自己找草蟲子吃,喂點陳穀子爛米的就行了!養到一段時間就開始下蛋,這時候就看見回報了,甚至雞可以自己孵蛋,孵化小雞,所以養雞成本低!彙報快!

第二、豬不行,豬吃得多,一頓不吃能跳出豬圈來,對於以前的農民來說成批飼養並不現實,花費高時間長,只有年底才能長大賣錢,一年時間太長,回報率太低,太慢!不像現在養豬的,吃飼料,長得快,當然成本高,貧困家庭是養不起豬的,即便是現在都不行。

第三、現在養豬和養雞的門檻其實都是越來越高,再也不是想幹就能幹的了,起碼你想進入這行手裡得有個幾十萬,蓋個豬圈多少錢,蓋個雞窩多少錢!對吧?

算下來養雞回報率其實是多一點,時間稍微短一點!雞是150天開始下蛋,肉雞是45天長成,母豬懷孕豬是114天下崽,到仔豬能出欄最少加一個月,時間差不多也得150天!

雞的週期是500天,下蛋350天左右,雞的回報是比豬要高的,時間這麼久,淘汰成本也低!

以上是我的理解!

歡迎點贊、關注“豬隊長大講堂”觀看更多養豬技術視頻!

您的支持就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豬隊長大講堂


其實對於現在的狀況來說窮養雞已經不太現實了,在幾十年錢是適合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已經越來越不好做。但是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養雞的成本確實比養豬的還是要少很多的。比如養肉雞,白羽雞的成本也就幾塊錢一隻。

其實如果只是按照規模數量來說肯定養雞的成本要小很多,就說一萬隻雞和一萬頭豬的成本那簡直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但是現在確實不行了,都只能是富人來做了,如果是養殖土雞的話,養殖場還是比較簡單,只需要一個簡單的雞舍就可以了,如果是大規模養殖肉雞的話,那麼需要建場的投資就會讓大部分望而卻步。

我自己也是養殖土雞的,當初回到農村養雞也就是看在了養雞的投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所以現在農村養雞的比養豬的還是要多很多的,現在很多人回鄉創業都是考慮養雞,就是因為養雞的投資比較少。

現在不管養雞還是眼珠都不好做了,主要是投資和市場這兩塊不好做了,養殖的人太多,競爭力太大,而且市場很亂,農產品銷售本來就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想從事養殖業這一行的人還是要慎重的。


張家界小伍



為什麼說“窮養雞,富養豬”?

其實從字面意思分析窮人家養雞能養得起,富人家養豬能養得起,從養殖動物個頭上分析,可以看的出窮人和富人的差距來。窮養雞,富養豬!為什麼這麼說呢?宗元理解為以下幾種原因:



一、養殖成本不同。

在過去,窮人家自己吃飯都困難,哪有東西餵豬。雞吃的少,買一隻雞幾毛錢,而且還能下雞蛋吃,或者賣了補貼家用。記得小的時候,母親喂的雞下了雞蛋,不捨得吃,一般拿到集市上賣了,然後稱鹽買火,給我們交學費。

養豬就不同了,一隻豬好幾百,吃的又多,必須吃飼料,否則豬長的慢,過去一年喂一頭豬,到年底才能殺了賣,費時費工費錢財費糧食。


二、養殖管理不同。

養雞隻需要散養,不用特定的雞舍,可以到外面吃草種,吃蟲子,一般不用餵養。

養豬需要豬圈,每天喂三頓食,要餵飽,否則就嗷嗷的叫著,窮人養不起。

三、養殖目的不同。

養雞是為了讓雞下雞蛋,雞生蛋,蛋生雞,無窮盡也。

養豬隻是為了賣錢,也可以說是零存整取,富人養豬為了殺豬吃肉。

總之,過去的一些俗語是祖祖輩輩靠貼身體驗得出的結論,流傳至今,以警示後人,對後人的一個良好的規勸。


宗元


窮養雞富養豬的說法很顯然是指過去整個世窮的年代,雞屬拋食吃的禽類。在農村農民也沒有其它收入,抱一窩雞仔,

成活率也不是很高,最多也就七八十來只,有公的有母的。養母雞是下點蛋,賣掉後換個油鹽醬醋錢,公雞喂到年底自己吃個一隻兩隻,其餘的也賣掉添補家用。當然,也是餵養成本低,農村可以散養,雞自己拋食吃,春天青草蟲類都是雞的食料,秋天的草籽,撒在場邊道旁的糧食它都能撿著吃。所以家裡喂的少,這就有了窮養雞的說法。

富養豬是說在未解決溫飽的年代裡不敢輕而易舉的養豬,豬在農村是得圈養,一方面為了積糞便,二方面散養出去侵害別人或自家農作物,圈養費食料,沒有足夠的準備好食料就不敢養一頭豬。記得小時候聽老人們說那時候農民喂一頭豬得攢二三年穀糠或麩皮,才敢餵豬,攢不下豬飼料就不敢餵豬,它的食量又大,餵豬全指野菜樹葉糠麩皮。

這就有了窮養雞富養豬之說,顯然不是現代社會的邏輯思維。




城裡農民10068


本人上大學學的就是動物醫學專業,畢業後從事養殖行業已十年了,關於這個說法主要是流行於2007年及接下來的十來年間,原因在於: 2006年豬鬧“無名高熱”,後國家確診為高致病性藍耳病,當年豬隻傷亡很大,很多養豬戶及養豬場等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所以07年及08年豬價都在高價位運行,當時溫家寶總理都親自視察豬場,可見豬價之高影響,可見對民生的影響之巨大,“豬糧安,天下安”,所以當時中央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但儘管如此,當時養豬投入成本太高,風險太大,越來越多的養戶退出了養豬行業,所以堅持下來的或新進入的都是具有一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養殖戶和養殖場!而接下來的幾年,豬價都可以,養殖者掙錢了,所以動保企業飼料企業等就召開各種各樣的養殖豬業會議,組織到全國各地的風景旅遊勝地旅遊,港澳遊,新馬泰等旅遊!也就是從那時起,養殖行業中流傳“富人在養豬,窮人在養雞”!

不過現在養雞業已發生變化,現在養雞行業投入的資金也是很大,風險也不小,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蛋雞養殖利潤十分可觀!

如今規模化及集約化的蛋雞養殖場,一棟雞舍養好幾萬只,所以現在可以這麼說:養殖行業現在都是有錢人!

規模化集約化蛋雞養殖舍內部照片




水粒一滴


養殖業近幾年來,發展都比較快,國家大力支持創業,很多外出打工的都選擇了返鄉創業。而農村人別的辦法不是很多,以前每家每戶都養過東西,所以很多人都選擇做養殖業。

“窮養雞,富養豬。”

我覺得還是飼養成本的問題。

雞舍和豬圈的建設,簡易的雞舍用石棉瓦塑料布就可以搭建,養殖一千隻雞,雞舍成本幾百塊錢;豬圈必須要用磚壘起來,成本比較高,養殖一頭豬成本都要幾百塊。

雞苗剛出殼5元/只。而豬崽10多元/斤。如果出現死亡的話,養雞損失比較小,豬的話損失比較大。

一隻即使成年的雞一天最多也就二兩就夠了,而豬每天的採食量是體重的5%,那麼吃的多,需求的飼料就多,佔用的資金就比較多。

所以說,“窮養雞,富養豬”最主要的還是飼養成本問題。


做農業的麻瓜


本人作為如假包換很正兒八經且大學是《養禽與禽病防治》專業的農村人,我來跟你講講為啥說窮養雞,富養豬。

第一、成本問題:養雞的成本很低,雞苗幾毛錢一隻,豬卻要好幾百元。對於窮人來說,他可能買不起豬苗,只能買雛雞。

第二、飼料問題: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雞很好養活,早上只需要從雞圈放出來,隨便給一把玉米粒就夠吃的了。沒有糧食,它會去家門口的糞堆上就刨一點食物殘渣、去田地裡刨點蟲子。這也是為啥草雞蛋貴的原因。

豬卻不一樣,它是一定要豬飼料才能養活,或是家裡的剩飯剩菜。窮人家哪來的剩飯剩菜,只有小康人家才有。

第三、人工問題:散養雞基本不需要人工來管理,只需要早上放出來,晚上把雞圈門蓋上,白天隨便跑隨便吃。豬卻不一樣,它需要一天三頓準時吃,當然就費事費力。只有家底厚實的才能有空養豬


娛樂傳播源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觀點意見:

我本人是個90後,在14年的時候我家開始了養殖行業,我家養殖的第一是養殖育肥豬,到了15年下半年的時候接著又開是特種養殖,就是哪一種另類的養殖,這一種養殖就是鷓鴣,後來就接著養殖蛋雞,我來說一下為什麼說是窮養雞,富養豬,家庭養殖的經驗,個人觀點分享一下。

第一養殖豬:需要一個很大的資金鍊,我家自己剛開始建了一棟豬舍,這豬舍還不是全自動化的,豬舍花了五萬,這棟豬舍就只能養殖十頭母豬,100頭育肥豬,大家認為養豬也沒什麼風險,也用不到多少錢,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養豬費用危險性太大了,我家自繁殖自養,100頭豬要5-10萬的週轉資金,我家剛開始沒有技術,在加上養殖的圈舍不達標,冬天溫度跟不上,夏天溫度太高,有一次我家的豬基本都快100多久了,都得了口蹄疫,就是因為之前的疫苗沒做到位,後來那一年豬價也不是很好,導致我家直接損失了6萬左右,這真是要富養豬,如果沒有很大的週轉資金是不建議養殖豬,養殖豬風險很大。

2.我們來談談窮養雞:

養雞大家都很熟悉,我家建了一個雞舍,也用不到多少錢,我家自己建的。雞舍都貴在自動化上料與自動配料的設備上,其他的真的很少的費用,雞每天飼料,藥費用相對於豬來說比較小的,我家養了三千隻雞,雞苗是7元一隻,三個月以後就開始產蛋,就是雞蛋最低谷1.8元一斤,那相當於雞到最後整體不賠錢,只要雞蛋能大到3-4元一斤就是賺的一半錢,對於雞得病率也不是很高,即使有雞死亡他的成本和豬死亡的成本是不能比的。所以說雞,只要有了舍,有了雞苗,就可以開始養殖了,畢竟養雞的週期短,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看到了產值。

3.加一點屬於雞的行業一種特種養殖:

在16年的時候我家養了鷓鴣,當時與養殖合作社簽訂的合同,養殖的鷓鴣苗是50元一隻,雖然比雞苗的價格翻了幾倍的價格,但是我們簽訂的合同是1.5元一個蛋,在養殖3個月以後就開始產蛋了,但是就感覺有了產值,真的是很高興,產了3個月蛋時間,我們就很快把本錢弄過來了,到了17年又來了一次很大的疫情,那就是禽流感H6N7大家聽到這個名詞真的挺害怕的,特別是特種養殖鳥類、雞類的家禽,影響禽流感是最厲害的,那時候雞蛋跌倒了最低谷1.7元一斤,我家養殖的鷓鴣蛋銷量也不行了,雖然說是合作社,大家也都開始避免儘量少吃雞蛋,鷓鴣蛋,就算是這樣,到最後養殖鷓鴣也沒有賠錢。

個人觀點:豬成本費用太高,週期太長,要保證養殖成的豬死亡率要達到5%以內,但是雞的週期短,死亡率高一些還是賺錢的,因為他們的成本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